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薇
【摘? ?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改革的進程中,培養學生的興趣、快樂教學已經成為大多數教師的共識。在初中地理教學中,許多教師都在積極探尋有效的教學方法,努力把快樂帶入地理課堂。教學實踐證明,快樂教學的理念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達到教學目的。
【關鍵詞】快樂教學? 初中地理?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2.051
快樂課堂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所處的一種狀態,在這種狀態中,師生關系融洽,且學生處于一種寬松的學習氛圍中,這種氛圍有助于使其思維處于活躍狀態,創造力和潛能得到最大開發。當然,教師在講課過程中也會感到輕松,能夠得到學生的呼應,師生之間形成良性交流互動。把快樂帶入課堂,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得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開心,并且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學生能夠很快消化吸收所學知識。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快樂課堂的打造,從多方面進行努力,以學生需要為主,打造快樂的地理課堂,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地理、提高成績。那么,如何打造快樂課堂呢?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師、學生和教材是課堂教學的三個主要因素,教師與學生朝夕相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形成一定的相互的關系,這就叫師生關系。師生關系是快樂課堂的基礎和前提,師生關系融洽、和諧,才有可能進行快樂地理教學。相反,如果師生關系緊張,相互之間不喜歡,必然不能給課堂帶來歡樂。初中生都有逆反心理,他們比較敏感,渴望得到教師的關注,否則會影響其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造成厭學、逃課、甚至放棄地理這門課的情況出現。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教師要愛每一個學生。愛是教育與教學的前提和基礎,教師是靈魂的工程師,只有對學生充滿愛,教師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教師。首先教師要尊重學生,初中生情感豐富,并且所處的年齡階段非常渴望別人的認同。因此,教師要尊重每個學生,不體罰、不訓斥學生,特別是在公眾場合,更要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另外,教師還要平等對待學生,有些教師會過多地關注成績好的尖子生,給他們更多的機會。然而教師不能以成績好壞論成敗。特別對于地理成績不好的學生,教師不能聽之任之,放棄不管,而是要給予更多的關心和照顧,幫助他們一起進步。其次,教師要寬容理解學生。一般來說,大多數的學生都喜歡寬容的教師,教師要允許學生犯錯誤,盡量不要因為學生的錯誤大發雷霆,那樣容易傷害學生的自尊心,造成師生關系緊張。所以在面對學生的錯誤的時候,教師要寬容對待,多一點耐心,盡量以溫和說服的方式解決問題。
2.教師要與學生多交流,了解學生的優缺點。作為教師,有很多的時間與學生相處,在相處過程中,教師不要總是高高在上,而是要與學生做朋友。在與學生的交流過程中,了解每個學生的優缺點,并欣賞學生的優點,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克服缺點,從而取得進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更要與學生多交流,傾聽學生的意見和心理,才能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需要優化課堂設計,進行課堂教學改革。
只有做到以上幾點,教師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打動學生,讓學生喜歡上教師,才能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地理課堂充滿快樂。
二、改進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有利于教師與學生的面對面交流,但是傳統課堂教學的教學形式比較單一,“上講下聽”的教學方式雖然有利于知識的傳播,但更大程度上造成了課堂的沉悶枯燥,容易使學生對地理學科缺乏興趣,甚至完全放棄。因此作為教師,要有與時俱進的精神,能夠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把課堂教學改革當成重要的部分,改進教學方法,打造快樂課堂。
1.培養學生對地理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不論學什么,要想達到好的教學效果,就要先考慮學生的興趣問題,即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學習活動有了內在的動力,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興趣,教師要從多方面著手。首先從教師自身來說,教師要提高授課水平,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語言的魅力,注意自己的狀態,形成自己特色的教學風格,并能讓學生接受和喜歡。其次,教師要認真研究教材,對教材進行重新整合,讓學生對地理知識有個系統的了解,從而深入了解地理這門課的本質。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把教材知識以一種生動的形式呈現,再與精彩的導語結合,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幫助學生理解和學習。比如在導語部分,教師可以以一種自然現象的描述,列舉生活事例以及提問等形式呈現。
2.優化課堂設計,豐富課堂形式。除了安排合適的教學內容,教師還要選擇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將知識呈現,這樣才能刺激學生去學習和接受。所以在課堂教學改革中,教師要摒棄以往的教學形式,推陳出新。首先,教師應該對課堂設計進行優化,之前教師不重視這方面,在授課過程中總是以自己的思路為主,這樣容易造成教師主導課堂。然而課堂教學需要課堂設計的引領,一份優秀的課堂設計能夠使課堂教學高效、順利地開展,且節省時間,還能讓學生了解教學過程,使教學有條不紊、清晰明了。在優化課堂設計中,教師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合理安排教學程序。其次,教師要豐富課堂形式,使地理課堂變得豐富多彩。要做到這點,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情境進行教學。地理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包括各個方面,教師要善于引導,用各種手段創設具體情境,把學生帶入到地理課堂中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教師可以改變單一的知識講解的形式,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或者小組合作學習,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獲取知識、培養能力。第三,為了加深學生對地理的學習,在學習一些抽象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借助圖像的作用,結合圖像進行教學。比如在學習地形等知識時,利用圖像教學比知識講解效果要好得多。此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進行一些小活動,把知識性和趣味性綜合起來,如知識競賽、自我展示等,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和鞏固地理知識。
三、設置問題,發展思維能力
在學習的道路上遇到挫折在所難免,初中生有著強烈的求知欲,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設置問題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因此,教師在地理教學過程中要有問題意識,能夠以提問的方式激勵學生進行思考,促進學生持續學習。在課堂教學中,設疑提問還是很好的與學生交流的方式,通過學生的回答狀況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以便調整教學節奏。
總之,任何學科的學習和提高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地理教學中,要想提高學生的成績,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就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