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志祥
摘 要:活動是英語學習的基本形式,是學習者學習和嘗試運用語言理解與表達意義、培養文化意識、發展多元思維、形成學習能力的主要途徑。教師在高中生閱讀指導過程中應合乎學習活動觀,做好教學指導工作。
關鍵詞:英語閱讀;教學實踐;學習活動觀
引言:高中生英語閱讀實踐中采用學習活動觀的指導策略可以幫助學生降低知識的理解難度,實現準確導入和活動參與的目標,提升高中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同時,利用具體的情境實現閱讀內容的活學活用,有利于進一步提升高中生的英語語篇意識和閱讀理解能力[1]。
一、把握英語活動要義,實現準確導入
英語學習觀背景下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應準確把握英語活動的要義。導入環節精準化,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活動的趣味性,讓學生在第一時間有意愿、有興趣融入討論當中,從而實現英語閱讀活動的高效性。
以《Natural disasters》為例,在Reading and Thinking閱讀環節中教師應從活動角度出發,實現準確導入的目標。如教師可以從“Look at the title and photos below and guess what the text is about.Then read and check if you are right.”入手,引導學生從題目和圖片中分析這是哪一次的地震,這個地震在以往的學習過程中是否曾經接觸過信息[2]。學生在觀看圖片和title時自然會引入唐山大地震的話題,而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和狀態通過視頻資料等方式進一步拓展唐山大地震的知識,實現地震知識的精準導入,也提升了學生對閱讀文本知識的學習興趣。當然,導入還可以引入視頻資料,如播放地震的短片并提問“你生活中都聽說過哪些地震呢?對你影響最深的地震是哪一次?”等等,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很快就融入了汶川地震、唐山大地震等內容,也聯系自己所在的區域的小地震等情況,這樣就實現了知識的快速導入,激活了學生們原有的生活經驗和背景,有效地引出了話題。
二、實施任務驅動指導,實現活動參與
高中學生已經有了較高的英語知識整合和閱讀分析能力。因此在閱讀指導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布置學習的任務,通過任務驅動的方式幫助學生融入到閱讀當中,提升高中生的閱讀興趣和參與積極性。自然,布置的閱讀任務要貼合學生的實際需要,圍繞學生的閱讀質量、閱讀水平而進行合理的設置,要相信學生的潛力,給學生適度的自由,心中牢記:有時不逼迫學生,都不知道他們的潛能有多大。
以《Natural disasters》為例,在Reading and Thinking閱讀環節中,教師可以從“Read the text carefully and then write down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入手,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將每一個段落的內容進行提煉,如paragraph 1: warning signs before the earthquake,而paragraph2-5需要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提煉完成,通過布置任務的方式幫助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提煉damage during the earthquake和rescue after the earthquake等內容,再簡化為三個詞:signs/damage/rescue ,貫穿地震前地震中和地震后(before/during/after)。所以,在提煉的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師布置的任務為驅動,通過提取關鍵詞、快速閱讀等多種方式實現有效閱讀的目標,對學生的閱讀能力發展非常重要,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3]。任務驅動的布置要貼合學生需要和教材內容,從教材閱讀內容本身入手進行合理的融入,實現學生有效閱讀的教學目標。此外任務驅動還需要貼合高中生的英語學習規律和特點,根據閱讀內容進行合理的任務設計,突出任務導向并進行引導,讓學生帶著任務去閱讀,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這里,我感受比較深刻的還有人教版第四冊U3 A Master Of Nonverbal Humour,我活動設計:每段用一個詞來填空,概括每段的中心。如01.Charlie's influence. 02.Charlie’s childhood. 03.Charlie’s well-known character. 04.An example of his film. 05.Charlie’s achievements. 這樣,減輕了學生的理解負擔,記住這五個中心詞,就把整個篇章弄清楚了。還有,在教授人教版第四冊U5 Theme Parks--Fun And More Than Fun, 通過梳理文本的結構(General-Particular Pattern)后,同樣要求學生用一詞來說明每段的中心。01.There are various theme parks in the world. 02. Disneyland : magical world. 03. Dollywood: USA’s traditional culture.04. Camelot parks :ancient England.這樣的活動設計提升學生們的思維品質,考查學生們的理解、概括和整合等能力。
三、創設具體情境內容,活學活用內容
學習活動觀指導下教師應考慮到高中生英語閱讀學習的實際情況,鼓勵學生在閱讀中通過具體的情景內容實現內容的活學活用,幫助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提升個人能力。活學活用對學生閱讀能力和知識應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為學生的應用提供必要的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學習過程遇到的問題。
以《Natural disasters》為例,在Reading and Thinking閱讀環節教師可以利用“Read the text agai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中的幾個問題為例,引導學生進行內容的活學活用,如What does the writer mean by “Slowly,the city began to breathe again?”如How do you like the title of the passage? Can you give another title to it ?教師應要求學生根據閱讀的材料自行組織語言,根據自己在閱讀中的理解和認識在小組內進行討論和研究,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之間用英語進行討論最終拿出統一的口語表述方案。以此類推,要求學生在討論時加入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實現基于閱讀內容情境的活學活用,有利于提升學生英語閱讀的質量和效率[4]。教師在指導過程中應注重具體情境的應用,通過活學活用的方案為學生能力提升提供有效幫助,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英語閱讀的魅力。
四、組建英語學習小組,討論閱讀內容
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指導下,教師要組建英語學習小組,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討論閱讀內容,提升學生對英語閱讀的理解力,在具體活動的過程中實現有效提升的目的。教師在指導過程中要充分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積極設計具體活動進行引申,在具體討論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力。
以《Natural disasters》為例,在Reading and Thinking閱讀環節中的第七部分涉及到“Work in groups.Discuss the questions”的內容,其中設計了兩個活動的場景如“What do you think helped in the revival of Tangshan city”和“What other cities or towns have gone through similar changes?What lessons can we learn from these events?”這兩個問題具有很強的開放性[5],在指導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英語學習小組的方式進行呈現,在小組中互相討論閱讀內容并將自身對唐山大地震在內的自然災害和其他城市災害進行充分大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融入“從這些內容中,我們學習了那些內容、我們吸取了什么樣的教訓”等知識,幫助學生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完成對閱讀內容的理解,讓學生在開放的環境中進一步討論,提升學生英語閱讀理解力。
結束語
英語學習活動觀指導下,教師在閱讀指導過中應注重活動設計,在活動中實現學生知識的遷移和理解,幫助學生掌握英語知識、英語語篇等多方面的內容,提升高中生英語學習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慧.基于主題語境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文化意識培養策略研究與實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0,36(10):28-32.
[2]翟林.分析文本,讓閱讀教學更高效——以高中英語(譯林版)模塊五Unit 2 The environment為例[J].語數外學習(高中版上旬),2020(10):68.
[3]王俊星.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設計——以Unit 3 Life in the future為例[J].英語教師,2020,20(18):70-73.
[4]張夢卓.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設計探究——以人教版必修三“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為例[J].現代交際,2020(20):197-199.
[5]楊秀慧.英語學習活動觀下的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學活動設計——以Unit 3 Reading Advice From Grandad教學為例[J].英語教師,2020,20(20):92-94+97.
本文系福建省“十三五”學科帶頭人課題《英語學習活動觀指導下閱讀教學實踐探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FJSDYY-2019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