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凱 樊玉華

摘 ?要:第二課堂對高校大學生培養創新意識、提升科研能力、做到知行合一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針對目前高校第二課堂開展現狀,以某高校不同群體為樣本,利用SPSS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結合時代特點和學生培養規律,建立“多維度、信息化”的高校第二課堂體系,利用“軟制度”“硬平臺”,提出從高校、教師、學生三個層面完善第二課堂創新人才培養策略。
關鍵詞:第二課堂;創新意識;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C961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1)22-0043-04
Abstract: The second-classroo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ng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improv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and achieving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Give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second-classroom develop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king different groups of a university as samples, using SPSS software for data analysis,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nd the law of student training, the second-classroom system of "multi-dimensional and information" is established, and the "soft system" and "hard platform" are used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strategy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the second-classroom from three levels of colleges, teachers and students.
Keywords: the second-classroom;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training strategy
自黨的十八大、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就教育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在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關于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部署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觀點,對我國高等創新型人才發展必將產生重要影響[1]。
培育創新型人才有兩條途徑:一是學校培養,二是社會鍛造;學校培養是基礎,社會鍛造是條件[2]。二者相輔相成,在學校內打牢基礎學習理論,到社會中將理論知識結合實踐應用,溫故而知新,提升綜合素質,把握時代潮流。高校要牢牢把握青少年成長的“拔節孕穗期”,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接班人和建設者,以培養知識素養為基礎,以加強創新能力教育為關鍵,而第二課堂制度的完善,對高校創新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一、第二課堂是“新工科”背景下推動創新型人才培養的著力點
(一)推進社會發展,將我國建設成創新型國家的需要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從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3]。“新工科”理念詮釋了我國對工程教育體系的最新要求,并結合國際發展趨勢和中國特色形態,為創新型人才指明了新方向,即建設創新型國家需要工程實踐能力強、具有創新意識、有責任擔當、有引領精神、有奮斗品質的復合型創新人才,因此工科大學生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功底做基礎,更需要第二課堂來打造多維度人才培養,只有將多維度人才培養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才能使新時代大學生更快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進步,提高綜合素質,以健全人才培養方式,全面推動素質教育,扎實完成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二)立德樹人,培養知、情、意、行有機統一的需要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對新時代大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以往培養要求、培養形式不同,新時代大學生應從多維度進行教育,引導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知、情、意、行有機統一。從根源上激發學生個人成長成才、提高道德品質、加強文化修養、培養愛國情懷,樹立遠大理想、勇于改革創新。因此,推動第二課堂成為工科專業知識融合、創新和學生思想價值層面的內在基礎,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載體。
(三)實現高等教育由外延式發展向內涵式發展轉變的需要
內涵式發展是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黨的十八大提出“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黨的十九大提出“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除了進行專業基礎知識教育的第一課堂,也要有增強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和人文素養的第二課堂。尤其在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第二課堂是內涵式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將第二課堂與思政課相結合,實現“思政課堂”到“課堂思政”的轉變;只有將第二課堂與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才培養相結合,方可提升時代新人的綜合素質,實現第二課堂的終極目標。
二、基于學生需求的調研數據綜合分析
本研究以山東科技大學為研究對象,以不同年級、不同專業、不同政治面貌、不同群體為變量,選取山東科技大學在校師生進行調查,問卷從基本情況調研、第二課堂參與情況調研、科技創新能力調研與科技創新內容調研等方面進行設計,參與調查1100人,有效問卷1078份。通過對有效問卷進行匯總整理、數據分析,現梳理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