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露
摘要:應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是優化初中美術教學的有效方法,也是激發學生學習美術興趣的良好手段,本文從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利用網絡資源建立資料庫,拓展藝術視野,現代信息技術與美術實踐相融合,激發學生創造性靈感這三方面,就現代信息技術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為中心展開論述。
關鍵詞:初中美術;現代信息技術;應用與實踐
一、引言
隨著社會的進步,網絡技術不斷發展并應用于教育領域,現代信息技術有效促進了各學科教學效率的提高。近年來,現代信息技術也逐步應用于藝術教育領域,成為其重要組成部分。
二、現代信息技術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應用與實踐
2.1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美術興趣
生動活潑有趣的課堂氛圍,能引起學生強烈的主動學習意愿,美術課堂也一樣,教師應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彌補美術課本的短板。現代信息技術可以提供視頻、聲音、各種角度、清晰度強的圖片,結合本課學習主題,帶給學生更強烈的視聽感受,幫助他們理解和感知藝術魅力,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比如在進行湘教版美術九年級上冊第六課《魅力永恒的建筑》的學習時,教師用提問的方式來做導入,同學們喜歡旅游嗎,都去過哪些地方旅游,旅游時你都見過哪些讓人印象深刻的建筑?學生們踴躍回答問題,有的說我去過西藏,藏族古建筑布達拉宮讓我印象深刻;有的同學說我去過湖北武昌的黃鶴樓,很多文人雅士都在這里吟詩作賦,比如我們從小就會背誦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師點頭對同學們的回答表示肯定,沒錯,不同的建筑風格,蘊含不同的文化內涵,不同地域的文化特點對建筑風格也有不同影響,比如陜北的窯洞(多媒體展示窯洞從高空鳥瞰、不同的窯洞種類、窯洞里面的構造視頻),古時的陜北地處漢族與少數民族混居的地方,經常打仗,人們經常為了避戰亂,常常舉家遷徙,窯洞屬于穴居式民居,黃土高原的土又粘又硬,不容易坍塌,人們只要挖掘三丈土窯,就能安家過日子,花費低廉,冬暖夏涼,省時省力,所以窯洞在陜北老百姓中代代傳承下來,成為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居形式。隨后引導學生思考你還知道哪些建筑的設計靈感來自動物建筑?同學們立刻就能想到鳥巢的構建理念。這樣的教學設置能極大地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主動去思考,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增強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美術課堂教學效率。
2.2引導學生利用網絡資源建立資料庫,拓寬藝術視野
計算機強大的儲存和查閱技術,為學生更好地欣賞美術作品提供良好的便利條件,讓我們不受客觀條件的限制,享受美術文化資源,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新課八年級上冊第一課《筆墨千秋》之前,如果僅僅憑借教材所提供的幾幅代表性美術作品,了解幾千年文化積淀的中國畫作品和意境,學習材料顯然是過于單薄,即使教師準備充分,但短短的幾十分鐘課上教學時間,學生對中國畫的了解也是如盲人摸象,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課前學會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利用網絡資源,搜尋收集中國畫歷史作品的影像資料,和小組同學一起建立資料庫,就手頭資料進行討論交流,拓寬學生的藝術視野,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內容,更好的了解課上內容,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2.3現代信息技術與美術實踐相融合,激發學生創造性靈感
美術是從生活中誕生的,早在造字之初,甲骨文就是比照自然萬物的形狀而造出來的字,帶有濃厚的圖畫性質,比如鳥和魚這兩個字,就是甲骨文比照著鳥和魚的形狀畫的簡筆畫,美術來源于生活,因此,美術實踐也必須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結合,初中美術課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將美術課和生活結合,從生活中汲取靈感,提升他們的創造力。美術實踐活動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加上學生的想象力,能創造出新的靈感豐富、文化底蘊深厚的高質量作品,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作為平臺,展示其中的優秀作品,以此增強學生美術學習積極性。
比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九年級下冊第四課《設計美麗服裝》時,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通過民族服裝元素,應用于現代服裝中的案例分析,使學生掌握利用民族服裝特點,利用簡易材料,實現創意進行服裝設計。教師首先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裝視頻,比如滿族的旗袍、苗族的百鳥衣、漢族的大袖衫,引導學生發現民族服裝豐富多彩的紋樣和圖案,例如具有象征意義和祝禱吉祥含義的動植物、人物、幾何圖案比較常用,像侗族兒童圍兜上的圖案,以蝙蝠和如意紋樣為常用,蝠與福諧音,如意與祥云紋樣連用,蘊含吉祥如意、福氣連連的好意頭。然后再給同學用多媒體展示,民族元素在現代服裝中運用的大量實例,結合實例鑒賞服裝,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然后引導學生利用不同顏色、圖案、質感的紙或者布料,制作出獨特具有豐富效果的衣服樣式,課堂的最后是學習活動,請同學們自選材料,設計一款服裝,要求加入某種民族元素,大膽創新,可以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查閱資料,實現具有獨特創意的服裝設計實踐。
結束語
總而言之,現代信息技術運用于初中美術教學中,有利于促進美術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美術教育的本質是通過對學生進行美術教育的培養,來增強學生的審美和創造能力,達到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全面發展的能力,教師應借助信息技術的助力,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制作具有科學性、藝術性的多媒體課件,激發學生靈感的迸發,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激發學生美術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藝術賞析能力,促進學生美術素養的提升,推動初中美術教育的多元化和多層次發展。
參考文獻:
[1]辛艷國.現代信息技術在中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08)
[2]李雪蓮. 淺談信息技術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教學參考2017(03)
慶市江津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