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子國
摘要:隨著社會不斷發展,提升了各個行業的要求。同時也提升了對教育的要求。在新課改的明確指導中,提出了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結合以上因素,應在高校提升學生的素質教育水平,在教育中運用輔導員的身份,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提升教育水平及學生的綜合素養,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本文專門針對高校學生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構建進行研究,并提出了高校學生輔導員思想工作能力提升的方式,以供各界同仁進行研究。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升
高校中輔導員的工作能力,與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息息相關。所以要想滿足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應在高校中提升輔導員的思想政治觀念與能力,以此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觀念,培養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接班人,令學生可以勇于承擔自身肩負的傳承任務與責任,促進我國的持續發展。但是在現在高校中輔導員工作中存在著相應的問題有待改進,導致思政教育沒有有效發揮其作用,結合以上因素,應在高校教育中將存在的問題有效解決,以此提升高校學生的政治覺悟。
一、高校輔導員在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問題
當前社會生活水平十分優渥,大部分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中成長。所以相比上一代人的生活來講,其面臨的困難與磨難較少,在此環境中令大部分學生養成了嬌慣、跋扈及自私的性格,面對事物時容易沖動。在此環境中令輔導員的工作面臨種種困難。另外信息化的發展,也是影響學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因素。網絡時代的發展,令學生迷戀各種網絡游戲及視頻APP等,學生在豐富的網絡文化中極易產生錯誤的思想,由于學生社會經驗不足,無法分辨信息的對錯,導致學生會形成不健康的價值觀,這是阻礙輔導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之一。因此在高校中輔導員應發揮自身的職業價值,運用良好的思政教育,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與道德品質,發揮輔導員的思想教育作用。由于以上因素阻礙了輔導員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并令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定難度,所以應結合現在社會發展狀態,提升高校中輔導員的工作水平與能力,提升學生思想政治覺悟,令學生勇于擔負自身的責任與使命。
二、高校輔導員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意義
首先應在高校中發揮輔導員的工作價值,對學生展開思政教育,滿足社會及新課改的需求。學生是時代發展的接班人,所以要想國家長久的發展下去,應在高校中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社會主義價值觀與世界觀,以此促進我國民族文化的傳承及發展。在社會的發展中越發缺乏有涵養、有責任及有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所以應在高校中對學生展開思政教育,培養德藝雙馨的社會人才,促進社會的持續發展。其次,輔導員的作用在于培養學生形成品貌端正的品質,以此實現自身對社會的價值。所以輔導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應幫助學生構建職業規劃,以此明確自身的發展方向,便于學生可以有針對性的學習,以此為學生的良好發展奠定基礎。在進行職業規劃時,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勇于面對困難,教育學生要積極樂觀的面對困難。最后,輔導員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進社會的穩定發展。在高校中學生即將面臨步入社會的情況,這是關鍵時期。輔導員在此階段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更快速地適應社會中的環境,運用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社會中的困難與挫折。促進大學生在進入環境時,可以發揮自身的價值,實現社會對人才需求的愿望。
三、提升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方法
(一)注重溝通與理解,與學生進行心靈溝通
在現代發展中由于環境優勢令大部分學生沒有遭受到挫折,同時令學生產生了自私、嬌慣的性格,學生的思想既單純又復雜。但是學生的性格并未成型,因此就需要輔導員教師對其進行仔細雕琢,運用思想政治對學生展開說教,并與學生進行心靈交流,令學生對輔導員產生信賴,將日常中遇到的問題及時與輔導員進行溝通,以此了解學生的想法與感受。結合以上因素需要輔導員在教育中具備樂于傾聽的品質,并愿意了解學生的想法。另外作為輔導教師應在教育中提升自身的交流能力。輔導員不僅要懂得傾聽,還要具備較好的溝通能力。輔導員應既懂得傾聽又具備交流能力,在認真地傾聽中可以分析學生的心理狀態,同時運用良好的溝通方式,可以促進師生間的情感,便于輔導員更加明確的為學生進行指導。例如在某大學中,輔導員就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員在教育中不是單一的講解思政教育,而是在教育中設身處地的談感受,引導學生將遇到的問題進行講解,在仔細地聆聽后,幫助學生分析其中的問題癥結,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觀念看待問題。首先在整個輔導過程中輔導員處于傾聽者的位置,分析學生的問題因素,其次輔導員結合學生的問題進行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最后運用思政教育幫助學生安撫情緒,從而令學生學會運用正確的觀念處理問題。在整個過程中輔導員都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并創造共同話題,以此令學生更容易接受輔導員的教育。另外輔導員在交流中沒有給學生帶來壓力,選用平等的語氣與學生進行交流,令學生可以輕松地說出自身的想法。同時輔導員運用巧妙的言語引導學生講述自身的想法,在此過程中完成了思政教育工作,還提升了輔導員與學生間的情感。
(二)理論實踐全面結合,提高工作能力
在高校中的學生相對有自己的想法,如果運用單純的思想政治進行教育,會令學生產生厭學情緒,以此影響思政教育的效果,所以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輔導員,應重視將思政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中。首先,在教育中通過傳統的教育方式,進行講解思想政治教育,會令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因此無法吸引學生對思政教育的學習興趣,在課程中進行思政教育所涉及的方面較窄。但是將思政教育融入日常中,可以促進學生深刻地了解思政教育內容,是輔導員進行思政教育重要方法。因此輔導員在教育中,應掌握生活與思政教育的有效方式,以此提升輔導員的思政教育效果與作用。在進行此教育時,對輔導員的思政教育能力有較高的要求,并且需要輔導員花費更多的時間與精力進行鉆研。例如在某校中,輔導員對學生展開思政教育時,輔導員除了思政課程的講解之外,會在校園中講解實際社會案例,在講解中將案例與日常生活進行關聯,在講解中融入思政教育,令學生在案例分析中,明確自身的道德標準與原則。特別是新入學的學生,在陌生的環境中容易產生困惑,在校園中運用案例分析融合思政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面對困境的態度,形成完善的處事思維。輔導員還可以結合學生平時發生的事情,以思政案例的形式進行探究與討論,令學生在交流中打開心扉,此時再結合思政教育精心幫助學生疏導心情,學生在交流與討論中了解他人的思想,便于學生形成為他人著想的性格。還可以結合思政內容開展辯論大賽,以此激發學生對思政教育的興趣,最終形成思政品質,以此提升輔導員的思政教育工作能力。
結束語:本文專門針對高校學生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構建進行研究,以此提出了提升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方式,希望可以提升高校中學生的思想政治品質,為我國培養高素質的社會接班人,促進我國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馮琦.新時代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升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21(03):88-92.
[2]彭順.大數據時代的鄉鎮統計工作開展方法研究[J].中國市場,2020(21):193+196.
[3]洪秘密,王曉琳,閆瓊,李云曉.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升研究[J].作家天地,2020(01):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