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揚 劉玲君 唐雪秋
【摘 要】本文闡述體育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CBE教育模式構建依據,針對體育與運營管理專業人才需求現狀,提出要結合產業發展需求,打造人才培養的CBE教育模式;明確人才培養目標,設計與社會接軌的職業崗位群;分析職業崗位能力,構建與人才培養目標項匹配的課程體系;整合知識體系,創新教學方法;創新評價體系,注重多元化考評與過程性考評相結合等建議。
【關鍵詞】體育高職院校 人才培養 CBE模式 體育運營 職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15-0114-04
隨著《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相關文件的頒布與實施,體育產業快速發展,體育企業數量增多,企業對體育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同時對人才的能力要求也有質的提升,高等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面臨新的挑戰,企業對人才培養質量提出了更高標準。
為了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全國體育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組織開展體育運營與管理專業《高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修(制)訂項目,采用問卷調查法,對廣東、福建、北京和浙江等地的體育用品銷售企業、體育場館、體育中介、賽事策劃咨詢公司、健身俱樂部等體育企業進行問卷調查;運用實地考查法,對企業負責人及一線員工開展訪談,從迎合市場人才需求和職業崗位能力需求的角度,掌握企業對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反饋信息,深入研究體育高職院校的課程體系和教學評估。
一、體育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CBE教育模式構建依據
(一)CBE教育理念為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供理論支撐
CBE(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模式是以職業崗位能力要求為出發點、以能力培養為中心的職業教育教學體系,該模式起源于二戰時期的美國,后在多個國家和地區被廣泛地應用于職業教育實踐中,德國的“雙元制”就是在結合本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制度的基礎上形成的能力本位教育模式。目前,CBE教育模式以高職教育研究為主,在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改革等方面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尤為缺少涵蓋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構建、教學內容、教學評價、師資建設和校企合作等內容的體育高職院校CBE人才培養模式相關研究。因此,借鑒CBE教育理念,探索適用于體育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有利于推進“引企入教”,進一步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推動學科專業建設與產業轉型升級相適應,培養高素質的體育產業技術技能人才為體育產業發展奠定人才基礎。
(二)“十四五”時期人才需求賦予人才培養模式新動能
人才隊伍建設要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快人力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緩解當前結構性就業矛盾,培養更多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這賦予了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新動能。在體育產業高速發展的今天,不管是賽事項目管理,還是系統的體育場館管理等方面都需要既懂得體育基本知識又懂得企業運營的復合型人才。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方面進行體育智能產品研發上,更是需要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二、體育與運營管理專業人才需求現狀
人才培養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企業希望招聘到專業技術過硬、綜合素養高的人才。CBE模式根據職業崗位需求的特點,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有針對性地構建體育運營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并進行教學實施。因此,做好專業的專項市場調研工作是構建CBE模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基礎,是搭建課程體系的前提。
(一)企業崗位人才需求的狀況
調查結果顯示,參與調查的所有體育企業均需要體育運營與管理專業人才,且需求人數在20人及以上的企業有12家,占調查企業總數的80%,說明體育企業對體育運營與管理人才需求量大。被調查企業認為營銷推廣、項目活動策劃與執行、客戶服務和體育場館、俱樂部運營管理等崗位是“非常需要”的崗位(如圖1所示)。
(二)體育運營與管理人才基礎知識能力需求情況
調查發現,由于企業性質和行業需求的不同,企業崗位對體育運營與管理專業人才的知識評價和要求差異較為明顯,都對市場營銷、電子商務、客戶服務管理和營銷推廣等知識有較高的需求度(如圖2所示)。由此可以得出,體育企業更希望招聘到的體育運營與管理人才兼具營銷、推廣、服務管理與電子商務的基本知識。
(三)體育運營與管理人才職業技術能力需求情況
體育企業非常注重營銷推廣能力、客戶開發和維護能力的培養。16家企業認為體育運營與管理人才非常重要的職業技術能力依次為營銷推廣能力、客戶開發和維護能力、體育市場分析判斷的能力和企業經營管理能力(如圖3所示)。這就要求對人才能力培養的課程設置更要注重培養人才的營銷推廣、管理和市場分析能力。
(四)體育運營與管理人才綜合素質能力需求情況
分析和解決問題、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溝通交流和自我學習能力是企業認為最為重要的素質能力。執行力、抗壓和挫折承受能力也受到體育企業的重視(如圖4所示)。
以上調研數據表明,市場對體育運營與管理專業人才需求呈逐年上升趨勢,需求主要集中在營銷推廣、項目活動策劃與執行、客戶服務、體育場館和運營等崗位,且對基礎知識能力、職業技術能力和綜合素質能力的需求也有明確導向,為后續構建人才培養的CBE教育模式打下基礎。
三、體育運營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CBE教育模式構建
(一)結合產業發展需求,打造人才培養的CBE教育模式
隨著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發展,人才培養的CBE教育模式也在不斷地優化,強調人才培養的落腳點是除職業技能以外的素質能力和基礎能力。因此,構建CBE教育模式,從市場需求調研開始,著力分析職業崗位能力,確定人才培養目標,進行課程體系構建,配備完善的師資及教學資源進行課程實施及教學評價,各個環節循序漸進,確保人才培養質量和市場需求。(如圖5所示)
(二)明確人才培養目標,設計與社會接軌的職業崗位群
在CBE教育模式的指導下,采用“企業、崗位、技能”為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明確體育運營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核心競爭力,制訂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培養目標,合理構建課程體系、專業教學標準和課程標準,把握行業發展趨勢,緊密聯系企業需求,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身心素質和人文素養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因此,明確體育運營與管理專業對應的職業崗位群,對后續職業能力分析尤為重要。綜合以上調研可知,市場對體育運營與管理專業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營銷推廣、體育場館管理和項目策劃三個崗位。
(三)分析職業崗位能力,構建與人才培養目標項匹配的課程體系
上述市場調研結果反映了企業對體育運營與管理專業人才能力需求的傾向,為了提升就業競爭力,使人才培養更符合企業需求,通過企業走訪和專家訪談,并運用DACUM(Developing A Curriculum)分析法確定體育運營與管理專業人才所需具備的知識能力、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能力的人才培養知識體系(如表1所示),為后續構建CBE模式下的課程體系打下基礎。
DACUM分析法明確了體育運營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能力要求,通過細化每個崗位所以需基本知識能力、職業技術能力、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目標,并設計相應的課程進行職業崗位能力培養,從而構建體育運營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如表2所示。
(四)整合知識體系,創新教學方法
按照職業崗位能力要求,對體育運營與管理專業的知識體系進行整合。在CBE教育模式下,根據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知識能力、職業技術能力和綜合素質能力對學生需掌握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進行系統整合,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特別是體育運營與管理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內容應緊扣企業職業崗位所需的知識和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個體主動性,通過分析崗位具體的職責,將其優化為任務化、模塊化的教學內容進行授課。通過采用多元的教學方法,如任務驅動法、情景模擬法、角色扮演法等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豐富課堂授課形式,延伸課堂空間,擴大課程容量,提高授課效率。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大學生職業技能大賽和創新創業比賽,通過以賽促學、以賽促練、以賽促教的模式,激發學生競爭意識及學習主動性。同時,通過課程實訓、認識實習、跟崗實習、頂崗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注重學生對知識的融會貫通,提高實踐動手能力,提升就業競爭力。
(五)創新評價體系,注重多元化考評與過程性考評相結合
在CBE模式下,體育運營與管理專業的教學考評體系注重多元化,包括主體多元化和內容多元化。主體多元化是根據課程教學標準,教學考評主體應包括教師、學生和實踐指導老師等授課主體,既改變以往由任課教師一人評價“一言堂”的狹隘性,又提高了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使其感受到自己是教學的主體;其他實踐指導教師(兼課教師、助教、企業、政府管理人員)的評價,不僅提高考核的客觀性和公平性,也加大了行業和企業參與教學的力度,有利于企業對學校人才培養、課程建設等方面提出指導性意見。考評內容多元化是指評價指標應包含基本知識能力、職業技術能力和綜合素質能力三個維度,部分課程還可以通過參加相應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試,獲取課程相關的“1+X”職業資格證書,可免試該課程并獲取學分。這更符合現代職業教育改革趨勢,使人才培養更關注學生的全面綜合發展。考評中注重過程性評價主要是指教學考評不能以一次最終考試或考查作為評價結果,應根據課程標準、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重視教與學的全過程,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理論與實踐的考核,按照不同的知識權重,整體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
(六)重視師資建設,打造教師專業化成長的PDCA培養體系
高職院校教師肩負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職責,自身的知識、技能和素質必須先提上去,教師專業化成長勢在必行。要充分發揮教師教學團隊在職業教育改革中的示范引領作用,就必須健全完善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培訓體系。在CBE模式下,高職院校的教師專業化培養可通過構建“雙師型”教師專業化成長的PDCA循環培養新機制實現。PDCA循環培養體系包括四個過程:(1)計劃(Plan):根據教師的能力形成規律和職業能力需求,制訂體育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培養計劃。(2)實施(Do):通過有針對性的專業能力培訓和定期到企業進行頂崗掛職交流,實現職教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做好大學培養與在職繼續教育、社會實踐的對接。(3)檢查(Check):定期對教師專業培訓結果和掛職交流成果進行考核與檢查,總結經驗。(4)改進(Action):分析問題,制訂教師培養的改進方案,為下一輪有針對性的培訓循環做好準備。通過PDCA四個過程,為教師定制個性化的培養方案和多元化的培訓模式,不斷地完善教師在成長過程中的知識、技能儲備,完成教師的自我專業化成長,為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做好師資準備。
在體育產業飛速發展的市場背景下,將人才培養的 CBE 教育模式運用于體育運營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在剖析職業崗位工作能力的基礎上結合中國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特點,將CBE理論的優勢融入人才培養目標、培養理念、課程體系、教學方法、教學評價和師資建設中,使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不僅具有過硬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術技能,同時也具有較高的職業素養,更符合市場需求。
【參考文獻】
[1]王榕.CBE教育模式在體育運營管理人才培養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4).
[2]彭文喜.CBE視角下高職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科技咨詢,2019(32).
[3]任志濤,等.CBE視角下工程管理專業校企合作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9).
[4]楊帆.高校體育產業人才培養的策略研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6(5).
[5]周子英,張雪婷.基于CBE理論的旅游管理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2019(4).
[6]吳雪艷,等.“雙師型”教師政策視角下職教教師專業化發展模式研究[J].當代職業教育,2019(5).
注:2017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重點項目“體育產業人才培養的MES實訓體系創新”(GXGZJG2017A080)
【作者簡介】楊 揚(1982— ),女,滿族,黑龍江哈爾濱人,碩士研究生,廣西體育高等專科學校體育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體育產業和體育賽事;劉玲君(1982— ),通訊作者,女,廣西上思人,碩士研究生,廣西體育高等專科學校體育經濟管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體育管理;唐雪秋(1985— ),女,廣西玉林人,碩士研究生,廣西體育高等專科學校體育經濟管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體育經濟。
(責編 黃 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