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程程
摘 要:在順應大時代的背景下,“互聯網+教育”產物促進了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和不斷發展,慕課、翻轉課堂引起了眾多教育工作者的極大關注。與此同時,線上慕課與線下見面課這種混合式教學應然而生,混合式教學不是基于教學基本理念的產物,而是科學教育手段的必然,是一種學生作為學習主體、教師主導學習的基本理念。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 教學方法 BOPPPS 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F016.3;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1)04-208-02
一、混合式教學基礎
(一)建構主義理論
該理論要求教師搭建只具備腳手架條件的學習環境,設計優質的教學情境,學生通過主動搜索教師上傳的豐富教學資源,建構適合自己理解度的知識內容。學生在主動建構知識過程中形成學習的互動性與學習的情境性,從而增進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精神,凸顯學生個體的意義建構,同時該理論強調學生基于豐富的教學資源建構具有動態性和情境性的知識體系。該教學理念提倡學生主動接受知識并主動建構知識結構,混合式教學是一種“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完全符合建構主義的教學理念。本研究在慕課教學資源下的混合式教學,沖破了空間限制、文化背景,實現了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的情景,將建構主義教學理念升華到極致。
(二)教學特色
基于微課版的教材(圖文、音頻、視頻、鏈接),從“手機袋”模式到“手機進課堂”模式,利用移動終端設備掃碼的方式獲取教材外的學習資源,不需要下載APP,解決了不同移動終端的兼容性問題。
二、BOPPPS教學模式在《財務會計》課程中的教學理念
三、《財務會計》課程教學反思
《財務會計》課程周課時數為4,每周自制視頻總時長80分鐘左右,雖然除自制視頻外還有慕課平臺上的他建視頻,任務點很多,但學生學習積極性比較高,重點視頻完成率在90%以上,雖然大部分學生完成視頻學習,但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間。每周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時會因興趣的減弱,產生了懈怠情緒,總結經驗在接下來的教學中不僅要在課堂活動中加以督促,還應當注重學生的心理建設,讓學生提高思想認識,保證學生線上學習的心理健康。此外針對非重點的鏈接視頻,軟件無法監測的問題,可以以抽查筆記,進行小測驗的方式進行檢查。在教學中,視頻環節內容要繼續精練,重難點要繼續區分,只講最核心、關鍵內容,保證每分鐘的質量,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四、完善混合式教學的策略
(一)積極補充自身知識,創新教學內容
通過對MOOC資源學習,實際中是打破了傳統面授的學生接受型學習模式,并且相比較下,在教學內容上也應有新的突破與創新,教師在發布MOOC資源時,將當下先進的科學技術以及最新的行業發展狀況融合到MOOC資源中,在教學中,有特定角度地引導學生立足于當下的行業情形與技術發展情況,開展相關本節課程內容的學習。在一些應用性較高的課程中,教師可以尋找一些可行的實際案例或者結合遠程技術,向學生提供實際操作畫面,若采用案例教學,案例中所涉及的相關知識以一種可接受的形式展現給學生,實際走進當前社會發展,切身了解學生對知識的訴求。
學校相關部門應提供較大力度加以支持教師開展線上MOOC資源教學,并對開展相關教學活動的老師采取適當的激勵政策,例如:優先評審職稱、優先評優評選、優先考慮外出進修等等。在平時教學中,提供相關教學方式與設計的培訓,包括校內培訓與校外培訓,學校應在MOOC資源教學方式中不斷推進師生之間、教師之間的交流,加大培訓力度、加強相關考核制度。
只有各方面的力量集中,各個模塊的MOOC資源教學工作做好做精,才能取得預期結果,這離不開教師與學校集中精力發展混合式教學。
(二)靈活轉變與應用混合式教學方式
據長期實踐效果來看,互聯網下的MOOC學習與線下課堂相結合在區域性、時間、開放程度等方面為學生構建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因此教師在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中,將自身在課堂中的角色轉型為“引導者”,學生在課下學習相關MOOC資源后,要求教師在設計課堂安排中有意識地將課堂“歸還”學生,提高學生的主導程度,在課堂中教師主要以引導、解答疑惑、總結為主要工作方向。
混合式教學作為極具代表性的創新性新教學方法,它具有傳統意義上的課堂無法比擬的自身優勢,在實踐中,仍應考慮其可能出現的局限性。在線下課堂中,學生作為課堂中的主體,在一些公共課、必修課或者其他類別的學生參與人數較多的課堂中,實施混合式教學時,應避免教學過程中的“個別性”,在課堂設計中,教師應使多數同學參與到課堂中,提高其課堂的“主人翁”意識,可以采取分組參與、抽選學生等方式提高學生參與度。
在課后,線下與線上教學活動相結合,線上發布相關知識總結與難點答疑,在討論區做好有效的師生交流活動,并為學生提供相關的知識擴展與適宜的線上知識與能力檢測。線下督促學生完成書面知識總結,對學生疑惑較多的知識點進一步作出說明與解釋,查缺補漏。
(三)及時總結混合式教學實踐經驗
微課程作為當代教學活動中的新產物,相比較下,與傳統教學模式形成較大反差,無論在形式還是內容上,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將MOOC資源引入課堂,其前景較為寬廣也必將在未來課堂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較多教師起步于傳統線下課堂,對線上課堂與線下課堂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學實踐度不高,在相關方面經驗不足,對MOOC資源在教學方面產生的作用沒有深刻的認識與思考。針對這一點,及時地總結與學習對于提高運用混合式教學方法進行授課是必不可少的,每一堂課都及時收集學生意見,整理平臺數據,與其他專業教師相互交流,總結經驗,不斷提升自我混合式教學能力,積累教學經驗,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四)提高“MOOC”混合式學習動因的策略
在實行MOOC資源的混合式學習中,線上學習的方向加以明確,教師可上傳課程的學習目標與要求提供給學生參考,使學生明確學習任務,在觀看MOOC資源時有針對性、方向性、目的性。同時,教師應明確重點學習的幾個模塊,如考試重點考察模塊、社會實踐應用模塊、學術擴展模塊等等,為學生劃分清晰的學習思路。
在線下課堂之前、線上學習之后,發布適宜的測試題,將微課程中的重點知識加以概括,檢測學生掌握情況,同時也使得學生自我對課堂知識的掌握度有清晰的認知,從而提高線下課堂的學習效率。
(五)建立多元評價策略
混合式教學的實踐具有復雜性與層次性,學生具有“學”的主體性以及還要充分考量到教師的“教”的主導性,學生首先可相對自由地對課程進行線上學習,然后將知識反饋到課堂,如何科學、全面地對學生學習行為進行評價將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程評價與教師教學活動的進行。針對以上分析,提出以下評價方式。
建立課堂表現評價機制。學生的學習狀態評價、學習能力評價很難做到定量判斷,對于混合式教學方式下的學生課堂表現評價,要充分考慮線上MOOC資源學習情況以及線下課堂的瞬時反應與整體表現。線上資源學習的評價應依托于相應的評價機制與平臺后臺的統計數據反饋,通過結合學生的學習次數、提問次數、參與度等數據反饋做出適當的線上課堂的表現等級,作為參考數據融合進學生的綜合課堂表現評價中。
建立考試考核制度。考試作為評定學生掌握程度高低的重要手段,在當前線上學習過程中,也應設計與安排適宜的考試評價。教師應充分運用和完善考試系統,制定有效的定時定量階段測試與作業考核機制,最終將學生的作業成績與考試成績按比例綜合考量,并作為重要參數加入綜合成績中。
綜合評價。綜合評價包括課堂評價、考試評價、以及其他學習表現測評。將學生的線上線下各方面綜合數據進行按比例加權計算。采用綜合評價方式,具有科學性、綜合性、全面性等特點,對優秀學生的篩選與培養產生積極的影響。
五、結論
以山東華宇工學院為例,將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到《財務會計》課程,發現教學過程中的問題,設計出慕課資源下的混合式教學策略,實時關注目前教學動態,引發學生學習興致,將“教室內學習”向“線上線下結合學習”方向推動,為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大化,將專業知識與人才培養目標深度融合,積極探索有針對性的課程教學模式,實現預期教學效果,進而打造貨真價實的“金課”。
[基金項目:此論文為2019年度山東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名:基于“BOPPPS”教學模式+智慧教學工具的應用研究和實踐(課題批準號:YC2019269)。]
參考文獻:
[1] 趙丹.線上線下交互教學系統的應用研究[J].物流技術,2016(03)
[2] 劉海濤.中國高等教育MOOC平臺現狀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9(01)
[3] 谷增軍.引入翻轉課堂理念構筑“教學做”混合式教學模式[J].財會月刊,2017(06)
[4] 張佑春,朱煉,潘曉君,等.基于“互聯網+”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平臺設計[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7,37(3):52-54.
(作者單位:山東華宇工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山東德州 253034)
(責編: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