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美
【摘要】現今伴隨著我國教育的普及,社會對于課堂教學的要求愈發嚴格,尤其是處于初中階段。眾所周知,初中是學生建設三觀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更加注重學生自身是否可以保持長期、穩固、全面性的發展狀態。因此,教師方面就需要多加關注。以初中的道德與法治教學為例,這門科目對學生成長有十分顯著的導向性,且是積極正面的引導。但是,在具體課程中卻存在很多的問題。而交互體驗式的教學,為現在教學重要提倡的一種現代化教育手段,將這一手段融入到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育中,就會緩解很多常見的課堂問題。為此,本文便從初中教育入手,針對道德與法治教學如何和體驗式活動融合展開探究,望能夠給予觀者些許參考價值。
【關鍵詞】初中教育;體驗式活動;道德與法治;教學應用
引言:在初中教學中,道德與法治是學生必學科目,其中蘊含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能夠有效激發學生進取心和責任感。但是當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現狀卻不容樂觀。主要就是因為很多教師還是過于依賴死記硬背,而忽視實踐活動。因此課堂整體的模式就展現出“填鴨式”教學,這樣就逐漸消磨了學生對于課堂學習的興趣。為了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就需要在教學模式上煞費苦心,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再次將課堂主體還給學生,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空間,這樣才更有助于課堂效率的提升。為此,本文對體驗式活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方式展開研究,十分具有現實意義。
一、體驗式活動教學簡介
當下在教學中流行的體驗式教學,是一種較為新穎的教學體驗,最開始的時候,就是指代的是通過在野外訓練,然后逐步提升自身的生存能力,這些能力包含:人際交往能力、生存技巧、自身素養等。這一理念的出現,主要就是響應“以人為本”的教學號召。將教學的宗旨立足于幫助學生的生命發展之上。讓學生認識到知識的意義和人生的價值,進而更加的尊重生命、熱愛生命,這一觀念與我國倡導的教學理念相匹配,所以可以為之一用。從內容方面來看,體驗式教學活動其實就是尊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種方式。運用書本上的理論,再加上一些與生活貼切的活動內容,創設出特定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增強對知識的熟悉感和記憶度,進而推動學生在切身實踐中健全三觀、內化知識。
二、體驗式活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在當下,受到傳統教學的束縛,很多教師還是在一味尊崇“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這樣不僅能節約時間,還能快速完成任務。但是最終的教學成效卻不盡人意,這種方式只注重了教學的感受,卻忽視了學生的個人感受,致使在課堂上經常出現學生上課走神、打瞌睡等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尤其是初中道德與法治,書本知識點多,特別是很多的專業術語,即枯燥記背起來還很難,容易遺忘。如果教師還是不知悔改,一味采用填鴨式教學,那教育效果只會越來越爛,而且也容易和現實相背離,不利于書本知識和現實生活的銜接。而體驗式活動在課堂中的融入就能夠緩解這些現狀,能夠讓課堂富有活躍性。并將書本理論知識在現實生活中有所呈現,提升教學整體水準。
三、體驗式活動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方式
(一)創造課堂情境,加強學生體驗感
要知道,初中道德與法治中所教授的內容和我們的現實生活密不可分。其中國家教育部在課堂教學中融入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并將其認作為初中階段的必修課,主要就是為了讓學生擁有一個健康的人格,能夠知法守法,遵守社會道德。再通過一些書本中標注的實踐活動,將理論和實踐結合到實處,進而能夠活學活用,解決生活中的些許難題。體驗式活動教學最常用的一個手段就是搭建情境,然后引導學生進入到固定的情境之中,進行自發的學習。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視頻、圖片進行引導,將復雜的課本知識明確化。要知道,聽覺視覺這種明確的表達能夠更好引導學生進入課堂的情境化之中,從而在教學中各自扮演自身的角色,在角色扮演中加深對知識的記憶。教師要謹記,在授教過程中一定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利。
(二)注重角色融入,養成行為規范
在體驗式活動中,角色扮演是少不了的,這樣有助于學生換位思考,多方看待事物本質。進而在具體的應答中就能更加全面的看待問題,在日常生活之中也能更加理性的看待問題,解決問題。例如:在學習交際能力方面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可以扮演商人和小販,并創建情境,比如你現在在菜市場、商店等地方,然后引導問題,借助提出的問題,鼓勵學生參與到角色扮演之中,然后情境模擬結束之后,才能更加引起情感共鳴,進而將這種感悟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中。
(三)評價機制要合理
課堂評價是少不了的,很多教師都會運用“賞識教育”,但是卻忽視了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所以致使評價機制的功效并不顯著。因而,教師就要學會針對個體的差異性進行評價,評價要以激勵為主,當教師發現不善言辭的學生勇于舉手展現自己,那就要在這個同學回答之后夸贊他,激勵他進步。而發現上課不認真的學生,就可以用回答問題的方式增強他對于課堂的關注度,然后在他回答之后,揪出他的錯誤,讓他知道教師也是十分重視他的,不能夠任憑他自我放棄,給予學生奮發向上的信心,畢竟學生也都不愿意讓家長和教師失望。教師也要注意,表揚要適度,批評也要適度,一定要找尋到一個平衡點。
四、結語
總而言之,體驗式活動的宗旨還是想要加強實踐和理論的結合度,為此教師方面首先要摒棄自身落后的教學方式,積極采納新式的教學方法,加強理論實踐,不要將課堂知識只局限于書本講解上,自身也要有所拓展,進而滿足學生個人對于知識和能力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楊建明.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J].文存閱刊,2019:8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