周建芹


摘 要:本論文探討了在“讓學引思”引領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對于數學課堂教學的認知,課堂是數學思維拓展的主陣地,教師唯有把握教材,認真研讀,在教學實踐中打磨課堂細節,注重題組訓練,使數學思維更全面;注重習題開發意識,讓發散思維助力數學學習.給學生留足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課堂上盡情地揮灑激情,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關鍵詞:數學課堂;題組訓練;習題開發意識;拓展數學思維
中圖分類號:G6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333(2021)14-0036-02
拓展學生數學思維是數學教學永恒的話題,但如何達到完美的效果,每一位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方法.課堂是數學思維拓展的主陣地,這是毋庸置疑的.新課程理念指出,要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使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發展,這為數學教學指明了方向,引領所有學生的數學思維,不是只關注班級中所謂的“尖子生”.小學數學教學的目的不是打造“精英教育”,但是我們利用尖子生的榜樣作用激勵其他學生,讓學生愛上數學,發散數學思維,從內心深處產生對數學學習的激情.
一、注重題組訓練,使數學思維更全面
在進行五年級下冊“轉化的策略”教學時,面對例題的教學,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數學思維生長點,讓學生的數學學習達到舉一反三、學一題通一類的效果.下面就教學案例闡述筆者粗淺的看法.
例1 計算12+14+18+116.
師:同學們,觀察這道算式,你有什么發現?
生1:這4個分數的分子都是1.
生2:后一個分數的分母是前一個分數的分母的2倍.
師:你們準備怎樣進行計算?
生3:從左往右按照混合運算的順序進行計算.
生4:可以先通分再進行計算.
師:如果在這個算式的后面再按規律依次加上10個或者更多的分數,你覺得通分的方法方便嗎?
生4:這樣的話,會非常麻煩了,應該尋求其他適宜的解法?
師:看屏幕上的正方形,把這個正方形看作單位“1”,現在我們把算式中的加數依次填入.
學生動手操作.
教師選擇部分學生的作業展示.
師:這道算式的和就是圖中的什么?
生5:這道算式的和就是陰影部分,要求陰影部分可以用單位“1”減去空白部分.
師:那么空白部分占大正方形的幾分之幾?
生6:空白部分是大正方形的116.
生7:我認為涂色部分是大正方形的1-116,我覺得可以把原來的加法算式轉化成減法算式.
師:把加法算式轉化成減法算式,把復雜的數學問題轉化成簡單的數學問題,這就是轉化的魅力所在.同學們要根據題目的特點適時地運用轉化的方法,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就能體味到數學的樂趣.
師:14+
18+116+132+164+1128這道算式,同學們覺得可以怎樣計算?
生8:老師,這個我覺得很簡單.把原來的算式轉化成1-1128再進行計算就可以了.
師:請同學們認真地觀察算式和剛才正方形圖,你們有自己的看法嗎?
生9:老師,我覺得他的想法是錯的,這道算式和例題的算式不一樣,前面少了一個分數12.
生10:我認真觀察正方形圖,發現如果把這道算式用涂色表示,發現空白部分不是1128,而是12+1128,所以我覺得應該這樣列式1-(12+1128).
師:你是根據正方形圖列式的,老師現在把正方形圖拿走,我們就根據算式,你們有什么想法?
生11:我覺得借助正方形圖分析比較簡單,可以在這道算式的后面再加上1128,然后再減去1128,這樣算式的結果沒有變化.前面的算式相加的和是12,這道算式可以轉化成12-1128.
師:分析得完全正確,這里的12大家覺得可以怎樣列式?
生12:這里的12可以用14+14來表示.我是這樣想的,
1128+1128=164,164+164=132,132+132=116,116+116=18,18+18=14,14+14=12.所以這道算式可以轉化成14+14-1128.
師:同學們在學習數學時,不能光看表面,要認真思考,抓住問題的本質,厘清正確的數學解題思路,避免數學陷阱.
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大包大攬,沒有強加自己的看法,而是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的數學思維在數學課堂上遨游,在教師的引領下向學生滲透數學思想方法,達到“學一題,會一類”的數學至高境界,這也正是“讓學引思”的精髓所在.
二、注重習題開發意識,讓發散思維助力數學學習
習題不在多,而在精.題海戰術與新課程理念相悖,付出與回報是不相符的.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我們廣大一線教師要思索的課題.注重習題的開發意識,引領學生的思維發展,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進行五年級下冊“轉化的策略”教學時,習題5:計算75+76+77+78+79+80+81+82+83.
師:同學們,大家是怎樣思考的?
生1:在前面的練一練中,我們學會了簡便計算的方法,這道算式后面的數比前面的數大1,所以符合練一練中的習題解題規律,我再寫出一道算式,不過調換它們的位置,83+82+81+80+79+78+77+76+75,兩道算式上下對齊,每組數的和是75+83=158,一共有9組,158×9=1422,不過這個和是這兩道算式的和,最后再除以2就可以了,1422÷2=795,我這樣列式,(75+83)×9÷2=711.
師:你的分析思路非常清晰,還有其他的想法嗎?
生2:我覺得不要再寫出一道算式也可以進行計算,我把第一個數75和最后一個數83相加,再把第二個數76和倒數第二個數82相加,接著把第三個數、第五個數分別相加,每組數的和都是75+83=158,一共有4組,還余下一個數79,我這樣列式:(75+83)×4+79=711.
師:分析得真好,數學學習同學們要勇于發表自己的想法,每種同學們在解題時都可以運用,你們覺得哪一種你喜歡用就用哪一種.他這個思路要注意什么問題?
生3:如果是偶數個數相加,我們用每組數的和乘組數,要注意這里的組數是數的個數除以2;如果是奇數個數相加,我們用每組數的和乘組數還要加上中間的數,注意這里的組數要用數的個數減去1以后再除以2.
師:他把這種計算思路闡述得非常到位,這些注意事項同學們要認真理解,所以老師傾向于第一種解法,簡單些.當然,適合的就是最好的.同學們,還有其他的想法嗎?
生4:我發現這里一共有9個數,中間的數79是這9個數的平均數,我可以這樣列式:79×9=711.
師:你們贊同他的想法嗎?
師:是的,這種想法最簡潔,非常棒!數學學習貴在思考,希望在數學課堂上同學們放飛你們的數學思維,向老師和同學們展現你的數學智慧.針對這位同學的解題思路你有什么看法嗎?
生5:如果在這道算式的后面再加上84,他這種方法似乎就不好用了.
師:大家覺得現在該怎樣考慮?
生6:我是這樣想的,現在有10個數,那么最中間的是兩個數79和80,所以它們的平均數是(79+80)÷2,再乘10就可以求出結果.我這樣列式,(79+80)÷2×10=795.
師:平均數是(79+80)÷2,大家同意嗎?
師:是的,他的想法是對的.現在我們看這種解法和我們的解法比較起來還簡便嗎?
師:差不多,我們在解題時,要把握題目的特征,不然匆忙地總結數學結論,這樣很容易出錯的,我們要大膽猜測,細心歸納.
數學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打磨課堂教學細節,把數學課堂打造成學生數學思維馳騁的舞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把課堂的主陣地讓還給學生,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學習,勇于發表自己的見解,互相之間善于交流,在彼此的交流中迸發出思維的智慧之花,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來,切實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王鋒.讓數學課堂教學研究成為一種習慣[J].中小學數學(小學版),2013(1-2):112-113.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