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術是小學階段的重點藝術科目,而且小學美術教學直接關系到小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關系到審美能力、繪畫能力、探索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升。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靈活運用以導促學的教學模式,不斷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基于此,本文對以導促學模式下的小學美術教學策略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以導促學;小學美術;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0-014?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1)10-0079-02
引? 言
隨著我國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美術教學逐漸得到家長和教師的重視。為了提高學生美術素養和藝術水平,教師不僅需要按照教學要求合理開展小學美術教學,還應加大以導促學模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力度,從而促進小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1]。
一、以導促學模式下小學美術教學的重要性
教師巧妙地應用以導促學模式,不僅可以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還能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和綜合學習能力。學生在學習各項美術知識時可能會遇到一些阻礙,教師應借助以導促學模式發散學生的美術思維,繼而為推進小學美術教學良性開展提供有力支持[2]。以導促學模式下的小學美術教學非常有利于培養學生積極、主動解決各項問題的能力,能夠優化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效果,使學生可以更深層次地學習美術知識。當教師引導學生回答問題,而學生回答錯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探求正確的答案,以此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興趣和積極性,確保學生可以專注地學習美術知識。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中以導促學模式是非常有益的。
二、以導促學模式對傳統課堂教學產生的影響分析
在傳統課堂教學中,學生并不能參與教學目標的制定,只能被動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所以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效率并不高。要想改變這一現象,教師必須靈活運用以導促學模式,幫助學生認識到教學目標的意義和價值。每位學生的知識背景、認知水平都各不相同,對知識的領悟能力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只有讓學生明確了總體學習目標之后,教師才能夠引導其自由制定個人學習目標,從而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3]。在傳統課堂教學中,單一的課堂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異常呆板,教學模式存在機械化、程式化等問題,學生只能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機械式繪畫,無法發揮自身的能動性。在以導促學模式下,教師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其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進行藝術創作,能夠提高學生創作的整體水平。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大部分的教學總結由教師來完成,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教師如果將學習結果的自我反思交給學生來做,就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自我反思的機會,提升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從而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導促學模式更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的特點,能顯著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蘇少版四年級上冊美術第一課“冷色和暖色”,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在認識三原色的基礎上對色彩分類進行了解。根據人們視覺對自然的經驗感受,色彩分為冷與暖兩大色調,冷色與暖色中的冷暖關系是相對的比較關系,而在兩大類的內部也有冷暖對比的因素。冷色與暖色中不同的色彩能帶給人們不同的心理感受,在教學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一些色彩對比比較強烈的圖片,使其感受冷色和暖色的區別,并引導他們在繪畫中運用色彩的明度變化對比和調子的表現特征繪畫出能表達自己情緒的作品。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真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水平。在以導促學教學模式下,教師必須不斷轉變思想觀念,營造民主和諧的美術課堂教學氛圍,促進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形成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良好氛圍,從而增強學生的個性化特點,使作品樣式更加豐富多彩,進而提升整體教學質量。美術是一門個性化的教學科目,因此,在開展小學美術教學時,教師不僅需要將學生的個性化美術思維全面表現出來,還應引導學生在個性化思維下深入學習美術知識。同時,教師還應對學生現有的美術素養進行優化調整,在促進學生之間互動交流的同時,發揮以導促學模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現實作用,從而確保小學美術科目個性化教學目標落到實處[4]。
三、以導促學模式下小學美術教學的應用策略
(一)引導學生學以致用,提高繪畫能力
小學階段開展美術科目教學時,教師不僅需要提升學生對美術知識的掌握程度,還應保證學生在美術知識支持下學以致用,從而提升學生的繪畫能力,同時提升學生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和參與度。以導促學模式,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避免“灌輸式”教學對學生學習興趣和繪畫能力產生不良影響,還能解決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提高學生對各項美術知識的掌握程度,提升學生的繪畫能力和學習能力。
(二)引導學生想象創作,提高創新能力
在傳統的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通常會讓學生模仿圖片進行繪畫,這種教學方法限制了學生想象力的發揮,毫無新意,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因此,以導促學模式下,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大膽放手讓學生自由發揮想象進行創作,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在美術課上體會到繪畫的樂趣。在學生繪畫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其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通過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去盡情地創作,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繪畫能力。如果教師讓學生進行自由創作,學生就能夠充分運用所學的美術知識和技巧來進行創作,畫出不同的、有想法的繪畫作品。
(三)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提高理解能力
在開展美術知識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美術知識的具體表現和學生綜合學習能力提出合理化問題,并在學生深入解決美術問題的條件下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興趣。由于小學生思維能力尚處于發展中,教師所提問題應簡單易懂,避免學生在解答各類美術問題時出現思維混亂和綜合學習能力下降等問題。同時,教師應加大以導促學模式在問題教學情境中的應用力度,引導學生進行充分思考,從而不斷提高學生對美術知識的理解能力,為推進小學美術教學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力支持。
例如,在教學蘇少版小學美術五年級上冊第一課“參觀和旅行”時,教師必須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能力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以此加大學生對旅游過程中事物和人物的關注力度,在使學生全面掌握大自然和生活之間關系的同時,逐步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繼而為推進相關教學順利開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將自身旅行過程中的所見所聞通過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加深學生對美術多樣性的理解,同時還可以促使學生靈活應用美術術語將自身對各類美術作品的理解和真實感受表達出來,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出發感受自然之美,進而提高學生對美術的理解能力。
結? 語
小學美術教育不僅是一門基礎學科,也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激發學生繪畫興趣、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和陶冶學生情操的一門必修課。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有效運用以導促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創新能力、理解能力等,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張迪.以導促學模式下的小學美術教學策略研究[J].科普童話,2019(13):60.
邱偉珍.以導促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J].新校園(閱讀),2018(01):84.
黃小蓮.先學后教 以導促學 打造高效課堂[J].考試周刊,2017(96):12.
趙芳.以導促學 讓自主學習落到實處:以《藍藍的威尼斯》為例[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2(01):93.
作者簡介:趙曉萌(1990.9-),女,江蘇南京人,本科學歷,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