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桂平
【摘? ?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和深化,教育相關部門倡導教師應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全面教育,即全面落實德智體美勞這幾個方面的教育,并積極地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勞動教育內容。在本文中,筆者將淺議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 勞動教育? 滲透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2.092
初中生已形成自己的認知結構,并且對事物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和見解,因此教師應在這一時期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初中是引導學生塑造健全人格的關鍵時期,所以每一位初中教師不僅要重視課本知識教學工作,還應該有計劃地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目前,我國已全面進入了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為教學工作帶來了諸多便利,為了促進學生能接觸到更為廣闊的信息化領域,很多初中學校都開設有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在本篇文章中,筆者將重點闡述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的方法。
一、借助信息技術引導學生認識到勞動的重要性
在新課程改革工作的影響下,教育相關部門越發重視學校的勞動教育工作,并倡導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識,以便能更高效地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勞動教育。勞動是文明進步以及社會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中國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進步離不開勞動的支撐,作為一名中國學生,應養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但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今階段很多學生都不能深刻地認識到勞動的意義,長久下去,勢必會影響學生的個人發展。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應積極地引導學生認識到勞動的重要性,這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勞動教育的基本前提。由于很多初中學校都開設有信息技術這門課程,所以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課程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有計劃地滲透勞動教育,以實現新時代的教學目標。
所謂新時代的教學目標指的是教師不僅要重視講授知識的工作,還應該引導學生全面發展,在學生全面發展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勞動觀是最重要的前提,只有學生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并認識到勞動的重要性,他們才能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而要想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教師應先引導學生認識到勞動的重要性,雖然有部分教師也會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講解勞動的重要性,但這部分教師大都采用語言講解的方式進行灌輸,難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勞動的意義,而借助信息技術就能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信息技術具有傳送信息的功能,基于此,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諸多和勞動相關的內容,為了促進學生深入理解勞動的意義,教師應盡量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視頻內容,在學生觀看視頻的過程中,他們不僅會受到語言信息的刺激,還會受到視頻信息的刺激,使學生從內心深處重視勞動。
在網絡上,和勞動相關的視頻非常多,這就要求教師在上課之前做足準備工作,即教師應在上課之前搜集一些較為優質的視頻,所謂優質的視頻,指的是具有教育價值且符合勞動教育內容的視頻,教師切勿向學生提供一些毫無教育價值的視頻,這樣不僅會無端耗費教學時間,還會在一定程度上擾亂正常的教學秩序。當然教師不宜只給學生播放視頻,還應該引導學生體會視頻內容,待視頻播放完成后,教師可以邀請幾個學生談談他們對勞動的看法,如若時間和條件允許,教師還可以要求班上的學生書寫觀看視頻后的感想,這樣教師才能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從而促進教師能有針對性地對教學工作查漏補缺。
二、引導學生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過程
目前,已有部分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并且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但仍然有很多教師不重視勞動教育,有些教師甚至認為信息技術教育和勞動教育互不相干,部分教師之所以存在這樣的想法,是因為他們沒有深刻地認識到勞動的性質和意義。從廣義的角度來看,勞動分為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勞動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如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失勞動教育勢必會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然而在實際生活中,很多人都對勞動有錯誤的定義,即人們認為只有體力勞動才能稱之為勞動,這種想法是極其錯誤的,雖然體力勞動對社會生產活動有積極的作用,但腦力勞動也十分重要,如若缺乏腦力勞動的支撐,我們所處的社會并不會取得如此之大的進步,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腦力勞動以及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之間的關系,才能激發學生的勞動意識。
眾所周知,信息技術并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相關領域的工作者通過不懈的努力以及辛勤的勞動而研發出來的各種高科技技術的總和,只有教師引導學生了解研發信息技術的過程,學生們才能體會到研發者的不易,并從內心深處體會到勞動對人們學習和生活的重要影響。采用這一方式還能促進學生深入學習信息技術的發展過程,擴展學生的學習視野,并增長學生的見識,真正實現資源整合的教學目標。資源整合歷來是開展教學工作的重點內容,只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入豐富的教學內容,才能打開學生的思維格局。
三、利用信息技術記錄學生的勞動過程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不僅是為了讓學生了解勞動的重要性,還是為了引導學生養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這樣才能體現勞動教育的意義。因此,教師應積極地引導學生參與勞動,雖然勞動是一個較為辛苦的過程,但在勞動的過程中學生們不僅能鍛煉自己的身體,還能體會到勞動的成就感。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多家長都存在過度溺愛孩子的問題,導致很多家長都不重視學生勞動習慣的養成,有些家長甚至從不要求其孩子參與勞動。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勞動,并通過自己的方式對勞動的過程進行錄像,借助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將學生錄制的勞動視頻保存在多媒體中,這樣不僅能幫助教師檢查學生的勞動作業,還能幫助教師為學生珍藏其寶貴的勞動視頻,這將對學生的個人成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上文中,筆者簡要闡述了勞動教育的作用,同時也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工作淺議了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的方法。無論采用何種方式,教師都應該先引導學生體會到勞動的重要性,這樣才有利于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
參考文獻
[1]峭帆姜.新時代青年學生勞動教育的關照與反思[J].現代教育論壇,2020,3(5).
[2]劉向兵.培養工匠精神,從勞動教育開始[J].國際人才交流,2018,0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