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職院校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不同于普通高中教學,教師不僅要講解文化知識,還要根本不同專業給予學生針對性指導,從而為社會培養技能型人才。基于此,中職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將強化學生核心素養視為最終目標,對現行教學模式作出適當的調整,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學習環境。本文將以閱讀教學為例對課程改革策略進行深入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中職英語;閱讀教學;核心素養;策略分析
【作者簡介】楊曉倩(1989.08-),女,漢族,安徽利辛人,安徽亳州新能源學校,助理講師,本科,研究方向:中職英語教學教研。
引言
當下我國正在積極推行新課程改革,要求廣大教師及時轉換教育理念,真正做到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中心,在了解他們學習以及身心發展狀態的前提下提供針對性的指導教學,其中中職英語教師需要充分利用手中已有資源來努力強化學生的核心素養,讓他們可以在閱讀英語文章的過程中代入個人情感,并在主動探索后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明確知識內涵,最終實現英語能力的全面發展。
一、 中職英語閱讀教學現狀
閱讀是中職英語教學中最重要的一個板塊,但是由于教師常年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目前中職英語教學中存在下述三點問題:第一,教師的教學理論化嚴重,一味地向學生進行知識灌輸,從而在技能培養方面有所欠缺,導致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抓不住重心,閱讀效率與質量始終得不到明顯的提高;第二,教學模式單一且枯燥,教師習慣性地采取灌輸式或填鴨式教學法,導致學生在課上始終處于被動狀態,他們的思想也逐漸固化,無法滿足中職生這一特殊群體未來學習與職業發展的需求;第三,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無法進入文本的語言環境之中,教師也沒有創設出相應的情境,從而使得師生、生生以及學生與英語語言文字之間缺乏有效交流,學生在理解文本內涵的過程中會遇到不小的阻礙,學習效率提升緩慢,語言表達能力未能達到理想化目標,也難以產生跨文化意識,使得學生難以真正得到全面發展。
二、 基于核心素養的中職英語閱讀教學目標
一直以來,閱讀都是英語教學的重難點部分,它能夠檢驗學生對所學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也能幫助學生開拓視野、強化思維品質,為此教師必須對英語閱讀給予重視。中職時期,英語教師除講解基礎知識點外,還要根據實際教學情況來進行拓展性教學,如在展開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除幫助學生解決生詞以及語法知識這些基本問題外,還應該從學生全面發展以及職業道德素養提升的角度出發來進行教學反思,重新設置教育目標,首先需要在課上充分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可以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從而在師生默契配合的前提下展開后續教學,從根本上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其次需要重點培養中職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他們可以將所學知識靈活地運用于生活或工作實際之中,同時還要有意識地拓展中職生的思維視野,讓他們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打破固有思想的束縛,不僅將所學英語知識與本專業技能融合,同時也能樹立起自信心,為職業生涯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1]。將上述幾點目標進行總結可知,教師可以根據中職生所學專業的就業需求來制訂全新的英語閱讀教學計劃,在堅定生本理念的前提下努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讓他們成為真正的技能型人才,為社會發展貢獻出力量。
三、 基于核心素養的中職英語閱讀教學策略分析
1. 增加課堂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相較于普通高中英語教學,中職英語教師所教授的知識更具專業性和實踐性,而想要真正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首先需要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探索興趣,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夠積極配合教師完成各項課堂任務,最終實現知識的內化,促進全面發展。想要完全激發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首先需要進行自我反思,對自身在課堂中所扮演的角色產生明確的認知,盡可能縮小師生之間的距離感,在確定教學主題的基礎上主動與學生互動,通過問答或主題交流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從而提高整體教學的有效性。在此期間,教師還需要注意一點,不要將互動局限于語言交流,也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手段來完成線上互動,以此為學生提供自由發展的空間,他們能在短時間內得到身心的放松,真正做到在興趣的基礎上完成英語知識的學習,為核心素養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例如教授Unit 2“Shopping”中的“Going Shopping”一文時,教師不要直接為學生分析文本結構,可先從簡單問題入手和學生交流互動,如提問:“Where would you like to go shopping?”“Whom would you like to go shopping with?”“Do you usually do some shopping on weekends?”這樣一來能快速將學生帶入學習狀態,從根本上激發他們對閱讀文本的探究興趣,從而更加順暢地展開后續教學,強化整體教學效果。
2. 創設生動情境,強化學生理解能力。中職英語教材中的閱讀文本內容較為豐富,其中的語言文字也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因此對于基礎知識相對薄弱的中職生而言存在一定閱讀理解上的難度,阻礙了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為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采取情境教學法,首先在正式授課前教師要熟讀文本內容,將其中的趣味點或探討價值較高的內容總結整理出來,在此基礎上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技術完成情境創設工作,將這些重難點內容以圖片、音頻、視頻等多元化的形態展現在學生的面前,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他們會在第一時間由被動狀態轉為主動狀態,會在好奇心、求知欲和互動欲的驅使下進行深入的知識探索。當學生們正式進入閱讀狀態后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及時轉換情境,深化他們對英語語言文字的情感認知,從而與作者產生共情,最終在教師的引導下掌握正確的閱讀學習方法,實現英語能力的提升。
例如講解Unit 7“Health”中的“Smoking is not allowed here”一文時,教師為了更好地說明吸煙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可以播放相關的視頻,視頻內容包括全國每年死于吸煙所引發疾病的人數、吸煙對青少年的影響、保持健康生活的方法等,通過視頻的播放來完成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對本文主題產生更深刻的理解,教師也要借此布置探索任務,要求學生通過自己的閱讀總結本文三個自然段所介紹的內容,在生動情境下學生能產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并能在總結的過程中產生正確的思想認知,提高整體學習能力。
3. 組織小組活動,提高學生語用能力。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加之中職院校的主要教育目標是培養綜合型全能人才,為此教師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注重對學生綜合語用能力的培養,提升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使其在未來就業中更加順暢地與人溝通,提高整體工作效率。而語用能力的提升離不開日常的交流互動,教師在講解閱讀文本的過程中首先要明確總主題與分段主題,以此為基礎設立話題討論環節,要求學生分組交流,讓他們暢所欲言,將所思所想全部表達出來,由此幫助他們提升對英語語言文字內涵的理解能力,同時也能強化他們的綜合語用能力,為核心素養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在組織課內小組合作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也需明確自身的作用,積極地參與到每個小組的討論之中,這樣一來能夠和學生近距離接觸,也能對他們在閱讀理解和語言表達中存在的優勢和不足之處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能據此調整后續教學流程,充分滿足學生的學習與發展需求,進一步調動他們在課上的主觀能動性,最終在自由交流中構建出高效閱讀教學課堂,促進中職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4. 使用思維導圖,提升學生思維品質。閱讀教學的本質是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豐富的語言描寫帶領學生進入不同的英語世界,讓他們產生多元化思想,最終從多重角度來思考問題,有助于英語文化意識的形成以及思維品質的發展。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為學生提供可以帶著主觀邏輯去自主分析文本結構、探索知識內涵的機會。其間可以科學地利用思維導圖這一教輔工具,首先明確文本主題,一般來說主題都會體現在標題、文章開頭或結尾處;其次在主題范圍內對全文內容進行分層歸納總結,盡可能使總結語言簡潔明了,讓學生形成較為清晰的邏輯思維,方便后續教學活動的展開。教師還可以在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增加一個環節,根據每一個層次的總結性語言設置探索問題,為學生提供進一步思考、深入挖掘內涵的機會,讓所有人都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潛移默化了解到文章的深層次情感,同時也能掌握更多知識的內涵,夯實英語基礎,實現綜合素質的發展。思維導圖在課堂中的運用為中職生的英語能力發展提供了無限可能,他們會在與教師、同學共同探討問題的過程中實現思維品質的提升,并產生創新意識,為未來發展提供原動力。
例如教授Uint 1“Travel”中的“the Great Wall” 一文時,教師首先確認本文主題,即標題“the Great Wall”,據此為學生提供思維導圖,將文章分為“history of the Great Wall”“Great Wall Construction”“Great Wall Culture”大部分,并向學生提出學習要求,通過閱讀找出文中提到的history、construction以及culture的特點,可以小組合作討論也可以自主學習,最終將自己的學習成果分享給全班同學,在此過程中學生們集思廣益、暢所欲言,從多元角度思考問題,從而得到思維品質的提升。
5. 課外拓展探析,深化學生文化意識。中職生英語基礎較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他們沒有產生英語文化意識,在學習過程中依舊用中式思想去思考問題,這就導致他們無法將所學知識全部有效連接,同時也無法對所學閱讀文章產生情感共鳴,從而產生理解上的困難,因此教師在深化閱讀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要將深化學生的英語意識、強化他們的跨文化意識都視為改革的重點,積極在解讀閱讀文本的過程中進行課外知識的拓展延伸,將文本背后隱藏的歷史文化、人文風光、風土人情、行為習慣、語言特點、節日習俗等內容呈現在學生的面前,并將與之對應的中國文化對比展示,深化學生對英語文化的主觀感受,幫助他們完成對文本的深度解讀。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思想釋放空間,讓他們不僅僅在觀看世界各地豐富的圖片和視頻,而是結合文本內容說出自己對這些文化知識的理解,在暢所欲言的環境中將所學知識與英語文化內涵相融合,讓他們能真正在文章閱讀的過程中感悟語言文字之美,感受到英語文化之妙。
綜上所述,中職院校目前正在積極地進行課程改革,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他們會將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視為主要目標,以此來完成真正意義上的高效課堂的構建。如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以學生和文本內容為核心,通過對話導入、情境創設、小組合作、思維導圖、文化拓展等多元手段來豐富課程內容,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思維品質、學習能力以及文化素養,全方位地強化中職生的核心素養,為他們的未來發展作好鋪墊。
參考文獻:
[1]程偉.核心素養視域下的中職英語閱讀教學策略[J].校園英語,2020(12):41.
[2]周軒.基于核心素養的中職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校園英語,2020(30):126-127.
[3]趙志剛.基于核心素養提升的中職英語教學思考[J].教師,2020(26):42-43.
[4]趙麗芳.中職英語閱讀教學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策略[J].廣西教育,2020(30):70-71.
[5]劉偉.核心素養背景下中職英語教學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18(A4):119.
[6]胡建娣.核心素養下的中職學校英語教學策略[J].職業,2020(28):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