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珠
摘要:在語文教學中展開核心素養教育,象征著語文教學全面的改革,這是中國這些年發展進步的需要條件,也是對學生負責、關注學生成長的體現。在農村語文教學要求下,教育工作者還要創新教學方法,既能結合現在農村的實際環境,又能考慮到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認知水平。隨著學生核心素養水平的不斷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水平、教學修養、價值理念肯定會有所改變。
關鍵詞:農村小學;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在現在農村的近況下,小學教育將面臨著教師數量較少、教育理念落后等問題。隨著這些年國家為鄉村置辦、教育扶貧等方面的各種策略措施、目標政策的落實,加上教育體系改革的陸續推動,使農村小學教育也跟著變化。做好小學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為了教學手段更加創新,這是教育者們面對的重大任務。
一、以身作則,教育工作者的自我管理
(一)教師要能夠深入理解核心素養的內涵,在教育中加以滲入
核心素養是個很廣泛的觀念,可以簡便概括為學生能學好各科知識所應當具有的素養條件。對語文科目來說,其核心素養包括了語文構建與應用、思維發展與提升、感情表達與創造、文化延續與分析等幾個方面。教育工作者要知道理解各個核心素養的內涵,將其小學時段語文教育的手段、工作相聯合。比如關于語言能力和表達方面,教師要學生從言語運用的層面去衡量口語交際的語言用法,去衡量寫作中詞語的運用方式。這就表明著,照本宣科的古板教育方式是不可行的,我們必須要改革創新教學方法。
(二)教育理念、教學方式要勇于創新改變
核心素養的教育滲入對于農村小學的語文教師是一種較大的挑戰。教師應當以更高的標準方式要求自己,日常衣著打扮要充分體現出為人師表的素質,音容笑貌不能過于夸張、放蕩等惡性的表現。教師要用自己的行為表達出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了解;要用自己的教學方式來呈現語言結構與應用方式;要在貧困生、優秀學生等共同交流中表現出中國傳統文化是平等對待的,讓學生感覺到教師的愛與關心;要在教授知識、講詩詞或者講授各種題型的時候傳遞一種文學才藝上的審美欣賞,呈現出中國文化的傳統美德。
二、生活化的語文教學,培養學生以人為本的觀念
(一)從課堂內容延伸到日常生活,觸動學生的真實情感
小學時段的語文教學中,生活化的教學場景滿目皆是。教師可以依照教學案例和教學進度聯系生活現實,讓學生們的生活體驗有所提升。比如,在學習《夏天里的成長》一課時,教師先讓學生說說自己為什么喜歡夏天。以“夏天”為話題,說一說自己夏天里的有趣事情,導入這個話題引起了學生們紛紛討論。有的先說自己在土壤種稻子,有的還說自己幫爸爸媽媽收拾衛生和洗衣物,還有的同學說喜歡小動物,希望自己家的小狗快快長大。通過這樣的話題討論,學生們對語文的學習興趣馬上積極了起來。教師還可以通過打比方的例子:假如你自己是一只昆蟲,你會討厭自己嗎?為什么以人的方向去看待昆蟲,就會很不喜歡昆蟲呢?通過這般思考指導,教師讓學生明白如果自己是一條昆蟲,也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哪怕生活再艱難,生活的路上再怎么辛苦,也不能輕易的說放棄兩字。這就是為文章內容做出的審美欣賞,也是對文章的人文情懷的愛慕與了解,可以對造就學生的品格形成很大的作用。美與鑒賞,也是對文章的人文精神的傳承與理解,可以對造就學生的品質形成巨大的作用。
(二)運用語文課堂實踐活動,讓學生喜歡語文
語文教學起源于生活,也要終身于生活。要在實行教學活動中增加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品質、美好情感的認識與體會,讓學生喜歡語文、愛上生活。比如,在學習《狼牙山五壯士》一課時,教師讓學生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分析狼牙山五壯士痛殲敵寇豪壯犧牲的英雄事跡。從文章話語中,感受狼牙五壯士的英雄氣魄和勇敢犧牲,體會什么才是真正勇士。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們讀有關英雄的書籍,通過書籍的方式了解狼牙山五壯士的英雄事跡,感受五壯士保護群體、為人民而犧牲的勇敢精神,從中體會到五壯士保護人民和愛國的情感。學生們要以五壯士為榜樣要有愛國之情,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學習,以后報答祖國。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是核心素養的的整體表現。
三、信息化的語文教學,主動塑造多姿多彩課堂
(一)以互聯網支持的素材發展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運用一些素材進行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語文知識、喜歡語文。比如在以“家鄉的風俗”為主題的寫作教學中,教師能夠發現現在的學生對自己的家鄉習俗了解有限,甚至在寫作的時候找不到要寫的內容,語言單薄,缺少真實感情,這也是寫作當中都會出現的問題。在信息技術的發展下,我們采集了當地的風俗習性的關鍵資料和相關習俗視頻給學生們看。以春節期間的風俗習慣為案例,大家也知道現在的人們都會把節日的祝福發到微信群里面,然后通過截圖發到朋友群里。教師也可以采取大量的可靠風俗資料,進而充分讓學生對風俗習慣的認識。根據這樣的素材資料寫出來的文章,通常會有多姿多彩的內容和精巧的言語,讓人感覺身入其境。
結語:
總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用心教授,依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讓每一位學生的言語更加的有說服力,提高語言思維邏輯能力,能夠讓學生清楚自己想表達的思想情感。在教學中,要教會學生要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以促進核心素養的具體呈現。
參考文獻:
[1]朱恒善.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J].天津教育,2021(11):159-160+163.
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旦場鎮紅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