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芬
摘要:德育教育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學生良好思想與道德素質的形成。而特殊學校學生在生理、心理上,與正常學校的學生存在較大差異,這也是造成他們在思想、運動、認知上發展受限的主要原因。教師在教學時,要立足學生的實情,輔以針對性的康復訓練,發揮學科教學的育人作用,推進德育工作。基于此,本文在結合特殊教育數學學科教學實際的基礎上,立足特殊學生的身心發展實際與認知能力,探討了德育教育的開展路徑。
關鍵詞:特殊教育;數學課程;德育教育
從現實情況考慮,特殊學校德育教育效果不盡人意。這就需要教師將德育教育生活化、常態化,并將其與學科教學進行有效結合,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塑造他們的精神品質。本文結合文獻綜述法與實踐調查法,探討了如何借助數學學科滲透德育教育的幾點措施,以期提升德育工作的實效性與針對性。
一、借助學科知識,滲透德育教育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立足教學內容,糾正學生的錯誤觀點,逐步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例如,在口算除法的教學中,教師必須要讓學生意識到“一步錯,步步錯”的情況,使他們能夠逐步樹立嚴謹的學習態度。同時,為培養學生掌握正確的計算方法,提高他們的計算準確率,還可以通過開展相應的數學計算競賽活動,讓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競賽,互相監督、避免抄襲,讓學生明確遵守規則的重要性。此外,在對盲生進行教學時,根據他們當前的認知現狀,結合其實際的身心發展特點與生理特點,推進有針對性的政治教學,讓他們正確看待學習與生活,培養學生的品質。
二、創新教學方式,滿足學生需求
首先,創新教學模式,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在教學中,要注重啟發式教學的運用,依托一些具有啟發性、階梯性的問題來為他們獨立思考能力的提升以及學習興趣的激發奠基,從而在培養其創新精神的同時,扭轉學生被動聽課的教學局面,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與好奇心,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其次,在數學教學中還要堅持以實踐性教學為主的原則。立足實際情況與學生的學習特點,導入實踐性教學的環節,做好數學教學與學生生活之間橋梁的搭建工作,以此來給學生提供一個個性化、別樣化的學習體驗,讓教學效果更上層樓。
三、打通課堂內外,提升德育實效
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緊靠課堂教學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適當連接課堂內外,開展相應的數學教學活動滲透德育教育,能夠有效提升德育教育實效。例如,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一方面要在注重課堂教學實踐性以及趣味性的保障工作,為學生來提供更多實踐操作的契機;另一方面也要積極引入一些生活因子,讓學生能夠在生活事件的參照下體悟到數學知識的內涵與妙用,為他們知識運用意識的發展提供助力。與此同時,結合教學實情來看,許多學生在數學方面的基礎能力不高,加上高年級數學知識點難度不斷增加的情況,使得學生倍感吃力,很多時候他們容易產生放棄的念頭。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教師必須要注重鼓勵教育與賞識教育,即便學生做錯了題,也要告訴他們“只要愿意主動嘗試,總結錯誤經驗,以后一定會把題目做對”。例如,在分數的教學中,我們可以帶領學生寫寫、畫畫,讓他們在根本上掌握分數的實際應用;還可以將學生分為小組,每組有5名學生組成,每個學生在小組中各占1/5。順勢引出公平的理念,使他們能夠懂得教育是公平的,不用自卑,要自信、積極地學習與生活。
綜上所述,數學學科中滲透德育,必須要遵循數學學科教學的一般規律,把握特殊學生的實際情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興趣,創新教學模式,打通課堂內外,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讓他們健康成長,真正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孫李林.特殊教育學校數學課程的德育實踐探討[J].吉林教育,2020(16).
[2]陳格蕊.德育教育在特教學校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8(096):75.
[3]劉學玲.特殊教育學校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No.704(09):183.
[4]羅雪妤.如何開展特殊教育學校德育教育的幾點思考[J].速讀(中旬),2019(3).
[5]王萍.淺談在特殊教育學校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徑[J].中國校外教育,2015.
[6]鄧良利.新時期特教學校德育工作方法初探[J].現代特殊教育,2008(011):13-15.
[7]劉麗君.淺析德育在特殊教育教學中的滲透——加強學生與社會的融合[J].新課程研究:中旬,2019(S01):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