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欣
【內容摘要】由于長時間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導致我國中學英語教學質量難以獲得顯著提升,這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的成長,并且還會妨礙到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在新課程改革的嶄新背景下,對學生的課堂本位作用的重視程度越發提升,教師應該將課堂主體地位歸還給學生,利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促進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進而為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成長以及其課堂參與力度的提升奠定基礎。下面,本文就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語課堂的互動教學策略做出了簡要探析,以求能夠為相關教師提供借鑒,使英語課堂充分活躍起來。
【關鍵詞】新課改 初中英語 課堂互動 教學策略
傳統的初中英語課堂強調展現出教師的核心作用,課堂教學模式普遍為教師講解,學生記憶。數十年來,廣大英語教師從未停止尋找嶄新教學方法的步伐,因而衍生出提問教學、雙邊活動、案例教學以及啟發教學等嶄新模式,此類新型教學方法能夠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幫助教師與學生擺脫應試教育理念的束縛,開拓嶄新的應用教育道路。伴隨現代英語教學改革步伐的不斷深入,將學生作為課堂中心,在真實語言環境中進行交流互動已經是重點任務,也正因如此而衍生出互動教學模式,并且取得了相當可觀的教學成效。那么,在新課改背景下應該如何提升互動教學質量呢?這顯然是需要進行深入思考探究的問題。
一、中學英語課堂中互動教學模式的基本概念
構建互動式教學課堂是現代教育的重要標志,是將學生作為課堂核心組成部分的教育手段,通過學生群體的合作互動以及組建交流等方式,重點展現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其核心目標是通過在課堂教學中吸引學生的積極性的方式,引領學生參與其中,為學生提供更為充實豐富的自主鍛煉的機會,強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挖掘其學習潛力,同時還能為學生提供更為充實的合作展示的機會,重點強化學生的群體意識以及競爭意識,從而轉化現有課堂教育形態,使其不僅僅是為學生傳遞知識的平臺,更能成為培養優秀的現代人才的支撐。在構建互動式教學課堂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教師和課程等等均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多元信息交流作用使得整個課堂更加具有豐富性和組織性,能夠成為復雜的系統化平臺,為學生成長奠定基礎。
初中英語課堂中的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在相當大的程度上解決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積極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拓寬教材內容,同時參考教材中的語言開展系列活動。教師則是互動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通過創設生動開放的教學情境,有意識地引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輔導幫助,尊重學生的本位作用,在互動教學結束后,教師能夠進行深刻的總結評價,幫助學生明確自身不足之處以及發光點。
課堂互動并非簡單的教育方式,而是通過有意義的教育互動,實現信息、情感上的交流互動,助力學生形成完整的人格意識以及認知能力。可以明確的是,語言交際互動屬于極為重要的課堂互動,其能夠涉獵到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和學習情感等等,在進行互動交流的過程中,學生不斷提升技能、活躍自身思維、拓寬知識視野,在語言運用的同時,豐富完善自己的人格特性,強化自身創新能力。
二、中學英語課堂中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
1.巧妙設置疑問,豐富課堂情境
通過設計良好的課堂疑問環節,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群體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還能夠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強化學生的認知能力,現代教育的迅猛發展使得問題情境的重要意義越發提升,為行之有效地滿足學生群體的成長需求,教師有必要從學生群體的基本需求上著手,巧妙設計課堂教學問題,這是開展互動教學的前提要素,同時也是深度激發學生認知能力的方法。教師在設計課堂疑問的過程中需要注意,所創設的問題情境需要滿足全體學生的需求,同時其難度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需要與當前教學內容密切關聯,以此來實現良好的導入效果,促使學生更為積極自主地參與到相關知識內容的學習過程中。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譯林版“Unit 1 This is me.”的章節內容的過程中,其核心內容為簡單的自我介紹。因而教師需要充分結合此項教學中心,為學生提供更加深入的教學引導,在正式開始學習前,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通過此前已經學習過的英語知識來進行簡單的自我介紹,此項工作需要和自己的同桌共同完成,雙方通過自我介紹的方式進行良性交流互動,使用的語句不乏為“Hello,I am…….I am ……years old.”等等,此舉主要用于活躍課堂氛圍,同時促使學生回憶自己曾經學習的有關于介紹自己的知識內容,為后續新課堂學習提供鋪墊作用。此后,教師則可以針對性地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先行引導學生利用漢語的方式自我介紹,而后要求學生自行思考如何用英語表達出自己的介紹內容,通過對“This is……”等句式的應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能夠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滿足新課程改革需要,創設出更為開放活躍的教學情境。
2.主張角色互換,增強學生理解
在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中,通常由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角色,學生只能被動地聽講教師所講解的知識內容,在此種情況下,無論是師生互動還是生生互動都相當缺乏,因而導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成長受到影響,無益于學生的深度成長。許多學生在傳統英語教學模式的影響下,甚至已經逐漸放棄學習英語的信心,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因此而無法獲得有效提升,這對學生的未來成長與發展來講,顯然是有弊無利的。為行之有效地解決此項問題,英語教師有必要增強對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充分展現出學生的本位作用,全方位地提升學生參與課堂互動的頻率,實現教師和學生角色的互換,充分展現出學生在課堂中的本位作用,讓學生能夠親自體驗成為教師的感覺,以此來滿足學生群體的互動需要,為其成長奠定下堅實的支撐作用。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譯林版“Unit 2 School Life”章節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正式開始課堂教學前引導學生利用漢語表述自己對現有學校生活的看法,而后引入到新課程中,教師通過抽簽的方式決定應該要求哪位學生成為本節課程的“小老師”,要求抽到的學生親自到講臺上進行講解,結合自己已有的課堂預習成果,進行文章翻譯與了解工作。當此項工作結束后,學生可以針對本節課程的主題,從當前學校的基本環境、教學設施、日常活動等方面著手分析,進行深層次的概括敘述,而后要求學生簡單地論述屬于自己的校園生活,最后,教師對課堂作出科學合理的評價處理,幫助學生明確自身的不足之處,全方位地強化其認知能力。通過角色互換的方式,學生能夠更為清晰地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同時還能夠花費更多時間參與到課前預習中,可以說是極為有效的課堂互動模式,可以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推進現代英語教育的發展進程。
3.強化合作交流,培養團隊精神
強化團隊間的合作交流是開展互動教育的有效方法,同時也是吸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其團隊精神和競爭意識的方案,所謂的課堂互動旨在學生和學生間亦或者在學生和教師間執行,準確來講,學生和學生的交流互動要更為頻繁,其根本原因在于學生對彼此的了解更為深刻,所以在進行交流互動的過程中具備更為充足的活躍度,鑒于此,強化學生群體的互動合作就顯得極為重要,其從屬于推進互動教學模式應用,強化學生基本認知能力的方案。在引導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前,教師需要先行將學生區分為不同的學習團隊,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在群體中交流、討論,這將會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強化學生的認知能力,充分調動其學習熱情。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譯林版“Unit 2 School Life”章節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行引導學生進行本節課程的單詞、詞組的學習,當學生形成相對初始的了解后,教師則可以將學生區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進行分組討論,通過英語交流的方式闡述自己的校園生活,當完成討論后,教師要求每組均派遣出相應的學生進行簡單的英語發言,此舉主要用于強化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在進行多元討論交流的過程中,學生能夠集思廣益,正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這不僅能夠鍛煉強化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同時也能促進學生的良性互動,有助于學生更快地接受自己所學習的知識,此種群體合作互動的支撐能夠促使學生形成更為豐富完整的認知意識,實現知識的融合與分享,同時還能夠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提升課堂教學水平,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助力其形成完整的主觀能動性,充分展現出互動教育模式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作用。
結語
總之,現代教育的迅猛發展使得各種新型教學模式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為各單位的教學工作提供了堅實的支撐作用,互動教學模式便是大量新型教學模式的一種,其在現代初中英語課堂中的應用能夠極為有效地強化學生的認知能力,在相當大的程度上轉化教師和學生的位置。從本質上來看,互動教學模式更為提倡將學生放置在教學的中心位置,旨在強化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的交互溝通,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在新課程改革的嶄新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有必要積極地參與到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趨勢中,為學生成長提供更為良好的幫助,提升教育成效,實現現代教育的創新優化。但是此項工作并非簡單實現的,教師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需要從多個方面著手,不斷尋找到學生成長的新路徑,加深對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方法的研究,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成長,為教育改革工作提供更為良好的鋪墊作用。
【參考文獻】
[1]朱旦.基于思維能力提升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當代教研論叢,2020(5):99+101.
[2]皋德春.英語學習網站資源在初中聽力課堂中的應用[J].內蒙古教育,2019(23):66-67.
[3]劉路. 初中英語課外閱讀現狀調查研究[D].洛陽師范學院,2019.
[4]柯君.論基于課程標準的初中生英語課外閱讀選材方法[J].英語教師,2018,18(23):84-87.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幕府山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