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川川
摘要:在現代教育逐漸成熟飛速發展的當下,教師和學生儼然已經成為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師生共同體的理念在現代教育中的體現更加明顯,學生和教師之間能夠構成一個共同體,學生和學生之間也能夠構成一個共同體。為了更好地實現這一理念,將小組合作融入現代教育體系之中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做法,本文也將圍繞此展開研究。
關鍵詞:師生共同體;小組合作;實踐教學;教學應用
前言:
在“師生共同體”理念與“小組合作”的大環境之下,兩者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結合已成為時代賦予教育者的新要求、新任務、新目標。為了更好地構建師生共同體,教師和學生都需要付出相應的努力,在教師層面,主要是轉變教學方法,運用創新教學理念完善教學。
一、建立開放多元的小組合作環境
隨著我國現代教育體系的不斷完善,在課堂教學工作開展過程當中,建立一個完善的小組合作環境,已經成為很多教師的教學難點。一方面小組合作會由于學生自身存在的隨意性而受到教學效率上的影響,另一方面,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時,也會受到教學時間的限制而無法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進行自主探討。為了將這些難點問題串聯起來,解決教師需要在課堂上建立更加開放多元的小組合作環境。
例如:在教學初中數學“集合”相關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在建立小組合作關系這方面做出相應的努力。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良好的小組合作意識,教師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可以先對全班同學提出一個目標明確的系統化教學任務,讓學生根據任務目標來制定小組合作的策略。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完成“探究集合的概念”這個問題后,教師可以給學生留出十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其通過翻看課本上的基礎概念,查詢資料等多種手段來商討得出答案。而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應當是引導者和任務完成的促進者。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可以在講臺下來回走動,當發現某個小組的任務完成情況嚴重,落后時教師就可以幫助其重新捋順任務,給予一定的點撥。幫助其一邊進行小組合作,一邊聽從教師的指導,追趕其他小組的進度。通過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多元的小組合作環境,能夠更好地保證不同程度或不同素質的小組在大致相同的時間內共同完成任務,保證教學效果。
二、提供多種形式的師生討論渠道
在傳統教學工作開展過程當中,很多一線教師會因為自身教學實踐的有限性而無法給全部的學生提供教學幫助和指導。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在構建市場共同體,踐行師生共同進步。這一教育理念的時候,也應當樹立終生育人的教學目標,為學生提供更多形式的師生討論渠道,為建立平等良好的師生關系提供幫助。
例如:在教學初中物理“電流電路、串聯與并聯”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就需要注意,這一點內容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學習難度較大,很多學生在經過教師的初步講解之后,都無法得出適合的解題思路。為了解決這種情況,教師在教學結束之后,可以引導學生先在小組內部進行問題方面的討論,如果小組合作無法解決相關難題,也可以主動向教師進行求教。在學生主動找到教師進行溝通之前,教師首先應當明確及挑合適的溝通渠道。比如學生在校內可以利用數學課上的時間向教師請教問題,下課時間學生也可以去辦公室找老師請教問題。放學之后,如果學生在解決電流電路的相關問題方面仍然遇到難題,依然可以通過網上渠道與教師建立聯系。在信息時代蓬勃發展的今天,很多學校的教學已經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網絡化,學生在課下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通過網絡渠道找到任課教師并進行求教,這也大大方便了學生的學習,提高了其學習效率。
三、形成小組學習的課堂學習氛圍
構建師生共同體,首先需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教學壓力的影響下,很多教師會由于追趕教學進度而忽略了維系師生情感方面的努力。為了轉變這種狀況,教師可以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的過程中烘托課堂的學習氣氛,每一次上課的過程都是師生交流感情的一次機會,教師要好好把握。
例如:在教學初中生物“植物的光合作用”的相關內容時,由于這一節知識需要學生建立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單純通過教師講解基礎知識可能并不能提高學生對本節知識的掌握情況。為此,教師需要在講課過程中為學生建立小組合作的空間,讓學生在遇到不會解決的問題時,主動向小組內部成員進行求教。在此過程中,教師也要注意烘托課堂的學習氛圍,學生在與其他同學討論問題的時候會制造一定的響動,在某種程度上會影響其他學生的學習專注性。遇到班級內學習氛圍下降的情況時,教師可以通過轉移其他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思考問題等多種方法來維持課堂的學習氛圍。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課堂的學習氣氛能夠得到保證,學生的學習狀態也能夠保持穩定水平,師生情感也能在這一過程中得到培養。
總結:
隨著現代教學改革的不斷發展,課堂教學已不是簡單地教與學的過程,而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現代課堂中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小組合作學習已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也是促進學生核心素養全面提升的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1]陳冬梅,楊浩.共生視角下小組合作學習中教與學的轉化方略[J].中國學校體育,2018,0(2).
[2]孫湘文.組建學習共同體、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效率[J].小學數學教育,2018,000 (007):P.7-8.
濟寧市實驗初中 27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