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丹
摘要:在新課程教育理念的倡導下,要求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越來越追求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等,這些學習方法的開展都必須以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為前提,如此一來,提高中學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就尤為重要了。同時,實踐也證明,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參與地理學習,課后主動鞏固地理知識對于地理學科的學習大有裨益,而且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地理課堂也更加成功,也就是說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主動性對于學生地理學科的發展也至關重要。本文就如何提高中學學生地理學習主動性進行探究。
關鍵詞:中學地理;學習主動性;教學策略
引言:
在現代課程體系之中,地理屬于偏理科性的學科,具有較高的學習難度,需要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在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提高學習效率。學生對于地理學習的主動性有利于地理教學工作開展,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提升學生地理學習的主動性是現代地理教學研究的重要課題,教育工作者應當積極創新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為提高學生地理學習的主動性積極作為。
一、利用現代科技提升地理學習的趣味性
地理學科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具有抽象性,而且對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有要求,具有較高的學習難度,這就使得一些學生聞“地理”色變,對地理學科望而卻步,缺乏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主動性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他們對地理的積極性。針對地理學科知識的特點以及結合該階段學生的特點,教師在地理學科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現代科技,將傳統課堂與現代科技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信息技術構建生動具體的學習背景,通過現代科技客觀全面的展示知識內容,在保證課程教學的趣味性的基礎之上,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進行“中國的河流和湖泊”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可以利用現代多媒體科技,讓學生觀看中國的河流與湖泊的相關視頻進行課程引入,其次,在進行具體河流與湖泊講解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大量生動的圖片展示,加深學生對于知識點的記憶,同時也改變了傳統課堂教學中從頭至尾大都為文字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專注度。作為初中地理教師要學會利用多媒體作為教學輔助工具,用信息技術構建地理教學情境,再結合有效的課程教學設計方案,增強地理學習的趣味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1]
二、營造良好的地理學習氛圍,提升學習主動性
為了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主動性,僅僅依靠提升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是遠遠不夠的,更要為學生營造一個濃厚的地理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地理,提高學習的主動性。營造良好的地理學習氛圍需要從教師與學生兩個方面入手。針對教師方面,地理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主動學習地理構建環境,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合理設計教學教案,首先要把課本的地理知識講解透徹,其次通過強化師生之間的互動,帶動學生對地理問題進行探討,在學習與探討的過程中漸漸讓學生體會到地理學習的樂趣。[2]教師作為氛圍的營造者要與學生緊密相連,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讓學生感受到老師是與他們一起學習進步的,營造好的學習氛圍,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生方面,任課教師可以通過建立學習小組,通過小組學習討論,激發學生的思考能力,同時,在小組學習中讓學生相互交流,團結合作有利于在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激發學習主動性。
三、理論學習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
想要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生的學習理解情感也是不可忽視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將所學知識點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可以拉進學生與地理學習的距離感,提升學生的地理學習情感,建立地理學習的需要。如此一來,地理學習就可以轉變為主動學習的欣慰,通過這種方式也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地理學習的必要性和實用性。或者教師在教授方法實踐中引用生活的地理知識進行闡述,或地理知識的實際應用展開教學都能引發學生對于地理知識學習的渴望。例如在講解我國環境變化的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講述自己家鄉的環境變化進行教學導入,再講解應對方法時可以大大的吸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生通過地理學習掌握了改善環境的方法,可以讓他們感受到地理理論知識是與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的,直觀感受到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問題。通過實際的生活問題引導學習做知識應用思考,在強化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能夠激發學習的主動性。
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地理學科的特殊性以及其學科難度,為了提高中學學生對于地理學習的主動性,必須從各個方面入手,先激發學生對地理學習的學習興趣,再逐漸的將興趣轉化為主動學習的動力。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通過現代信息技術融入教學,提高學習的趣味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環境以及把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以上方法并舉可以較全面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深入思考地理學習的意義,提升學習主動性。
參考文獻:
[1] 陳浩.現代科學技術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刊),2019,16(07):114
[2]王海兵.運用參與式教學提升高中地理教學實效研究[J].成才之路,2019(2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