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素珍
摘? 要:數學源于人們的生產活動,被廣泛應用于各領域活動。數學應用是當今人類生產生活、工作事業、社會研究等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被人類社會所重視。數學應用意識是數學應用的一種思想方法、創造性思維。新課程背景下,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尤其重要,我們要引導小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并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也是加快促進數學教育與公民素質教育接軌融合的重要舉措,從而推動新時代數學教學教育工作不斷加快進步。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數學教學;應用意識培養
小學數學教學是引導學生規律規范學習數學知識的啟蒙階段,這對于一個學生日后學習數學、認知數學、運用數學、發揮數學的所有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在啟蒙階段許多小學生數學學習成效差,數學應用意識不強,嚴重影響他們的學習成長之路。我們數學教師大力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將是有效幫助小學生提高學習數學、應用數學知識和解決問題的各種能力,在數學教學教育工作中尤為重要。以下是我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的幾點做法。
一、深化課堂教學,明確數學應用意識目標
加強小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培養工作是當前或今后一定時期一項重要的教學教育任務。小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提高和發展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教師應該把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落實到每一節課當中。在日常教學教育工作中,教師首先要加強自身對數學應用意識培養理念建設,要把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落實到課堂教學。要堅持目標導向,加強培養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思想思維,在教學課堂中學會多觀察、多引導、多指導。要善于下意識地駕馭運用理論,讓學生不斷增強數學應用意識,不斷磨煉滲透、回溫、掌握、應用的過程,使學生的應用意識自然地、無意識地形成并進入應用狀態。教師應把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作為每節數學課的目標之一。
二、聯系實際生活,展現數學應用意識
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是實現學習數學的最終目標。教師要加強引導學生領悟“數學源于現實、寓于現實、用于現實”理念,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時,應著眼于學生的生活經驗,拓展學生空間,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能,從而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無關系,培養學生從周圍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如學習完《圓的認識》這一課后,我是這樣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的,我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①為什么所有的車輪是圓形的,不是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②蒙古包為什么是圓形的?③道路的沙井蓋為什么是圓形的?等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它們為什么都是圓的,通過學習讓學生知道都是利用圓的特征去解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體現到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意識。
三、加強綜合實踐,體驗數學應用意識
培養小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讓學生有機會親身實踐,親自動手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就是學與做的結合,學生在數學實踐活動中認識數學的價值,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逐步形成了數學應用意識。如在教學六年級《確定起跑線》實踐活動課,我帶著學生到400米跑道去完成本節課的教學,分小組讓學生到400米跑道通過測量計算等確定起跑線。學生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需要通過收集有關的數據、進行小組討論、計算等方式進行自主學習。在這個過程中,這樣學生不僅體驗到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而且品嘗到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成功喜悅,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布置實踐任務,融化數學應用意識
馬克思認為,一門學科只有成功地應用了數學時,才真正達到了完善的地步。數學的應用幾乎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學習數學的目的就是為了解釋生活現象和解決生活實際問題,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生活,服務于生活。讓想學生把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的問題,老師的作業也隨之發生改變,體現作業的實效性和樂趣。如學習了《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后,我布置了這樣的課外作業,請學生課后回家后調查自己家近幾個月的水費和電費,用條形統計圖表示出來,并計算每月平均的水費和電費各是多少。老師布置實踐性的作業,學生通過調查,收集有關的數據,進行思考、統計等過程,讓學生深入領悟數學的應用價值,通過這樣的作業,也體現數學教學滲透德育教育。
五、精心巧設問題,引導數學應用意識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們平時在課堂教學中要認真挖掘學生所學的數學知識,精心設計問題情境,創造條件讓學生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讓學生體驗數學的應用價值。如教學《小數乘法—解決問題2》時,我創設了一個現實情境:老師開小車去某商場購物,把小車停在某停車場里,某停車場規定:2小時內收停車費3.5元,超過兩小時每小時收1.5元,不足1小時按1小時計算,老師停車8小時,應付停車費多少錢?精心設計生活實際問題,學生感興趣的問題,這樣學生就躍躍欲試,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數學應用意識。
六、解決實際問題,享受數學應用意識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很多的練習都是與現實生生息息相關的,要用我們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解決問題。如教學這樣的練習題:希望小學組織全校340名師生春游,怎樣租車最省錢?
要解決這個問題學生會想到多種租車方案,有的學生全部租大客車,有的學生全部租小客車,還有的學生是大客車和小客車一起租,學生通過計算比較,選擇最優方案,明白怎樣租車最便宜,這樣的問題是實現生活中經常見到的,用我們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了實際問題,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讓學生享受到數學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好處。
總之,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我們教師應當把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貫穿在教學當中,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學而致用,體現數學的給人帶來的好處,促進數學教學的全面進步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光明? 范文貴.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 小學數學[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87-90
[2]崔海江.小數學教學關鍵問題指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9-87
[3]郭會興.淺談小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J].學周刊,2015(9).
(作者單位:廣寧縣教師發展中心,廣東? ?肇慶? ?52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