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霖
摘要:語文學困生已經成為普遍存在的現象,有效轉化學困生,推進素質教育的發展已是當務之急。
關鍵詞:探究 提高 小學語文 學困生 閱讀理解能力 策略
中圖分類號:A?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13-111
引言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因為班級內學生的閱讀基礎和學習技巧有所不同,隨著整齊劃一的教學工作不斷推進,學生的學習成績會變得參差不齊,本來比較隱蔽的差異性會越來越明顯。由此,部分學生在閱讀理解方面會面臨困境成為“學困生”。閱讀是語文能力素養的基礎組成部分,如果不加注意,最后甚至會影響到學生在各學科的學習成長。因此,解決學困生語文閱讀理解上的困難非常重要。在他們脫離困境,追趕上“大部隊”之后,教師可以更高效地做好全班的教學工作,因此,教師在該領域進行充分的研究實踐很有必要。
一、學困生的形成原因
(一)學習自主性差
學困生在學習上更多地依賴教師和家長,上課還需要教師不斷提醒,作業也要靠家長監督。此外,還有一部分后進生可能會出現不聽課、不完成作業的問題。這部分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即使父母送他們去補習,效果往往也不明顯。許多家長不懂語文,幫不上孩子學語文,他們不能引導和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更不能給孩子一個語文的語言環境。許多孩子缺乏意志,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導致學習自主性差,學習成績無法提高。
(二)閱讀理解能力薄弱
小學生在閱讀知識的學習過程中,由于沒有養成良好閱讀習慣,使得在具體閱讀理解過程中能力比較有限,學生對閱讀文章的整體質量把握存在著不準確的問題,這就必然會影響學生閱讀學習能力提升。學生閱讀中沒有開動腦筋主動思考,學生在文本的理解方面存在著不到位的現狀,無法正確地把握閱讀內容的中心思想,影響了學生閱讀的效果。
二、提高小學語文學困生閱讀理解能力的策略
(一)關注學困生的心理情緒
造成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智力、情感、行為習慣、學習態度、個性等因素,研究表明,只有在積極的情緒下,學生才能有效地學習知識,并將其轉化為能力。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情緒障礙,很容易產生失去學習興趣。小學語文課程非常重要,學生需要保持一定的學習興趣和動機才能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應該多關注學生個體的主體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為了讓學生重新看待語文,應該讓他們產生對語文的興趣,通過用講解簡短的笑話和故事,幫助學生了解語文有趣的一面,還可以通過播放簡短的課文視頻或動畫,讓學生理解影片人物說的話是什么意思,在教學中創設貼近生活的情境,采用游戲和表演的形式,尤其是多媒體等技術手段引入教學,教師只要精心的設置教學課堂,不難吸引學生的興趣,但是如何讓學生保持持久的興趣,則需要大量的思考。我們可以將學習目標和感官刺激相結合,讓學生內化所接受的信息,將學習轉化為情感需求,當教學目標達成后,可以進一步深化感官刺激,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保持長久的學習動機。
(二)以朗讀為基礎
基礎知識較掌握得較差是小學語文學困生的普遍特征,所以轉化他們也要從基礎知識入手。以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的《草原》一課為例,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做出朗讀示范,朗讀時一定要注意語氣和聲調的歡快,通過語言將美麗的草原風光和蒙漢人民的友誼傳達給學生。教師還可以利用學校現有條件,在朗讀的同時播放一些具有草原風情的音樂作為背景音,這樣對學生的吸引力會更強。然后其他學生自由朗讀,對學困生則給出較為詳細的朗讀計劃,第一遍朗讀和第二遍朗讀時分別需要注意什么,逐漸將他們帶入更好的狀態。
(三)立足基礎發展,重視學法指導
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時,要不斷地將“知行合一”的德育理念滲透到課堂中來,這要求教師對學法指導給予一定的重視,讓學生以一種更加科學高效的方法對知識進行全面的掌握與理解。只有讓學生學會正確地運用知識,才能達成教育目的。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學會學習,對其身心素質等方面的全面發展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例如,在四年級課文《海底世界》的講授過程中,教師讓學生在自學后分別講述對這篇文章的感受,許多學生說海底世界十分奇妙。這時教師展開追問:“奇妙在哪里?”學生將文章中描寫的景色用自己的話進行了闡述。接著教師展示課件上收集到的有關海洋的圖片內容供學生欣賞。在觀看多幅圖片后,學生又有了新的感受與理解,對于海底世界的認識變得更加豐富。隨后教師又提出了把文字轉化為畫面的要求,在圖畫作品完成后,再根據作品進行新一輪的感受發言。因此教師在開展相關教學活動時,一定要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通過課堂實踐的方式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輕松地學到知識。
(四)培養學困生的感悟能力
這方面教師要加強對學困生的引導,要幫助他們較為順利地進入到感悟中去。例如,在閱讀一篇課文之前,教師可以先告訴他們哪些部分可以略讀,哪些需要精讀和反復的咀嚼。在閱讀魯迅或一些文學大家所寫的經典文章時,因為其內涵較為深刻和豐富,學困生容易產生困惑,教師可以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材料,如作者或時代背景的介紹,一些其他人所寫的書評等,降低其感悟的難度。
結束語
綜上所述,閱讀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該領域的學困生問題必須得到解決。為此,教師需要提高對學困生的注意力,引導他們充分參與到課堂與課后的閱讀活動之中,在提升其閱讀能力的同時,讓他們感受到閱讀帶來的快樂,從興趣和信心等多種角度去調動其主觀能動性。
參考文獻
[1]林志強.提高小學語文“學困生”閱讀能力[J].教育藝術,2020(02):12-13.
[2]陳建根.小學語文學困生轉化對策[J].新課程(中),2019(01):231.
[3]黃松土.小學語文學困生的成因及精準幫扶思考[J].新課程(小學),2019(01):206-207.
云南省保山市騰沖市明光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