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倩倩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我國教育改革也在不斷地進行,高考數學體制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高考數學考試的時候已經文理不分科,這也導致了一系列問題的出現。面對新的形勢,教師和學生都必須適應新高考的變化,切實提高高中數學教學和學習的效率。筆者主要分析了當前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探討了新高考背景下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的意義,提出了一些問題解決措施,希望能夠推動高中數學教學更好地進行。
關鍵詞: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
1、新高考背景下進行高中數學課堂構建的意義
1.1能夠推動數學教學改革
更好地進行隨著新課改和新高考的進行,我國進行數學教學的時候必須根據需要進行改革。高中數學是高考的重要科目,數學學習對學生非常重要。但是現在很多高中進行高中數學教學的時候,還是將學生成績提高放在第一位,依舊由教師講課,學生被動地聽課,長此以往,學生的邏輯能力、思維能力都提高非常緩慢。并且,這種學習方式比較被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也會被桎梏。但是隨著新高考的進行,不但教師和學生需要轉變觀念,學校領導也必須轉變教學理念,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提高,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將素質教育貫徹進去,能夠推動高中數學教學改革更好地進行。
1.2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其綜合素質
新高考要求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并將其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去。隨著新課改和新高考的進行,教師教學的時候也需要轉變思維,形成三維教學目標,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給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基礎。在高中數學教學時,將素質教育融入進去,特別是新高考要求將學生綜合素質添加到高考考核中去,給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基礎,讓學生成為對社會有用的高素質人才。由此可見,新高考的進行對于學生綜合素質提高有著重要意義。
2、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的策略分析
2.1問題導學,激發興趣問題
設計是高效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的一大重點,但是,高效課堂的問題教學并不同于傳統的提問,而是要將課堂上要講解的知識點轉化為問題的形式,通過有效地引導與啟發,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主動思考,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在這樣的問題導學過程中,教師則需要注意問題的設計應該盡可能朝著啟發學生思維方向前進,問題不應該太多,但是要具有代表性,同時它也不同于簡單的例題,它需要的是學生的思考,學生的反饋,而非教師的講解。因此,問題設計也可以從問題串的角度入手,把握問題的有效性。例如,在學習三角函數時,三角函數主要有三個點:正切、正弦、余弦,在把握這三個點的基礎上,教師就可以進行公式的問題設計,從最簡單的誘導公式入手,讓學生繪制不同的三角函數的圖像,作為第一個問題,緊接著讓學生研究三角函數的圖像特點,并說明其原因。在這樣的問題設計下,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也能夠得到一定的提升,其關鍵點即在于學生要真正地參與到問題解決中去,關注的是學生的探究能力與動手能力,如果學生沒有動手,沒有加入探索,那么學生便很難真正理解其中的奧秘。因此,在這樣的問題串設計中,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提升,學習興趣被激發,學習效率自然能夠有所提升,從而實現高效課堂教學。
2.2開展情景教學
過去的高中數學教學通常是將數學教師作為課堂的重心,圍繞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開展。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背景之下,這種教學方式明顯已經不再符合現階段教學的標準。為了有效處理這一狀況,教師就應該革新教學理念,加入情景教學法,通過在數學課堂中創設出滿足學生理解能力的,可以激起學生學習熱情的問題,營造學生所熟知的氛圍,實現學生主動自發加入到學習進程中,有效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例如,數學教師在向學生講授高中數學人教版必修五《等比數列》的相關知識內容時,就可以向學生創設相應的知識情景:小李與小紅比賽跑步,小李在小紅前方的一里之處,但是小紅的跑步速度是小李的十倍,當小紅追上一里的地點時,小李向前跑步了零點一里。當小紅又向前跑步了零點一里以后,小李也向前跑動了零點零一里……,以此類推下去。之后數學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數學問題:請同學們寫出經過T時間以后,小李與小紅兩個人向前跑步的路程差距公式,并且請同學們思考一下,小紅最終可以追上小李嗎?通過這一情景的創設來引進數列知識的相關內容,為學生創設一個有趣生動的情景氛圍,有利于在過去的單一沉悶數學課堂中突破出來,增進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學生自發主動投入進數學學習進程中,從而提升數學課堂的質量與效率。
2.3課后及時反思
構建高效課堂課后的反思是教師教學的一大重點,在完成了一堂數學課的教學之后,教師則需要對本節課中學生的反應、自己的教學、教學的效果進行反思,并在反思的過程中不斷摸索出更適合本班學生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以提升教學效率。例如,在等差等比數列的教學過程中,有的學生學得快,有的學生學得慢,而在課堂中教師卻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導致在練習時部分學生就會對數列的相關知識產生排斥心理。如果教師在反思中沒能注意到這一點,那么必然會在數學課堂上形成一個惡性循環,最終導致學生的學習熱情大減。而教師在教學之后如果能夠及時反思,并將課堂中出現的問題一一解決,在課后給出相應的措施進行彌補,爭取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學懂、學通,如此一來,才能讓高效課堂教學長期有效地開展下去。可見,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反思對于高效課堂的長遠發展意義重大,在反思中,教師才能夠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反思中,才能夠讓高效課堂適應自己的具體真實的教學環境,才能讓這樣的課堂成為學生的課堂,讓教學更加高效。
結束語
新高考背景下,教師想要做好數學課堂教學,便必須從新高考改革的需要出發,激發學生數學學習思維,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這樣也能夠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和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進行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參考文獻:
[1]徐生平.高考評價體系下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1(25):93-94.
[2]田智慧.高中數學生成性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策略[J].高考,2021(11):29-30.
[3]路燕.對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研究[J].高考,2021(11):67-68.
注:本文系2019年名師工作室專項課題“大數據背景下高中數學試卷講評的有效性研究”(T19M0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