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明
【內容摘要】“知識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這是經過實踐驗證過的至理名言。數學學科的知識和實際生活的聯系比較緊密,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要充分抓住二者之間的緊密聯系開展教學活動,在教學中融入生活化內容,以生活促進教學,幫助學生牢固掌握數學理論知識,并通過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活動,靈活嫻熟的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促進初中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程 生活化教學 具體策略
在初中數學學科教育中,數學教師要充分把握數學知識和生活實踐相輔相成的緊密關系,應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提高數學教學效率,培養初中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在幫助他們掌握數學理論知識的同時,提高他們對數學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通過生活化的教學過程,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利用生活實例感受數學知識的奧秘,反過來又從數學知識學習中領悟生活的奇妙,激發他們的數學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意識,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一、生活化教學是數學教學的指導理念
初中數學新課標曾指出,數學學習和現實生活緊密相關,是非常有趣且富有挑戰性的。這就需要數學教師在教學中,促進數學教學回歸自然的特性,建立課內外的大數學教育觀,拓展學生學習數學的眼界和視域,把生活元素完美融合到數學學習中去,通過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活動,熟練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提高生活實踐適應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學習創造應用能力。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語言是師生進行交流的主要工具。通過教師的獨特語言傳遞給學生相關的知識信息,并幫助學生培養興趣,提高他們的靈活應用能力。數學學科的知識和生活聯系比較緊密,許多知識都是從生活中轉化總結出來的,經過不斷的改進提升,可以反過來應用數學知識揭示、解決一些生活中的現象和本質。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要充分把控好知識和實際生活間千絲萬縷的聯系,應用生活化模式開展學科教學,激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并通過學習幫助學生牢固掌握數學理論知識,使其獲得靈活運用知識的實踐能力,培養他們理論聯系實際的意識和能力。
二、提高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效率的具體措施
1.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讓學生感受數學的奧妙
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的興趣,從而提高數學學習效率和質量。初中數學教師要在課堂教學開始前,首先根據本節課的教材內容,列舉一個學生們熟悉的生活實例,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和興趣,使他們懷著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理,聚精會神的接受教師的講解,幫助他們熟練的了解并掌握相關知識內容,提高學習效率。數學知識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師通過細心觀察總結,構建一個個生活化的故事,作為自己數學教學的輔助和鋪墊。另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用自己敏銳的視角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然后在課堂上提出來,大家共同分析討論。
例如,在學習到《正數和負數》,教師除了用教材中的生活實例幫助學生理解正負數概念外,還可以用海平面對正負數進行進一步的延伸講解,海平面以上可以用正數表示,那海平面以下就可以用負數表示;小明家2月份的收支記錄中,小明爸爸2月份收到5000元工資,買菜一共花費1200元,其他生活用品支出650元,所以收到的工資收入可以用+5000元表示,當然我們實際生活中正數在沒有特殊要求的情況下,不會加前面的+號,而他們家的支出必須用-1200和-650表示,便于和收入情況進行區分,避免混淆出現計算錯誤;還有考試中經常遇到的,答對得2分,答錯扣1分的情況,扣分的時候就可以用-1來表示……通過在教學中引入生活化的實例,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和掌握正數和負數的相關知識內容,并可以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例如,在《函數》學習中,教師就可以用貼近生活的實例幫助學生理解所要講授的函數知識。教師可以利用變量函數之間對應關系存在的規律作為例子進行講解:用9支牙簽可以搭建一只小貓的模型,16支牙簽可以搭建2只小貓模型……最后問N支牙簽和M只小貓具有怎樣的關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學生感興趣的游戲活動替代專業化的數學術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細心地觀察分析,大膽的猜想推理等成功的學習體驗,掌握數學歸納,類比等知識的推理猜想能力,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發展能力,讓他們通過生活中具有活力的實踐過程,感受數學知識的魅力。
2.運用生活化教學語言,讓學生感受數學的簡約
數學學科的學習本來就比較晦澀難懂,再加上刻板的數字和公式,很容易讓學生產生畏難心理,喪失數學學習的信心和熱情。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再應用過于傳統官方的語言,更會使學生感到一頭霧水,百思不得其解。同時也會使師生間產生更加嚴重的代溝,給學生學習和數學教學都帶來負面影響。這就需要教師找到理論知識和生活的契合點,用生活化的形象語言表達出來,更易于被學生理解,讓學生在遇到類似的生活場景就會想起這些數學知識內容,加深學生對數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和印象。教師在教學中利用生動風趣的生活化語言講解刻板的數學知識,讓學生了解到數學知識是從實踐生活中總結出來的,通過教師的翻譯,加深了知識和實踐的聯系,降低了數學知識的理解難度,更便于被學生理解和掌握。在生活化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學習掌握數學知識,還要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利用生活化的實例、語言和數學知識融會貫通,提高他們的數學學習能力水平,同時培養他們學好數學的信心和熱情。
例如,在學到《平方根》的教學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出題:學生小A的奶奶在他家的院子里用籬笆圍起來一塊長和寬都是4米的菜地,4米和它的面積16平方米,拋開單位的限制,單純看數字4和16之間的關系,16是4的平方,4又是16的平方根。教師用通俗易懂的身邊案例和語言,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平方根的概念,培養他們的數學學習能力。
又例如,在學習《有理數》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用詼諧幽默的語言幫助學生鞏固學到的知識。在讓學生完成幾道有理數運算的時候,教師在公布正確答案前,用幽默趣味性的語言提醒學生:“不管你的運算結果是多少,請先看看你的得數是姓‘正,還是姓‘負?!苯處熡靡徽Z中的詼諧語言抓住問題的要點和關鍵,用通俗生活化的語言幫助學生加深有理數和正、負數的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他們的數學知識水平,強化他們的數學學習能力。
3.解決生活化實際問題,讓學生感受數學的妙用
初中數學教師要通過數學教學,引導培養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用知識創造服務于實踐生活。在課堂上幫助學生熟練掌握數學知識,還要培養鍛煉學生舉一反三運用知識的實踐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出題,讓學生利用以往學到的知識,幫助小區綠化人員設計花壇造型,要求用圓和棱形設計成軸對稱的形狀,圓和棱形的數量沒有嚴格的限制。這就是數學知識在實踐生活中的應用實例,在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可以幫助學生復習鞏固圓和棱形,以及對稱的相關數學知識。并讓學生體會到知識在實踐生活應用中的價值,促使他們用數學思維去看待和發現、分析身邊的現實生活,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培養他們探索創新的可貴品質。
教師還可以在學到《二元一次方程》這一教學內容時,鍛煉學生利用學習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初二一班計劃去春游,根據他們的時間和費用安排幫助大家設計一個合理的旅游路線,包括選擇乘坐的車型,承載人數和租車費用,景點門票費用等一系列的方程計算,設計最優的旅游方案。教師利用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化主題幫助學生理解枯燥的數學問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發現身邊的數學知識,理解數學知識,并利用學習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提高生活的便利性。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幫助學生建立生活和理論之間的科學聯系,感受數學的基礎應用性能。
4.開展生活化數學活動,讓學生感受數學的魅力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可以應用生活化模式進行教學,還可以鼓勵學生應用生活化方式開展學習,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提高數學課堂效率。在實際的數學學習中,因為學生對數學知識不熟悉,掌握得不夠牢固,造成他們在解決稍微深奧點的問題時,感覺無從下手,不知道應該應用學到的哪方面知識。這時就需要教師鼓勵學生把遇到的數學問題合理轉換成常見的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或者嘗試把課本中的問題轉換成自己容易理解的生活現象,通過建立和這些事物間的聯系,簡化數學問題的理解難度,提高初中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幫助他們熟練掌握相關知識,培養他們的數學核心素養,促進初中生的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
5.教師通過開展生活化教學,培養學生的數學精神
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現成生動的數學學習資源,初中數學教師要善于用發現的眼睛開發利用這些資源。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數學教師通過布置課外生活化作業的形式,提升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興趣。在教學中,教師通過挖掘生活中的各種數學問題,利用相關的數學知識原理解讀這些生活現象,并透過現象探究它們的本質,用知識提高解讀生活,提高生活的應用水平和能力。例如,教師根據實際生活中常見的情況提出數學問題。一面圓形的鏡子被打碎后,怎樣利用其中較大的碎片,制作一個同樣尺寸的鏡子。教師鼓勵學生根據學過的知識,自己探索設計圓形的制作方法。通過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讓生活走進課堂,讓知識貼近生活,詮釋生活,構建高效的生活和知識間聯系的平臺,鍛煉學生的觀察、實踐動手能力,培養他們的數學探究精神,明顯提升了數學教學效果。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一定要充分利用自身學科知識和實踐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利用學生易于接受的生活現象,簡化枯燥艱澀的數學理論知識,降低數學知識的理解難度,提高學生的知識理解和運用能力。具體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對生活的細心觀察揣摩,找出和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生活實例,創設簡單易于學生接受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知識的奧妙,享受數學學習的快樂;利用詼諧幽默和通俗語言簡化晦澀難以理解的數學術語和知識,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印象;并利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鼓勵學生在學習中應用生活化方法,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數學素養,促進初中數學教學效率的整體提高。
【參考文獻】
[1]高麗.在初中數學課堂中開展生活化教學的策略分析[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5):161-162.
[2]王秋香.生活化教學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有效應用[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0(26):39+101.
[3]蘆惠萍.探究初中數學課堂生活化教學的開展[J].考試與評價,2020(5):43.
[4]連文遜.淺談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開展生活化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9(16):115-116.
(作者單位:湖北省枝江市馬家店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