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芹
【內容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提出,全面型學生培養成為教育教學的重要目標。教育界提出,教師課堂教學開展不僅注重學生基礎知識傳授,更應該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數學具有一定的實踐性,被廣泛應用在我們生活、學習、工作方方面面,有效開展數學教學對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初中階段,教師基于核心素養教育理念,有效進行數學教學模式創新,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核心素養 ?初中數學 ?有效性
引言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教學中,教師遇到相關教學問題時,需要從學生核心素養培養這一角度進行考慮,有效優化數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核心素養是一項重要教學理念,實際教學中,教師積極引入核心素養教育理念,有效學生核心素養進行培養,能夠實現素質教育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活動時,不僅僅需要重視學生數學基礎知識的學習和理解,還要注重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進行培養,從而讓學生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意識到數學教學價值,促進學生數學綜合能力形成。
一、核心素養的內涵
核心素養指的是學生應具備的能夠滿足自身發展以及促進社會發展求的品格以及能力。核心素養不僅包含學生知識技能和情感態度等內容,也表現在人文素養、科學精神及學習習慣等方面。核心素養是對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念等多方面要求的整合;它指向過程,注重學生在培養過程中的體悟,而不是注重結果。同時,核心素養又兼具穩定性和開放性、發展性,是一個終身可持續發展。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提高教學的整體質量,就必須加強對中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初中數學是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品質發展的重要學科,伴隨著學生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具有重要意義。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想要對學生核心素養盡心共培養,需要教師積極轉變教學理念,進行交易教學改革。
二、核心素養理念下初中數學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1.符合時代要求
當前,交易教學改革已成為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實際上,教學改革是推動教育進步的動力,只有不斷改革落后的教學模式、觀念,才能使之與時代的教育理念融為一體,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與進步?!昂诵乃仞B”理念的提出,教師不斷優化教學模式,能夠提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促進學生有效學習,使教育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2.體現教學實踐應用性
知識來源于實踐,最終回歸于實踐。新課程改革強調,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將知識回歸于實踐,培養學生知識運用于實踐的能力。數學本就是一門與生活實踐息息相關的學科,數學知識學習的最終效用,就是將知識應用實踐中。學以致用,是數學學科教學的最終目標。因此,實踐性是檢驗學生知識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指標,是教學課堂教學展開的關鍵。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可以有效地引進一些生活化案例,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實踐性,不斷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綜合品質的形成。
3.促進學生綜合發展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傳統教學模式培養出的學生,思想觀念落后、學習能力不高,難以適應社會的變化。教師只有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創新課堂教學,才能在現代教育背景下對學生進行有效培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有其積極意義。從核心素養的內涵來看:核心素養理念的提出,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以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而設計的。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家之間的競爭,實際上就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的競爭,又在于人才的綜合素質競爭。核心素養理念下開展初中數學教學,能夠對學生綜合素質進行培養,提高我國人才水平。
三、培育核心素養,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教學策略
1.因材施教,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陶行知先生曾經談到,培養教育人才就像養花,首先要認識到不同花朵的特點,根據不同的情況給予施肥,澆水,這就是常說的“因材施教”。學生差異性的存在一直是影響教師課堂教學有效性一項重要因素。新課改提出,課堂教學的展開要遵循以生為本的理念,尊重學生個體,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每個人都具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個性是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的與其他人不同的心理特征,個性發展也是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初中數學教學面向一個班集體的學生,教師沒有時間與精力展開一對一的針對性教學,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想要實現因材施教,培養學生個性,首先對學生進行分類,將同一類別的學生劃分為一組,展開分層教學。分層教師是指教師根據學生的知識、能力、智力等水平將學生進行分組,水平相近的學生為一組,然后教師根據每組同學的實際情況采取恰當的教學策略,促進每個同學都能在教學過程中得到發展與進步。分層次教學的展開,具有針對性,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知識、能力水平的提高,還可以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提高學生核心素養。
2.開展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通過定期開展相應的數學教學實踐活動來培養學生們的數學素養,是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的,這主要是因為通過數學教學實踐活動,不但能夠讓學生們在遇到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時,能夠對相關的數學知識理論有一定程度的鞏固應用,而且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培養出應用型的職業人才。從一方面來講,我們可以通過定期地開展職業模擬實踐活動來模擬學生們在今后工作生活當中所遇到的數學應用場景時,可以基于數學素養下應用數學相關知識解決數學問題;從另一方面來講,還可以開展數學社會實踐等活動,比如進行相應的人口統計調查、經濟數據調查以及其他涉及數學領域的社會實踐活動當中,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們數學素養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幫助。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構建一個具有較高的數學素養的教育環境,讓學生們在其中進行相應數學知識理論的學習,從而有利于對數學素養的培養,還可以通過相應的教學活動來讓學生們正確地認識到數學素養在日常生活當中的重要性,為今后能夠更好地融入社會生活當中而打下結實的基礎。
3.開展互動教學,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互動教學模式的有效應用需要加強教學的互動環節。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有效進行互動教學環節設計,能夠啟發學生進行交流、思維,對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具有重要意義,比如利用提問來互動,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問題設置應以開放性為主,避免無用的問題出現在課堂當中。同時,教師必須平衡課堂教學與實踐過程,適當增加學生的實踐教學,比如,教師在講解“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來輔助知識的教學,課件是用Power point、Flash、繪圖工具、圖形計算器等計算機軟件制作的,它的主要作用是做教學知識演示,然后再給出具體的概念原理將圖、文結合起來,使其在與機器的互動學習中切實掌握知識的內容。當然,教師還需要擴寬互動的渠道,建立網絡平臺,如有道云等,讓學生在課下空閑時間也能實現學習和交流。
4.基于學生主體,促進學生深度學習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人的內心深處,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希望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這一需求在學生的精神世界中尤其強烈。學生的身心特點決定了其對學習過程的參與程度和學生的學習表現。當前,隨著新課改理念的發展,重視“學生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初中數學教學的開展,應充分重視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把握學生的興趣點,以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數學教學氛圍,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對新舊知識的認識沖突,充分把握和運用小學生的特點,引導他們在新知識的探究中思考和感悟,在互動交流中傾聽和表達,使學習活動更多地表現為一種主動、合作的狀態,從而達到數學課堂深度教學的目的。
5.借助游戲教學,實現師生互動
游戲教學也是師生互動的一種模式,師生情感的培養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有利于實施教學手段。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游戲應盡可能保持輕松愉快,并且以情感交流為主。比如:可以通過師生互評、競賽等形式,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從而增進師生感情。游戲過程中,優勝者可以相互提出要求,建立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平等意識,能夠有效地發揮游戲教學的潛能。除了游戲外,教師還應該起到引導作用,積極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避免在學習新課程的過程中遇到瓶頸。
6.有效進行教學評價,促進學生自我認知
教學評價是各學科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學目標為根據,基于教學實際、學生實際展開系統的評價,以此來幫助教師和學生找出問題,提高教育教學價值。初中階段,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基礎知識能力,在展開數學解題教學時,需要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思考自身問題、學生問題,還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學評價措施,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促進學生進行自我反思、自我改變。新課改教育理念下,教師積極轉變教育教學理念,將更多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數學是初中教學重要組成內容,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開展多元化教學評價是必要的。因此,初中數學教學進行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參與進入教學評價過程,對自我學習過程、結果展開多元化評價,從而促進學生對自我形成良好認知,促進學生進行自我改變、自我發展,提高學生學科核心素養。
結語
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培養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其中教師的作用尤為重要。老師既能引導學生學習,又能引導學生行為。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教師是關鍵,只有教師真正認識到核心素養培養價值,才能在課堂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教學,促進學生綜合性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宿遷市洋河新區倉集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