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菲
【摘要】“互聯網+教育”的結合打破了傳統教育模式的局限,豐富了教學資源,促進了網絡課程教學與傳統課堂教學的混合,有效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為現代教育改革提供了全新的方向。基于該背景,本文深入探討基于網絡課程的混合式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首先概述了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由來、概念,然后深入分析了基于網絡課程的混合式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價值,提出了相應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網絡課程;混合式教學;大學英語教學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互聯網+教育”得到了穩步推進,教學模式、教學形式不斷革新,網絡課程就是在新變革下誕生的一種全新的教學資源,打破了空間與時間的限制,學習者只需要接入互聯網便能完成網絡課程的學習。但是當前的網絡課程以視頻、圖文為主,師生間的互動性不強。針對網絡課程的不足,誕生了混合式教學模式,該模式混合了網絡課程與傳統課堂教學的優勢,拓展了教學環境,重構了教學因素與環節,改進了教學方法,提高了教學效率,創新了教學組織。基于網絡課程的混合式教學目前在高等教育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但在大學英語教學方面應用較少。鑒于此,本文為提升大學英語教學效率,將基于網絡課程構建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以期改善大學英語教學效果,滿足大學生英語學習的個性化需求。
一、混合式教學模式概述
混合式教學模式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末期,當時西方發達國家的互聯網高速發展,部分學者提出了教學資源網絡共享的提議,認為教學資源網絡化能有效豐富課堂教學資源,降低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量,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隨著教學資源網絡化、數字化的不斷推進,誕生了混合式教學。混合式教學融合了傳統課堂教學、在線網絡課程教學的優勢,實現了線下傳統課堂教學與線上網絡課程教學的混合,實現了以學生為中心與以教師為主導的混合,實現了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混合。總之,混合式教學作為一種新興教學模式,充分發揮了教師在教學中的監督、啟發與引導作用,調動了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
二、基于網絡課程的混合式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1.豐富大學英語教學內容。大學英語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以教材內容為基礎,而教材內容有限,且教材中的知識點更新慢,同時還受到課時、語言文化環境等諸多條件的限制,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佳。而基于網絡課程的混合式教學立足于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教師可利用互聯網搜索到大量的大學英語教學資源,同時還可以利用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制作相應的網絡課程,豐富大學英語教學內容。在具體的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教學計劃進度、教學內容、學生學習需求,利用互聯網發布網絡課程,有效地解決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學內容受限的問題,并且采用基于網絡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改變了傳統課堂教學單一的講授式授課,使大學英語教學更加生動具體,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2.增強英語學習體驗。基于網絡課程的混合式教學以互聯網為教育渠道,學生只需要利用網絡工具接入互聯網便能夠隨時隨地進行網絡課程學習,打破了傳統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使學生能夠靈活地利用時間進行學習。另外,混合式教學的方式更加多樣化,可利用多媒體靈活地展示大學英語教學內容,學生可以沉浸式自主完成網絡課程學習,獲得更加優質的學習體驗,有助于提升學生對大學英語的學習興趣。同時,混合式教學是一種線上與線下教學相混合的模式,教師可結合教學計劃進度、學生個體化特性發布網絡課程學習任務,并可利用網絡平臺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考核,使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能夠對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針對性講授,使課堂教學效率更高,學生英語學習體驗更佳,將有效地提升大學英語教學質量。
3.重新定義教師身份。目前,大部分大學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主要采用講授法,這是一種灌輸式教學方法,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占據主導地位,極不利于知識的傳遞。而應用基于網絡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教師成為是教學活動的協助者,即教師利用互聯網渠道廣泛搜集網絡資源,并結合學生的個體化特性為學生創設網絡課程,學生通過網絡課程進行課前預習、課后鞏固,并能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對學生的課程學習情況進行考核,教師再根據考核結果幫助學生制訂相應的學習計劃,解決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問題,使教師從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知識傳授者向個性化學習的輔導者轉變,這將有效地提升學生對大學英語的學習興趣。
三、基于網絡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構建基于網絡平臺的混合式教學環境。基于網絡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施需要專業化的網絡平臺作支撐,使得該教學模式的應用必須構建基于網絡平臺的混合式教學環境。具體而言,目前許多高校已開通在線網絡教學平臺、微課平臺,這些平臺均可以直接發布大學英語網絡課程。我校便建立了網絡課程教學平臺,教師可利用該平臺進行網絡課程的發布、學生學習情況跟蹤,學生可利用該平臺進行網絡課程學習、學習效果分析等。而部分高校受到教學資源的限制,并沒有相應的專業網絡課程平臺。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網絡平臺進行網絡課程的發布與承載。例如,教師可以將制作好的網絡課程發布到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渠道,如果是視頻類網絡課程則可以發布到優酷、愛奇藝等視頻網站。網絡課程發布后便可以利用微信、QQ等即時通訊工具推送給學生,并且可以利用即時通訊工具進行交流,為混合式教學的推行夯實基礎。
2.構建適宜的課程體系。基于網絡課程的混合式教學要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得到成功應用,不僅要堅持教學模式的創新,還要構建適宜的課程體系。在構建課程體系時必須依據大學英語課程標準,結合大學生英語培養方向,堅持實用性原則,有效整合線上與線下資源,使課程體系符合大學英語教學需求。例如,我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幼兒園職業情境英語》課程,根據該課程的實際需求,構建了實踐性強的課程體系,可錄制實景課程視頻,使學生在學習視頻課程時能夠深入感受到職業英語的應用情境,使學習具有代入感。線下根據教學內容構建豐富的情境,利用情境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增強學生對幼兒園職業情境英語的感悟、感知,增強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使知識得到鞏固與內化。
3.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教學過程。(1)課前預習助學階段。大學英語教師在課前應結合單元教學主題明確教學目標,并在教學目標的指引下設計、發布網絡課程內容,使學生在明確本單元學習目標、重難點的前提下進行自主預習。例如,我院五年制大專所用英語教材《高職國際英語》中的“Chinatown in London”一課教學前可準備相應的視頻文件,視頻主要介紹倫敦蘇豪區的中國城,使學生利用視頻內容更加直觀地了解中國城;然后布置課前預習任務,如自主閱讀課文,并要求學生將難以理解的句式利用即時通訊工具發送給老師;同時教師為各合作學習小組分配課前討論話題,并由小組成員準備相應的口語匯報。
(2)課堂面授學習階段。該階段是教與學的統一,不僅有教師的課堂講授,也有學生多種模式的學習。具體而言,首先由教師檢查學生課堂預習任務的完成情況,分析學生預習中存在的問題,再結合問題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如課堂教學時針對學生預習時遇到的重難點(疑難短句與句子)進行重點講解;然后再創設相應的情景讓學生進行情景體驗,或者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最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反思。例如,“Chinatown in London”為精讀課文,教師在引導學生總結反思時要求學生必須對文章內容進行理解、歸納,并組織進行小組探究式學習,如要求小組合作完成課文翻譯或者句子填空等。通過該環節讓教師深入了解學生對課程的學習情況,而學生通過總結探究,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與內化。
(3)課后復習鞏固。課后復習是對課前網絡課程學習與課堂面授學習的鞏固、拓展與延伸,該階段的教學主要依托網絡教學平臺與微信等即時通訊工具。首先,教師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可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對學生進行在線測驗,在整個測驗過程中由平臺自動評閱,測驗試卷的自動分析,可降低教師工作量。教師可利用在線測驗結果深入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學生在測驗時也能夠鍛煉英語水平;然后,教師布置相應的課外拓展作業,如“Chinatown in London”的教學中,可發布課后口語討論話題“中國城有哪些特色”“中國城誕生的歷史”等,學生可通過微信錄制語音發送給教師,或者進行語音群聊,通過線上群聊的方式進行群組式討論,教師可參與討論,同時可解答學生的各類疑難問題,并糾正學生的一些發音、用詞不當等問題,幫助學生鞏固課堂學習成果。
四、結語
基于網絡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是一種基于互聯網技術的新興教學模式,有效地發揮了線上網絡課程教學與線下傳統課堂教學的優勢,為當前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認為基于網絡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應用于大學英語教學,能豐富大學英語教學內容,增強英語學習體驗,重新定義教師身份,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同時提出了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為基于網絡課程的混合式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指明了方向。
參考文獻:
[1]王璐.基于“互聯網+”背景下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改革探索[J].海外英語,2021(4):146-147.
[2]劉寧.基于沉浸式教學法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生態環境分析——以大學英語教學為例[J].科教文匯(中旬刊),2021(2):180-181.
[3]裴瑩瑩.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與應用[J].現代交際,2021 (1):20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