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芝安
摘 ?要:新時期,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深入,對學生產生較大影響,小學教育階段作為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時期,必須要充分認知德育的重要性,創設出良好的教育環境,扎實開展德育教育,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本文從實際角度出發,對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實施途徑進行探討,以求能夠強化德育工作的具體效果。
關鍵詞:新時期;小學教育;德育工作
一、小學德育工作的現狀
新時期,加強德育工作已經成為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但結合目前實際情況,由于其他因素影響,當前小學德育工作開展比較困難,教師被應試教育和傳統教學理念所束縛,對德育工作不夠重視,將大部分精力投入文化課程教育中,只關心考試的具體成績。所以,在開展德育工作時,只是以單純的理論為主導,并沒有結合實際情況,導致教育效果不盡如人意,難以滿足德育工作各方面要求。
二、加強小學德育工作的策略
(一)平時課堂上滲透德育教育
課堂是學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場所,實現德育的主要方式是學科教育。課堂中蘊含著許多新的思想道德教育內容,在日常教育中,教師應該注意研究文本的內容,挖掘教材中的意識和道德因素,將其中的要點摘錄下來,宣揚愛國主義思想,進行傳統美德教育、感恩教育和其他內容。這些都可以滋潤學生的心靈。
(二)要因人而異
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個性和思維方式,12歲左右的學生開始有了獨立的意識。因此,教師在實施激勵策略時,可以根據學生學習生活的表現設定不同的目標。對日常學習表現良好的學生,班主任可為他們制訂較高的目標,以促進他們快速地發展和健康成長;對于日常學習表現一般或差的學生,班主任可為他們制訂一個鼓舞人心的目標,以提高他們的學習動機,并使他們對學習充滿興趣。
(三)提高對德育工作的重視度
學校要在日常教育中進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各級教育主要負責人要健全總體教育評估機制,堅持“立德樹人”“生態育人”的德育核心價值觀,消除以應試成績為主的評價方式。在具體工作計劃中,要將德育工作進行充分規劃,確保德育工作科學部署,保障具體工作環節落實,營造出濃郁的德育氛圍,提高班主任的認知水平。例如引導班主任將班級日常管理和德育工作互相結合,提高行為養成、學生管理、文化知識等多個方面的水平,積極探索德育工作中的困難,探討有效實施德育工作的具體策略,通過各方面共同努力,讓小學德育工作能夠扎實開展,不再虛化。
總之,小學班主任要想在德育工作中順利實施獎懲政策,班主任就必須關注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心理特點和心理狀態等,公平合理地對待每個學生。實施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可以激發學生潛在的學習意識,從而提高德育效果。
(責任編輯:陳華康)
參考文獻:
[1]劉輝. 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融入德育的有效途徑[J]. 文教資料,2019(03):184-185.
[2]李軍. 探尋開展小學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徑[J]. 教育現代化,2018(26):342-343+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