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文顏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新課程改革的進程也在逐步加快,高中地理是一門綜合性的基礎學科,主要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是一門重要的必修科目。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們越來越注重有效教學,即每節課都可以發揮出最大的效用,讓學生們得到最佳的學習體驗。本文結合案例,闡述了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學策略研究。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地理;有效教學
前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國家越來越重視人才的培養,教育領域的改革步伐加快,在新課程概念的背景下,教師需要注重學科有效教學,讓學生們達到最佳的課堂體驗。傳統的高中地理授課方式因為授課形式單一、課堂內容單調而讓學生們無法真正的投入到學子中去,課堂效果差,課堂效率較低。這里的有效教學,就是指的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按照高中地理課程教學標準,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教學策略,讓課堂發揮最大的積極效應,從而讓學生獲得良好的授課體驗。
一、構建融洽的課堂氛圍
高中地理是一門具有鮮明的學科特點的人文學科,是高中課程中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高中地理因為其涵蓋內容較多,學生主要以記憶知識為主,課堂氛圍壓抑,課堂上教師進行講解,學生悶著頭聽講,課下還有進行死記硬背,因此學生對于這門學科的積極性并不高,很多學生甚至對地理學科感到厭煩。在新課程概念下,教師要注重課堂氛圍的構建,良好的課堂氛圍是學生們學習的基礎,在積極融洽的氛圍下更有利于學生學科興趣的激發,從而讓學生在課堂中更有效地學習。
例如,在學習《地球的宇宙環境》這一節時,學生需要了解宇宙的特點,以及宇宙內所含的各種天體類型,掌握太陽系的基本知識。在正式學習開始前,為了讓學生們有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教師可以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的探索本節課的學習內容。課堂開始,教師播放歌曲《夜空中最亮的星》,以及星空、宇宙的一些圖片。“同學們,看著這浩瀚宇宙,你有沒有想過里面都包含哪些內容呢?宇宙中是什么樣的呢?今天我們就倆一起看一下。”首先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為多個學習小組,讓他們按小組去討論“我對宇宙的認識”這一話題,學生們可以把自己了解的宇宙知識、趣味知識分享給同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氛圍更加輕松、融洽。利用這種形式開始課堂內容,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積極的融入到課堂活動中去,緊跟老師的節奏,把握住課堂重點、難點,從而提高課堂的授課效率。
二、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在高中階段,學生的個性認知、興趣愛好、學習能力等逐漸成熟,每個學生都有他獨特的觀念、想法,素質教育中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把學生培養為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在新課程概念下,教育越來越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在高中地理課堂上,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平臺,讓學生大膽、積極的表達自己對于所學知識的看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掌握學習的主動權。
例如,在學習《氣象災害》這一節內容時,學生們需要了解幾種常見的氣象災害---臺風、沙塵暴、干旱、洪澇、寒潮、暴雨、暴雪,并熟悉他們的特點、形成的原因、對于人類自然環境的危害以及對于他們的防御措施。在這一節課的開展中,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前向學生布置好任務:每個學習小組自主選擇一個氣象災害,利用書本、參考資料、互聯網等資源搜集他們的特點、形成條件、造成的危害以及防御措施,并且制作成幻燈片在課堂中展示并講解。學生們在合作完成任務時,不僅要調查大量的學習資料,還要組內進行及時的溝通交流,還需要良好的分工秩序,最后還需要一個人來完成總結講解,這個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們掌握了所學知識,還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在小組合作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合作意識,鍛煉了學生的資源整合能力和展示、表達能力。利用這種形式開展課堂教學,打破了傳統教學形式,推陳出新,讓學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課堂體驗,并且充分的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讓一些具有鮮明特點的學生可以自由的發展,免受教條主義、刻板規矩的束縛,從而促進學生全面高素質發展。
三、多元化設備輔助教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步伐的加快,教育領域的發展大大加快,很多學校的教室內已經配備了多媒體設備,智能化課堂模式越來越多。高中地理學科是一門大量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的學科,需要學生們拓寬視野,多看、多積累、多總結,因此,高中地理課堂上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設備的優勢,為學生們展示一些地理資料,可以是視頻、音頻、圖片等形式,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
例如,在進行《海洋空間資源開發于國家安全》這一節的內容時,學生需要了解海洋空間的組成部分,海洋資源的形式,國家的海洋資源現狀,如何正確的開發海洋資源等知識。很多學生因為沒有見過海,之前對這方面的知識了解較少,因此對海洋空間沒有一個完整的概念。在課堂中,為了讓學生們對海洋資源有一個充分的認識,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紀錄片片段《豐富的海洋資源》,在紀錄片中學生可以看到真實的海洋環境,對于海洋的構成、海洋內的生物、海洋的資源有一個基本的認識,這樣在學習《海洋空間資源開發于國家安全》時就會對海洋資源于開發有一個理性的認識,學習起來也會輕松很多。利用這種多元化設備開展地理教學,可以開闊學生的眼界,培養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所學知識,鼓勵學生積極大膽的發表自己對于學科的看法,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總結:
總的來說,新課程概念下高中地理教師要不斷地革新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讓學生充分利用課堂學習之知識,把高中地理課堂的有效性提高。教師可以從構建融洽的班級氛圍、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利用多元化設備輔助教學等形式來創新課堂內容,豐富課堂形式。在新課程概念下,教師在設計課程內容時,要根據課堂大綱制定出符合學生們發展的教學模式,既能讓學生們掌握知識,又可以培養學生們的獨立思考能力、探究學習能力、知識運用能力,不斷的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進而促進人才的全面高素質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泉軍.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課堂有效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速讀(上旬),2021,(1):177.
[2]陳曉玲.高中地理有效教學方法探究思路構架實踐[J].新課程,2020,(24):178-179.
吳忠市吳忠高級中學 7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