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婷 張義
【摘要】在新時代高科技的背景下,學生面臨社會、網絡等方方面面思潮的入侵,從而在價值判斷和價值取向方面難免會躊躇不定,這就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挑戰。如今,“課程思政”理念的提出則為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新的活力與生機。本文主要以“課程思政”理念為基礎,探討其在高校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實踐與應用,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培養具有正確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國際型人才。
【關鍵詞】 課程思政;英語寫作;政治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愛國主義教育
【作者簡介】李雅婷(1993.03-),女,漢族,河北唐山人,燕京理工學院,助教,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張義(1987.07-),女,漢族,安徽蕪湖人,燕京理工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二語習得。
【基金項目】燕京理工學院校級項目“基于課程思政理念的雅思教學研究”(項目編號:2020YITSRF207);河北省民辦教育協會項目“民辦院校國際化人才培養視域下的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創新研究——以燕京理工學院為例”(項目編號:HBMXYJY2002)。
一、引言
2016年12 月,全國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議上指出,要抓住課堂教學這一主渠道,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滿足學生在當代復雜社會的成長發展需求。此外,思想政治教育并不局限于思想政治理論課,其他各門課也要承擔責任,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1]。“課程思政”理念由此產生。
2019 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立德樹人是各個高校培養人才的中心環節,思想政治工作要貫穿到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實現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由此可見,所有高校教師不僅要傳授專業知識,還要在知識傳授過程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將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互融合,幫助學生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新青年。作為高校教師的一部分,英語教師也要意識到課程思政理念的重要性,并將這一理念與英語教學相融合,改革英語教學。
英語寫作是英語學習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凸顯了英語這門語言中工具性與人文性融合的特點,考察的是學生對語言的輸出能力。英語寫作體裁多樣、話題豐富、角度多變,再加上網絡資源鋪天蓋地,這給學生表達個人觀點提供了源泉和渠道。當然,學生在接觸大量英語的過程中難免會受到外國文化的影響,出現“崇洋媚外”的現象,對本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拋之腦后。因此,在英語寫作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迫在眉睫,這一舉措嘗試由“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的轉變,有助于實現以德育人的培養目標,引導學生從國際視角辯證分析各國文化,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榮譽感,實現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全面發展。
二、基于“課程思政”理念的高校英語寫作教學的理論基礎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為高校全方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對大學生的成長成才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將具體以愛國主義教育、道德教育為例闡述將其融入高校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可操作性。
1. 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是“人們忠誠、熱愛、報效祖國的一種集情感、思想、意志、行為于一體的意識形態”[2]。愛國主義精神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是具體的、歷史的,還具有在情感上的聯結性、文化上的傳承性和利益上的一致性。在課堂中融入愛國主義教育并不是紙上談兵。
英語寫作教學不只是讓學生一味地寫作文,在動筆之前學生要不斷地輸入相關話題的素材。學生在閱讀大量英文資料時,可以對中英兩種語言進行對比,了解中英文的差異以及中西文化的差異,辯證客觀地看待這些不同。在對比中建立文化自信,擁有中國精神、中國力量,并能用英文抒發愛國主義精神,向世界傳播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以及優良傳統美德。例如,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爆發是一次重大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人們“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3] 的抗疫精神正是愛國主義精神的體現。在英語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閱讀和觀看有關疫情的英文報道,記錄優秀的表達,引導學生復述讓他們震撼的畫面,并在課后寫出感受,將宏大的愛國主義話題與細膩的情感敘事相結合,既提升了英語輸出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2. 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指教給學生社會主義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并從個人品德、家庭美德、社會公德、環境道德教育方面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認識,加強學生的道德情感和意志,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
英語寫作話題眾多,這為教師在專業知識的學習中融入道德教育提供了便利。比如涉及贍養父母的話題寫作時有這樣一個題目:Nowadays, fewer people tend to look after their old family members but send them to some more professional nursing homes. What is the situation in your country? Who do you think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looking after the people in need of help? 在這篇議論文的講解中,教師讓學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并滲透中華傳統美德“孝”的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培養文化自信、文化歸屬感和認同感。因此,“課程思政”的道德教育既有助于學生獲得英語語言和文化的精髓,又可以讓其學習并弘揚中國的優良傳統道德。
三、基于“課程思政”理念的高校英語寫作教學的實踐策略
在高校英語寫作教學中加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將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結合。本文將通過以下三種策略討論如何將課程思政理念落到實處。
1. 改革教學方式。傳統的英語寫作教學方式導致學生注意力不足,無法專注地聽完整堂課。這就要求英語教師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科技的發展正好為這一變革帶來了機遇。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通過動態的音頻、視頻、圖片等形式補充靜態的教材教學方式,使得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有趣,學生能夠更認真地學習。此外,線上線下混合模式教學也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手段。例如釘釘、超新星學習、英華在線等平臺的建立為多模式教學提供了便利條件。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學生不僅在英語知識水平上獲得大幅度的提升,還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端正學習態度,并在思維認知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得以提高。
2. 豐富教學內容。高校英語寫作教材琳瑯滿目,有些教師在英語寫作教學中專注于強調學生正確的單詞拼寫、短語搭配和句型語法,忽視了思政元素的挖掘。其實英語寫作不管是語篇的構造,還是話題的延伸,甚至小到單詞的書寫都可以探究其中的人文素養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達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因此,教師除了利用好現有的教材,還可以引入相關的資料,比如名著典籍、歷年政府工作報告、領導人重要講話、新聞報道等,將這些具有時政特色、愛國情懷、傳統文化的內容融入英語寫作教學中,一方面提高學生英語寫作的能力,一方面跳出傳統的、單調的課本內容,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授課素材,讓學生潛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讓英語寫作教學更有深度、更有張力。
3. 創新評價方式。高校英語寫作教學中應結合形成性評價方式與終結性評價方式。形成性評價方式包括教師評價、學生自評以及學生互評。教師可以充分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培養學生公平公正評價的意識,認真負責完成課堂任務以及平時作業,提升思辨能力。終結性評價方式是通過期中期末測試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評價,比較客觀地展現學生的學習效果。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的結合能夠對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養進行全方位評價,提高英語寫作課程的評價質量,從而更好地讓“課程思政”理念落地。
四、“課程思政”理念在高校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實踐案例
本文將以作文“Advertising encourages people to buy in quantity rather than promoting its quality. To what extent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為例,分析如何將“課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英語寫作教學中,優化教學效果,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 課前輸入。教師要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并通過相關作文素材的輸入向學生灌輸思政元素,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教師課前給學生布置三個任務:1.提供兩個廣告話題網站“廣告時代 http://www.adage.com/”和“廣告周刊http://www.adweek.com/adweek/index.jsp”,要求學生瀏覽網站,找出令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個廣告視頻,運用視頻中的關鍵詞和重點句型將廣告內容復述一遍寫到筆記本上;2. 要求學生找三個最喜歡的中文廣告語和三個最喜歡的英文廣告語,并分別翻譯出來;3. 思考“廣告的功能是什么”這一問題。通過三個任務的布置,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廣告這個話題有一個更深刻的了解,開闊思維。此外,引導學生自主查找優質廣告并復述廣告內容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培養他們的思辨能力,對比中西方的廣告文化也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探尋并挖掘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在翻譯廣告時會更加自信,更有動力做好翻譯工作。因此,課前輸入大量話題素材可以潛移默化地輸入思政元素,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
2. 課堂教學。課前輸入為課堂教學做了鋪墊,使得課堂教學更加高效。教師通過總結課前輸入中出現的問題,將課堂教學從廣度和深度上做進一步調整和設計,爭取讓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果實現最大化。首先,教師讓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給大家10分鐘討論廣告的作用,并分點總結出來,最后由各小組派出代表表述觀點。綜合學生的看法,教師將廣告的作用分為促銷和提高產品質量兩大類,引出本堂課的作文題目。隨后,教師以課堂表現加分激勵機制讓學生說出有關廣告的英語表達,然后由教師補充其他表達。有了詞匯的講解,學生還需要到語篇中去辯證分析文中的論點。因此,教師給學生提供一篇有關廣告的定義、發展和作用的文章,要求大家提煉并分析討論廣告的作用,并從明星效應、消費理念、社會地位、攀比心理和工資收入等方面去探討廣告給消費者帶來的影響,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不要被表面的奢華誘惑,要有自我判斷能力。
3. 課后輸出與評價。課堂教學的效果還需要課后作業和練習來鞏固。教師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課堂作文題目的寫作,要求必須運用課上所講的重點詞匯、短語和句型,以及相應的論點,合理運用論據論證論點。并以小組為單位互評作文,找出作文中的優缺點,寫出評語,最后由各小組選出一篇最優秀的作文交給老師。以小組互評作業的形式可以培養學生團結互助的精神,同時還能加強學生的自尊自信,建立健全學生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當然,作業的形式多種多樣,教師還可以創新傳統的作業模式,激發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例如,教師讓學生畫一張廣告海報,包含標題、廣告語、產品核心價值等,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將知識輸入與價值引領相結合。
五、結語
“課程思政”理念為高校英語寫作教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促進了英語寫作教學的改革和創新,激發了教師的教學動力與熱情,拓寬了學生的學習路徑,增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提高了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因此,各個高校應該重視“課程思政”理念與高校英語寫作教學的融合,不斷將優秀的文學名著、文化習俗、藝術鑒賞等對學生發展起積極作用的語言文化加入課堂建設。高校教師任重道遠,要盡力備好每一堂課,自覺承擔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提高和知識汲取的領路人的責任。
參考文獻:
[1]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陳建華.思想道德修養[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