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川
摘要: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會采用較為單一的授課方式向學生講述高中數學知識點。然而在這種數學教學模式中,學生很容易失去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因而并不能夠較好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讓自己跟隨著教師的授課進度開展相應的學習活動。而在新課程的背景下,為了能夠較為有效地改變這一教學方式導致的教學現狀,教師可以對生活化教學進行應用,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教師的教學節奏。本文圍繞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展開論述,希望對相關人士有所幫助。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數學;生活化教學
前言:
在學習高中數學知識點的時候,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并不能夠較好地跟隨著教師的授課進度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這在一定程度上同教師教學的內容過于理論化有關。而在新課程的背景下,為了讓教學內容易于學生進行理解和接受,教師可以對生活化教學的策略進行應用,從而幫助每一位學生能夠較好地感受數學學習的實用性,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較大的幫助。
一、應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對課程進行導入
在高中數學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會采用平鋪直敘的授課方式對本課時將要講解的內容進行系統性地講述。而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往往還沒來得及對自己的學習狀態進行調整,教師便已經結束了重點內容的教學,這對于提高班級的學習效果是較為不利的。在新課程的背景下,教師可以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創新,通過應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對課程進行導入,從而幫助學生能夠較為容易地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進而能夠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讓自己跟隨著教師的授課進度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
例如在學習《函數模型及其應用》的相關內容時,學生需要了解函數模型構建的方式和構建的過程,并且能夠應用函數思想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從而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實用性。為了能夠達成這一教學目的,教師可以先應用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對課程進行導入,如,教師可以收集某商場的促銷海報,上面寫著一些有關優惠策略的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著這些信息選擇自己的購買方案。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對某銀行有關利息的說明進行引導,讓學生結合著這些內容計算如何投資能夠獲取最大的利益。在諸如此類的生活化例子的引導下,學生能夠較為容易地激發自己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因而能夠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讓自己跟隨著教師的教學進度完成后續的學習內容,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較大的幫助。
二、鼓勵學生結合生活經歷理解數學知識
在講解數學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往往偏重于向學生講述理論性較強的內容。但由于高中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有限,因而他們并不能夠較好地對教師講述的內容進行理解和吸收,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是較為不利的。為了能夠較為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結合著自己的生活經驗對抽象的數學知識進行理解,從而能夠大大地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進而幫助學生更為容易地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學習相應的數學知識。與此同時,在這種教學策略的引導下,學生也能夠較好地在生活的過程中更為積極地發掘同數學學習相關的素材,這將幫助學生更為順利地開展后續的數學學習任務。
例如在學習《隨機抽樣》的相關內容時,學生需要了解隨機抽樣的概念,并且能夠應用抽簽法和隨機數表法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從而能夠體會數學知識的重要性。為了達成這一教學目的,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假設自己是一名食品衛生工作人員,讓他們負責對一批餅干的質量進行檢測,并且讓學生積極地思考如何完成這個任務。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自然能夠較為容易地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積極地思考,從而幫助學生較好地掌握相應的知識。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應用學生在班級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情況向學生講解抽簽法,如,當我們需要派出五名學生代表我們班去參加校方舉辦的活動的時候,為了確保公平性,教師可以對抽簽法進行應用。具體操作如下,教師可以對班級上的每一位學生進行編號,確保每一個人都有一個不同的號碼。然后教師可以將寫著號碼的紙片集中放入到紙箱中,并且通過隨機抽取的方式抽出五張紙片,其中對應的五位學生便可以代表我們的班級參加學校的活動。在這種教學方式的啟發之下,學生能夠更為積極地在生活的過程中尋找同“隨機抽樣”相關的例子,從而能夠拓展學生的認知,并且加深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這對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有著較大的幫助。
三、引導學生積極地在生活中應用所學內容
如果學生在進行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僅僅是對理論知識進行記憶和理解,卻并沒有對這些知識進行應用,那么,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很快便會忘卻自己學習過的內容,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是較為不利的。而在新課程的背景下,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地應用自己學習的知識解答生活中的問題,這不僅能夠幫助學生較好地感受數學知識的實用性,還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于所學知識的理解,從而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
為了進一步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利用課堂時間鼓勵學生積極地分享自己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的經驗,從而讓他們在自我表達的過程中加強對于這些知識的記憶。同時,這也能夠較好地啟發其他的學生,讓他們能夠以更為靈活的方法在生活的過程中應用所學的數學知識,這對于提高每一位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有著較大的幫助。而教師可以在學生們表達完自己的觀點之后對他們表述的內容進行總結,這不僅是對他們付出的努力的肯定,也是幫助他們鞏固記憶的方式,因而他們能夠堅定自己的信心,從而能夠在之后的生活中更為積極地應用所學的數學知識。
總結: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的背景下,教師在開展高中數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應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對課程進行導入,從而幫助學生做好相應的上課準備;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地應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對數學知識進行理解,從而能夠大大地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可以引導學生積極地在生活的過程中應用所學的內容,從而幫助他們在應用的過程中不僅加深對于知識的理解,還能夠拓寬他們對于知識的認知。
參考文獻:
[1]晏紫霏.如何在高中數學中進行生活化教學[J].數學大世界(中旬版),2021(1):9.
[2]毛連興.探究高中數學課堂中生活化教學的開展[J].科學咨詢,2020(39):227.
成都市田家炳中學 四川 成都 61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