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
摘 要:音樂和舞蹈是兩種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兩者互為補充、互相作用。將舞蹈融于小學音樂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全面感知音樂節奏,訓練學生形體,進而提升學生氣質。文章結合自身教學實踐,以小學音樂為研究對象,分析了舞蹈在小學音樂教學應用的作用,簡述了舞蹈在音樂教學中應用要注意的問題,并對舞蹈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進行了深入研究,以希望在有效教學策略的推動下深化學生對音樂的認知,提升學生的表現力和感知力,進而促進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發展。
關鍵詞:舞蹈;小學音樂;有效應用;實際研究
一、 前言
素質教育理念的發展凸顯了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性,音樂在發展學生審美能力、提升學生鑒賞能力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人類文明發展中,音樂和舞蹈是共生的、互相促進和發展的。通過將舞蹈和音樂結合,可以提升學生表達能力,提升小學音樂教學效率和質量。為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把握好音樂和舞蹈相互促進的特點,有效設計音樂課堂,以推動小學音樂教學的有序開展,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文章立足小學音樂,從舞蹈融入這一視角出發,對文章主題進行深入闡述。
二、 舞蹈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的作用
舞蹈是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其以生活為基礎又是對生活的高度概括。將舞蹈元素融入音樂教學中來,不僅可以激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一)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深化學生對音樂的理解
應試教育體制下,學生處于被動學習地位。小學作為學生身心、智力發展的重要階段,有賴于教師的引導和幫助。在新課改的深入發展下,通過將舞蹈納入音樂課堂,可以提升學生的音樂理解能力。比如在音符的教學中,學生之前沒有任何的接觸,所以學起來存在一定困難。如若教師有意識地將舞蹈融入其中,以“找朋友”的舞蹈方式開展教學,則會降低教學難度。比如在實際的音樂教學中,通過指導學生認領自己的文具,然后隨著音樂節奏開始律動,隨后教師說出音符、停止音樂,學生尋找和自己文具一樣的同學結成朋友。通過這一方式的重復,可以深化學生的理解。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突出了學生主體地位,學生在找朋友的舞蹈教學中對音階有了全面的認識,并在律動舞蹈中實踐了教學,進而提升了自身的音樂理解能力。
(二)活躍課堂氛圍,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音樂是以聲音為表現的一種藝術形式,根本在于培養學生審美能力;舞蹈是音樂學習中的一種享受,是對音樂作品理解的外部體現。但在中國的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大都基于課堂開展教學,嚴重背離了音樂教學理念,進而阻礙了學生天性的發展,讓學生產生了厭煩心理。所以構建和諧、活躍的課堂氛圍非常有必要,而舞蹈和音樂的融合可以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可以讓學生在舞蹈中體會音樂作品,進而促使學生全身心地進入音樂學習中來。例如《賣報歌》就是一首非常適合編舞的歌曲,歌曲充滿著朝氣、活力和希望。如若教師僅僅是指導學生學習歌曲演唱技巧,無法讓學生深刻體會曲子表達的情感,進而會喪失對光明的渴望。為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基于本首歌曲,準備好相應的服裝、道具,并對教室進行簡單的設置,之后教師指導學生掌握簡單的舞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自編舞蹈。在教學課堂中學生身著合適的服裝、背上報紙進行舞蹈,再現了《賣報歌》的朝氣以及對光明生活的渴望。動感的舞蹈、動聽的音樂,可以全面調動起學生的熱情,可以讓學生在律動中感知音樂傳遞的情感,并積極融入教學課堂中來,進而讓學生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舞蹈不僅是強化學生音樂感知的有效渠道,在活躍課堂氛圍、增強學生情感表達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舞蹈和音樂的結合,可以讓學生全面感知音樂傳遞的情感。
(三)具化音樂表現形式,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舞蹈和音樂的結合就是將音樂律動以動作的形式展現出來,通過舞蹈讓學生深刻感知音樂節奏,并融入自己的理解以舞蹈動作表現出來。為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發展學生創新能力,啟發學生智力。《彼得與狼》是小學音樂課的經典曲目,其經典在于融合了交響樂。在開展這一曲目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發散自身想象力、創造力,將交響樂改編為音樂劇,合理分配角色,詮釋音樂特點,并通過肢體舞蹈動作的融入理解作品傳遞的情感。舞蹈和音樂的融合,不僅具象化了音樂表現形式,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創造力,實現了抽象知識的形象化展現,讓學生獲得了無限的滿足感。
(四)集中學生注意力,促進學生良好性格的發展
當今的部分小學生是家里的獨生子女,都是在溫室中成長起來的,這讓他們養成了孤僻、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而將舞蹈元素融入小學音樂教學中來,可以通過排練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在舞蹈練習中養成理解、合作、包容的大局意識,同時對學生紀律性、組織性等素養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加之舞蹈的群體性特征,可以讓學生打開孤僻的內心,讓他們體會到合作的力量,與人為善的重要性。比如在《鴻雁》的欣賞課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想象成飛翔的鴻雁,隨著律動來表現動作。一開始學生很害羞,但隨著音樂節奏的不斷加強,學生都真正地融入了進去,就連日常內向的學生在這樣濃烈的氛圍中也積極參與其中,這對學生健全性格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五)實現學生輕松學習,促進小學生思想品德的發展
學生的思想品德是生活實踐與外部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將舞蹈元素融入音樂課堂之中,可以為孩子構建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可以在這一氛圍中讓學生自由地表達對音樂的感受,通過肢體動作、表情等不同的形式來抒發自己的情感,進而讓學生以積極的態度、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所以舞蹈元素在音樂教學的融入,除了具有日常教學作用外,對學生性格的健全、道德品質的發展也有著積極的作用。而且以舞蹈為依托的音樂教學,更容易被學生接受。比如在音樂歌曲《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的學習中,配合堅定的眼神、勇敢前進的舞蹈動作,有助于培養小學生勇敢、愛國的思想情感。
三、 舞蹈在音樂教學中應用要注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