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是孩子們轉型的一個重要階段,不管是身體、性格、還是心理都會發生重大的變化,這一時期的變化對于他們以后的人生也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所以,孩子們在這一時期接受到教育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健康與否。此時,初中時期的情感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初中階段教學中應將情感教育滲透到道德與法治科目當中,以為了孩子們的健康成長,通過更為深刻的情感教育,讓學生們更好地了解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速漸走向成熟,為今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情感教育;初中道德與法治;滲透路徑
一、我國當前道德與法治教學與情感教育的結合現狀
(一)情感目標突出不準確
初中階段,我國目前的道德與法治科目在教學的過程中,有些地方的學校已經將情感教育也放在道德與法治的教育中,但就目前而言,規模還很小,并且情感目標突出不準確,重點不清楚,導致學生不能準確的明白重點與非重點,除此之外,很多教師依舊注重成績,將需要考試的內容講給學生,而忽略了情感這一方面,導致學生也以成績為重點,而忽略了情感的培養,不能時孩子們全面地掌握情感教育的真實意義。只有將情感目標準確地融入到道德與法治的課本中,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什么是情感教育,為什么要將情感教育也融入到道德與法治的范疇中,通過更多情感教育的滲透,培養孩子們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二)教師講解過程中情感引領不到位
我國的一些教師在講解道德與法治課時,達不到教學目標的要求的效果,一方面,與老師本身有很大的關系。比如一些年老的教師,還沒有完全接受將情感融入到課堂上,他們認為這是與課本知識無關的東西,在他們看來,成績才是最重要的,他們所講解的也只是需要背誦的知識點,而沒有通過自己的轉變帶給學生情感教育所需要的課堂。這也就導致了學生們對于整個情感教育的內容認識并不到位。影響了整個初中階段的情感教育,甚至影響了以后人生的一些發展。
(三)進行情感教育的形式過于紙面化
我國當前初中教育的形式主要還是停留在課本表面,缺乏實踐性。教師通過書本上的知識來給學生們講解,這就導致了學生所接觸到的知識有限,無法接觸到更多知識,更多的情感來源被阻斷,但是,妨礙了學生們對情感教育的培養。面對這一狀況,想要在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加強情感教育的滲透,僅僅停留于紙面化的知識講解是遠遠不夠的。為了讓學生們有更多的情感教育獲得,除了課本本身的知識,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外實踐,讓學生自己在實踐的過程中感受情感的力量,通過自身的實踐,得出來的情感往往比教師講出來的要豐富得多。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透方法
(一)以生活案例喚醒情感
在當前階段下,很多初中階段的學生對學習道德與發展內容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由于這些學生覺得所學的東西離他們比較遠,還沒有到深入學習道德與法治內容的時候,并且,在進行相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授課缺少一定的代入感也是造成學生不愿意學習相關內容的一個主要原因。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曾經提出,生活既教育的理論。因此,教師在展開相關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結合生活實際,將學生所學的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通過更強的代入感教學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家的意味”一章節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收集一定數量的學生全家福照片,然后通過現代技術制作成影集或者是相冊,在課堂上進行播放。并且,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聯系學生家長,收集一些家庭的團圓照片,例如過節的全家福、出門游玩的照片或者是有記錄意義的照片等。然后也通過現代技術將其制作成影集或者是相冊,并在課堂教學上以教學素材的方式播放給學生。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對家庭的熱愛,并能夠通過這種家庭和諧的環境激發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的認知,實現學生的科學教學。
(二)通過設計課外活動的方式加強情感教育的滲透
情感教育方面的問題不是只需要講講,學生就能理解,就能將情感問題處理得當,更重要的事,在實踐中滲透情感問題,教師才能更清晰地了解每個同學對待情感問題的態度以及他們所能接受到程度,因為每個學生的心理接受能力不一樣,在課堂上籠統地講解,不一定每位同學都能體會到其中的真理。所以必須通過學生們自己的體會才能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特意設計一些富有創造性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們在參加深外活動的同時接受更好的情感教育,為了提升情感教育的效果,在課外活動設計過程中,不能為了效果而一味地追求結果,而是要讓每位同學都能參與到活動中,讓每位同學都能在過程中享受到情感問題的樂趣,在他們在樂趣的同時接觸更多的情感教育問題,這樣不僅能有效照顧好每位同學的感受,又能準確知道每位同學的長處和短處,從而通過實踐,細心的教導每位同學需要注意的點,讓他們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淡然、縱容地面對這些問題,而不被這些自己所不擅長的問題而打敗,除此之外,學校也應當主動與外界接軌,可與其他學校一起參加互動的交流,讓學生們有更加多的機會接觸更廣的生活,而不局限于自己的學校。這樣才能夠更好的進行情夠教育,對整個教育內容的理解也會更加的深刻,極大地提升情感教育的效果。
總結
總而言之,在初中階段針對學生展開一定形式的道德與法治教學,對于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與全面進步有著很重要的幫助。在當下教育改革制度不斷深化的趨勢下,采用科學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與世界觀,能夠更符合綜合素養教學要求下的教學實踐,是對學生的個人行為進行規范的有效方式,能夠確保我國有著源源不斷的人才輸出。
參考文獻:
[1]李明華,談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滲透[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8(1):280.
[2]鄧吉萬. 淺析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如何滲透情感教育[J]. 數碼設計(上), 2019, (07):219.
[3]草停,淺談初中迪德與法治教學中情感教育滲透,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 2018(1):252.
作者簡介:楊濤(1981.09-),男,漢族,四川安岳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道德與法治。
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團結九年制學校 四川 資陽 64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