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玲
摘要:兒童的思維處于表象思維階段,他們的思維活動主要就是運用表象來進行的,即直觀的形象思維。情境教學從讓幼兒感受形象開始,而他們在感受形象時,觀察的客體和語言詞匯之間就會建立相應的聯系,就是產生“視覺經驗的詞語化”即詞和形象溝通起來,詞及表象的儲存隨之豐富,與此同時,語言及思維也隨之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語言;教學情境;創設辦法
1在幼兒語言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的意義
語言學習是人學習的最基礎的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在人的全面發展當中占有不可做估量的作用,它確確實實在無時無刻地影響著每一個人。學前期是人們學習語言最基礎的、最迅速、最關鍵的時期。兒童在1—5歲期間是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期,他們不斷觀察世界,并且模仿著表達自己所看的東西,他們的語言表達方式與詞匯都是在語言交流情境下習得的。然而由于語言有其自身獨特的規律、詞匯、語法、語音等,并不能僅僅依靠自己觀察就可以習得,必須要通過一定的訓練才可以真正掌握語言技能。熟悉的環境是孩子學習最好的氛圍,生活當中的每一刻都是孩子練習語言表達的時間。因此,只要我們在教學當中構建生活化的情境,學生熟悉的環境,就可以很輕松地讓他們進入到語言學習的氣氛當中,為孩子創造機會,不斷開發學生的語言能力。
2探討幼兒園語言教學中如何創設教學情境
2.1運用多媒體創設語言生活情境
在以往的語言教學過程中,幼兒的學習資源、空間和環境常會受到書本和教師的限制,而隨著將信息技術進一步融入至語言教學課堂,教師便可利用多媒體查閱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更多知識,并以其為基礎為幼兒創設更加完美的語言學習環境。為此,為使語言教學能夠貼近于幼兒的日常生活,教師可利用多媒體為幼兒創設良好的語言生活情境,通過將幼兒熟悉的與語言學習主題相關的生活場景融入至教學環節中,從而使幼兒可以依據自身的生活經驗對學習問題進行自主探討。并且,語言生活情境的創設還能很好的消除幼兒內心的戒備心理,使其更好的與學習內容產生共鳴,積極的融入到對語言知識的探索和思考過程中,養成主動思考的良好習慣。例如:在對《我爸爸》這本圖書進行講解時,教師可以通過在講解過程中穿插播放《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的動畫片段,來進一步激發同學們對繪本內容的強烈興趣。接著,為進一步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創設“你心中的爸爸是什么樣子”等此類問題,來引發幼兒對自己爸爸的進一步思考。同時,教師還可將從各位家長那里收集到的家庭合照進行當堂播放,以此來進一步渲染和諧的家庭氛圍,促使幼兒可以更積極的講述自己對父親的認識,在自主表達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自身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
2.2創設多彩游戲情境,調動幼兒學習語言興趣
創設音樂游戲情境:語言教學中運用音樂游戲能夠讓幼兒的學習增加無限的趣味性。如在學習一些水果等詞匯時教師可以將其簡單地創編到《兩只老虎》曲子中。將水果卡片發給幼兒們,然后老師和幼兒做音樂游戲“蘋果蘋果在哪里”而拿到蘋果卡片的幼兒,則會走到教師跟前并且唱“蘋果在這,蘋果在這”然后與教師擁抱唱“我是蘋果”這個游戲幼兒百玩不厭,在體驗音樂美的同時掌握了單詞匯。
創設體育游戲情境:好動是幼兒的天性,利用幼兒這一特點,把體育游戲放到雙語教學中,能夠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如:在學習一些動物單詞時,將動物卡片發給幼兒們。如教師讀到單詞“兔子”時,幼兒立刻回答“我是兔子”并且要跳起來表演。這樣的體育游戲能夠使幼兒集中注意力輕松愉悅地學習語言的同時能夠記住動物的詞匯。
2.3運用多媒體創設角色扮演情境
為加深幼兒對不同語言內在情感和含義的理解和掌握,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創設角色扮演情境,通過讓幼兒扮演自己所喜愛的童話角色,依據故事內容自主與其他角色扮演者互動交流,從而使其能夠在角色扮演活動中體會語言對不同知識、事物和行為的不同表達,逐漸掌握語言表達的正確形式,并積極抒發自身的個人見解,將自身對生活情境的獨特認識表達出來,以此來進一步營造探索、思考的良好學習氛圍。例如:在對《城里老鼠和鄉下老鼠》進行講解時,為使幼兒能夠深切體會到城里老鼠和鄉下老鼠的不同情感,以及其語言中所表達的深切含義,教師可以將幼兒分為不同小組,由小組為單元共同開展角色扮演活動,使每一位同學都能夠參與到課文情感的體驗過程中。接著,教師再為幼兒設計扮演任務“鄉下老鼠回家前所說的話,其主要是想表達什么”,從而使其能夠全面投入到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深切體會鄉下老鼠的情感變化,以及鄉下老鼠最后語言中所表達的深切含義,進而引發幼兒間的語言探討,使其在相互的語言交流中,不斷提升自身的語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2.4關注幼兒的語言交往,創造無所不在的語言交往情境
以生活經驗為切人點,從生活實際出發,讓幼兒想說、喜歡說。在一日活動各環節中,抓住語言教育契機,以生活經驗為切人點,誘導幼兒進入輕松愉快的談話活動中,引起幼兒的共鳴,讓幼兒有話可說、想說,進而潛移默化地促進幼兒語言的發展。
利用環境布置,給孩子創造更多說的機會。在教學工作中,我們會結合主題開展情況,進行相關的環創。環境的布置能為幼兒建立良好的語言平臺。每當我們在環創時,幼兒都會覺得很新鮮。會問:“老師,你在干嘛呀?”有時急于環創,我就對他們說:“老師在環創,你們不會。”看他們失落地走開后,想想這樣真不該,為什么不讓孩子們參與到環創中呢?孩子參與環創可以讓其發揮想象,為他們創造更多闡述的機會。之后.每次環創,我都會引導幼兒根據環創主題展開談話,孩子們看到貼在墻上的作品時,總會很驕傲地說:這是我畫的森林,有大樹,有動物,還有小河;有的說這是我畫的秋天的果園,有柿子樹,有雪梨樹……
3結束語:
通過創設多種情境為幼兒營造良好的語言交往氛圍,善于捕捉各種教育契機,能較好地調動幼兒主動參與和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揮環境的互動作用,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巫秋云.科學情景的創建對幼兒語言能力開發的啟示[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9,48(02):76-77.
[2]馮俊霞.巧用信息技術創設語言學習情境,提升幼兒語言表達能力[J].知識窗(教師版),2020(03):123-123.
[3]黃國珍.語言活動中如何創設幼兒語言學習與發展的情境[J].語文課內外,2020,000(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