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暢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工作的全面推進,強化學生綜合素質和人文素養逐漸成為一個重要的項目。高中階段美術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其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鑒賞能力,高中階段的美術課堂往往是一個被任課教師所忽視的一門學科,在教學中教師更加注重學生其他學科的實際成績,認為美術教學所傳授的內容沒有實質性的意義。因此在本文中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探討一下如何在高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
關鍵詞:高中教學;美術教學;鑒賞能力;培養分析
1.高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鑒賞能力的意義
美術是對生活一種演繹,其更是一種美的追求,在美術中包含自然美和社會美。美術鑒賞需要學生細細感受美術作品中的美,并且能夠更好地陶冶自身的情操,在美術課程開展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凈化學生的心靈,讓學生能夠學會形成正確的審美觀,讓學生學會去對待生活中的美,而不是用一種錯誤的眼光去對待美,使學生的精神生活更加充裕,促進學生在課堂上更加出彩。
高中階段的學生在學習壓力上必然是較大的,學業上繁多的任務,生活中所帶來的挑戰。所以就需要美術這樣一門課程豐富學生的體驗,讓學生能夠去賞析一些美術作品,以消除學生的疲勞,使學生在學習中得到放松,從而能夠以更加飽滿的精神進入到課程學習當中。在課堂上讓學生感受一種美。促進學生得到個性化的發展,并且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通過欣賞美,來促進大腦的機能平衡發展,促進學生的情感得到抒發,以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有更為出色的表現,同時也能夠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形成一種積極健康的精神狀態。
2.現階段美術審美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
基于審美能力培養工作不夠重視。審美能力也可以稱之為藝術鑒賞能力,其主要是對美進行賞析和感受,同時還可以創造美,以讓學生在情感上有更為豐富的體驗。這是一個主觀的感受,學生在感受中都會具有自身的一種意識和想法。所以教師在培養的過程中應該學會尊重和理解學生,但是在實際情況中,教師沒有重視學生這一問題,在教學的過程中按照生硬的教學形式開展教學活動,學生處于一種被動的地位,并且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尊重學生主觀感受,在課堂教學中按照課本素材內容進行講述,這樣的課堂教學形式顯然不利于學生的成長發展。
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缺乏高效有效的教學形式,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將賞析這一部分進行創新,更多的是讓學生通過觀察的方式帶過,也沒有過多了解學生的賞析過程,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應該學會強化學生的理解能力,但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缺乏學生的引導工作,很多知識點學生都難以理解和記憶。最后是教師的實踐工作開展不夠流暢,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沒有讓學生表達自身的一些想法,在課堂上要不就是單一的簡述,又或者直接布置給學生一些簡單的任務,這樣的教學形式對于學生的鑒賞能力培養是沒有實質性的意義的。
所以在下文中筆者對于審美能力的培養進行進一步的闡述和分析。
3.如何在高中美術課堂中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3.1優化課程設計,深化審美能力培養
審美能力包含較多的方面,不僅體現的在對美的欣賞,同時還包括發現美、創造美,在課程設計的過程中教師注意這幾個方面能力的培養,在教學內容設計上能夠更好地引導和培養學生。教材內容設計上比較局限,所以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去拓展教學內容,從而通過多樣化的教學形式來培養和帶領學生。在課程流程上設計上教師應該摒棄以往單一講述的形式,在實際教學中應該設立關于自由交流和表達的時間,其次是學生主觀感受表達的過程,同時教師還需要設立一些趣味活動,以幫助學生能夠更好地提升自身審美能力,在學習的過程中促進學生有更為出色的表現。
3.2開設美術實踐活動,強化學生美術鑒賞力
基于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強化實踐活動,在課堂上通過一些具有創新意識和新穎的實踐活動強化學生學習質量,美術鑒賞能力應該需要依靠不斷的實踐和探索實現的,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體驗,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去感受美術的魅力。
像是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讓學生發揮自身的想象力,教師讓學生對一些畫報進行臨摹,然后教師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對圖形進行填色,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去學會如何應用。在這個實踐過程中,是學生付出自己的努力的過程,教師讓學生通過自己的作品與原畫進行對比,學生能夠更好地發現原畫的魅力,通過這樣一種方式讓學生從一個更為專業的角度進行賞析,若是以觀眾的角度去賞析,學生很難發現畫作中的細節,而通過自己的努力后,在畫作賞析中會更加細節,強化學生的理解能力。
3.3創作美,鼓勵學生提升自身的審美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到處都有美術的影子,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讓學生如何發現美并創造美,美術所能展示的形式有不同樣子,在大自然中一草一木都是美的,通過發現美和欣賞美,學生能夠在生活中更好地找到美,所以教師可以進一步讓學生創造美。創造美的過程不是一個刻意的過程,而是一種靈感突起的感受,像是學生在傍晚坐在課桌上,發現夕陽是真的非常美麗,然后教師可以通過畫筆簡單去繪制幾筆,讓學生能夠在腦海中有這種印象,在空余時間學生能夠繼續繪制完畢自己的作品,這樣一種方式能夠帶領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學會去創造美,讓學生的眼中充滿美,生活中簡單的一個細節一個角落,可能在學生眼中就是一幅別樣的美,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陶冶的自身的情操,在學習活動中幫助學生有更為出色的表現,促進學生能夠通過美術學習形成良好的心態,促進學生在今后成長發展更加出色。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本文中筆者對于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鑒賞能力進行的探究,在教學的過程中的教師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三個過程,這樣一種方式能夠更好地強化學生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在美術學習中有更為出色的表現,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高中階段更好地提升自我。
參考文獻:
[1]李羲.高中美術鑒賞互動式教學的價值與思考[J].美術教育研究,2021(01):160-161.
[2]吳弦芬.高中美術教學中學生鑒賞能力培養策略[J].美術教育研究,2020(12):176-177.
[3]馬靜.立足核心素養,提升高中美術鑒賞教學實效[J].美術教育研究,2019(23):146-147.
[4]王柳芳.高中美術教學中學生鑒賞能力培養策略[J].美術教育研究,2019(10):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