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俊東
摘 要: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小學教育也逐漸受到教育部門的重視,小學教育關乎學生今后的成長。圖形與幾何教學便于今后學生對空間問題的思考。具體的圖形或者幾何讓學生形成抽象的思維模式便于學生解決抽象問題,數學問題大多以文字的形式呈現,讓學生變文字為圖畫,是教師應該重點關注的問題。將從小學數學教學階段概述、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作用分析等方面出發淺析數學圖形與幾何在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工作中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核心素養
通過圖形與幾何教學教師可以看到學生的數學基礎和數學思維能力,圖形與幾何在核心素養培養中發揮的作用主要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數學思維。學生可以通過畫圖或者構建幾何的方式把簡單的語句或者話語表達出來,學生在構圖完畢后,會有一定的思維,這就是圖形與幾何發揮的魅力。
一、小學數學的教學現狀概述
小學階段,學生可以初步接觸到一些數學解題方式和數學基礎知識,這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大有幫助。對當前的教學現狀,教師應該意識到圖形和幾何發揮的作用和價值,利用多媒體等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模式,讓學生有意識地將數學文字轉化為數學圖形。不僅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這也可以讓學生學習到一些數學解題中的思維方式,諸如轉化與化歸圖形結合法等讓學生利用可利用的資源,不僅可以降低數學解題的難度,而且還有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思維方式。
二、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作用分析
(一)聯系課堂,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陣地,由于圖形與幾何部分是學生可以接觸到實物的部分,所以學生的興趣最高,教師要將教學內容與數學課堂緊密聯系,為學生營造積極的課堂氛圍。圓錐與圓柱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內容,比如,圓錐和圓柱的特點,圓錐和圓柱的周長、面積公式以及圓錐和圓柱的不同等。在生活中也有許多關于圓柱與圓錐的知識點,教師可以讓學生找到與圓柱、圓錐體相應的物體進一步突出圓柱和圓錐的特點。比如,圓柱體學生可以利用鉛筆或者水杯等進行演示,圓錐體學生可以利用帽子或者漏斗等演示,這樣學生不僅可以接觸到實物,而且還可以真正動手操作,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為了方便學生的學習,教師要在課堂上為學生布置一些可用的教學資源,給學生提供圓柱體、圓錐體,讓學生進行自由搭配,構建不同的圖形。教師可以將圓錐和圓柱體進行組合,鼓勵學生進行創新。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動態演示圓柱和圓錐的變化過程,讓學生意識到圖形和幾何是可以變化的,而且有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讓
圖形與幾何活起來。
(二)注重實踐,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教師要看到學生靈活性強的這一特點,并且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活動。圖形與幾何只是簡單地繪制在課本上,學生并不能完全理解圖形和幾何的真正含義,因此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親自繪制在黑板上,或者帶領學生運用多媒體繪制幾何體和圖形。數學核心素養包括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技能,其中數學技能主要考查學生的繪圖能力以及實踐動手操作能力。在繪圖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圖形與幾何的特點,結合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物品,提高數學教學的趣味性。比如,教師在進行正方體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用各種物質做成正方體模型,學生可以用橡皮、泥土或者橡皮泥等制作正方體模型,這樣學生在制作的過程中就能深入了解圖形與幾何的構成,便于學生推導圖形與幾何的面積公式和體積公式等。
(三)結合生活,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小學階段的數學內容大多與生活有關,就如比較簡單的算術問題以及圖形轉換問題等,在生活中,一些房屋建筑物以及植物、動物等都與圖形與幾何有關。教師要改變傳統的作業形式,給學生布置靈活的作業讓學生在觀察生活的過程中掌握必要的數學知識。利用寒暑假時間組織學生開展各種類型的社會實踐活動,利用生活中的圖形與幾何,激發學生的創作意識和學習意識。一定要將生活中的建筑物與數學知識聯系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化抽象為具體,引導學生樹立具體的解題思維。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圖形與幾何作為數學教學內容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空間,學校要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學習資源,利用廣闊的互聯網等組織學生進行數學競賽,進一步提高和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藍鋒.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下“圖形與幾何”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2020(22):66.
[2]馮凱苗.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教學設計研究[D].太原:山西大學,2020.
[3]高金花.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教學分析[J].讀寫算,2019(35):199.
[4]許玲.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作用[J].新智慧,2019(11):136.
[5]王磊,劉明山.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領域課堂教學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4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