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核心素養的培養關鍵在于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有效激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其終身發展和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能力、知識和品格。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積極更新教育理念,變革教學方式,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主體地位;努力構建自主課堂,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去發現、去探究、去質疑,使每一位學生都善思考、愛表達、樂分享。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自主課堂;沏茶問題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21)22-0246-02
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學校教育工作的落腳點,從特定的學科層面探索學科素養的內涵,是核心素養落地生根的重要途徑。新課程標準背景下的數學素養,是指學生通過數學知識的系統學習形成的一些數學觀點、數學方法和數學思維,并將其推廣應用于客觀事物[1]。其中提出的十大核心素養則是對小學生數學素養的基本要求。同時,提高核心素養不應該紙上談兵,而是要落實到每個教學環節之中?;趯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構建自主課堂不失為一條可行路徑。自主課堂,即把課堂還給學生,使每一位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自主發現、探究、質疑、驗證、交流,最終學會將數學思想和方法運用于生活實踐,這樣才是學生所感興趣的、蘊含著數學價值的學習。本文以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廣角——優化”中“沏茶問題”為例,淺談如何有效構建自主學習課堂,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捌悴鑶栴}”的教學內容主要是基于日常生活中“為客人沏茶”這一事件,看似十分簡單,卻蘊含著數學智慧——“統籌法”。因此,該部分的教學應注重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自主合作提出解決策略,在交流比較中進行反思,優化解決方案,感受“統籌法”的奧妙之處,最終回歸生活,立足實踐,解決問題[2]。
1? ?從生活情境中感悟新知
生活與教育息息相關,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教育”理論,闡明了生活與教育之間的密切關系?!读x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也強調數學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知識的理解”[1]。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以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情境導入新知,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歷,從而激發其對新知的探索欲。
教學片段:
師:一天早上,眼看著上學馬上就要遲到了,我們班的佳麗和雨軒都有三件事情必須做完才能去學校,但兩人的安排方式卻不同,二人各用了多少時間?你欣賞誰的做法呢?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議嗎?
佳麗:牛奶好燙啊,我先等牛奶變溫(2分鐘),然后喝牛奶(1分鐘),最后再整理書包(2分鐘)。
雨軒:牛奶太燙了,我在等待牛奶變溫(2分鐘)的同時,整理書包(2分鐘),再喝牛奶(1分鐘)。
……
師:同學們真厲害!想必你在生活中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其實在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沏茶問題”中,小明也遇到了困難,你能幫幫他嗎?
在上述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情境,喚醒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從紛繁復雜的生活情境中提取數學信息。同時,部分學生更是提出了前一天晚上整理書包的良好建議,很好地激發了學生合理利用時間的觀念。整個過程學生興趣盎然,積極主動,這樣的自主課堂為后續的新知導入做了鋪墊。
2? ?在自主探索中學會思考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落實學生核心素養的根本途徑是思維教學。南京大學鄭毓信教授認為,數學核心素養的基本內涵在于通過數學教學啟發學生逐步學會更清晰、更深刻、更全面、更合理地思考。在“沏茶問題”的教學中,教師可設計“爭做小小設計師”環節,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設計解決方案,在思維沖突中體驗自主學習的樂趣,從而學會用數學方法思考問題。
教學片段:
師:下面進入“爭做小小設計師”環節,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積極為小明出謀劃策,讓李阿姨盡快喝上茶。
合作要求:
(1)自我表達:結合生活實際說說沏茶的工序是怎樣的?哪些事情可以同時做呢?
(2)動手操作:①小組討論確定方案;②用事先準備的工序圖片擺出沏茶的流程圖;③試著用箭頭在草稿本上記錄沏茶的流程。
(3)算一算你們設計的方案需要多長時間?
(4)交流討論:小組代表展示,1人擺卡片,1人作說明,歡迎其他組質疑。
師:有請我們的主持人上場。
主持人:從你們挺拔的身姿、躍躍欲試的小手,我看出大家已經做好準備了。我們說分享也是一種學習,請大家在他人分享的時候認真傾聽,也許你會有不一樣的
思考。
生1:
時間:1分鐘+1分鐘+8分鐘+2分鐘+1分鐘+1分鐘=14分鐘。
生2:
時間:1分鐘+2分鐘+1分鐘+8分鐘+1分鐘+1分鐘=14分鐘。
生3:
時間:1分鐘+2分鐘+1分鐘+8分鐘+1分鐘=13分鐘。
生4:
時間:1分鐘+1分鐘+8分鐘+1分鐘+1分鐘=12分鐘。
生5:
時間:1分鐘+1分鐘+8分鐘+1分鐘=11分鐘。
生6:
時間:1分鐘+1分鐘+8分鐘=10分鐘。
生7:水都沒有燒好怎么沏茶呢?這兩件事是不能同時進行的。你們同意嗎?
師:我們排除掉不可行的方案6,來給剩下的5種方案分類,然后說一說你更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在上述教學中,學生圍繞“怎樣讓李阿姨盡快喝上茶”進行了分享。這一環節教師將課堂完全交給學生,教師則以旁觀者的角色進行觀察,可以看出學生是完全可以自主設計出解決方案的。這樣的自主課堂,才是屬于學生的課堂,才是具有數學意蘊的生本課堂。
3? ?在答疑解惑中發展學生思維
教師可以“你問我答”的形式來進行答疑解惑這一環節的教學,將提問、答問的主動權均交給學生,引導學生積極質疑,并邀請學生解答,教師適時點撥。學生提出的問題有“洗水壺和洗茶杯可以同時進行嗎?”“為什么洗水壺完了就一定是接水呢?”“你最喜歡哪一種方案,為什么?”“這個內容給你什么啟示呢?”可以看出,學生很享受這種形式的答疑解惑環節。學生在輕松、愉悅、和諧的氛圍中與同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交流辨析中鍛煉語言表達能力,樹立了自信;自主探索并發現了“沏茶問題”的本質——怎樣合理安排時間。
4? ?在分層練習中解決問題
數學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回歸實踐,因此學習后的練習是必不可少的。練習能夠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和思維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分層練習是承認差異、因材施教的體現,可以使不同能力的學生均獲得一定程度的發展。結合本班學生學情,筆者設置了如下的分層練習。
(1)這樣的安排合理嗎?并說出理由。①小麗一邊寫作業一邊聽音樂。(? )②為了提高學習效率,東東邊吃飯邊看書。(? )③芳芳衣袋里裝著摘抄的英語單詞,放學后在公交站等車的時候拿出來記一記。(? )
設計這道題是為了讓學生理解合理安排時間需要講究科學性,否則安排不合理則事倍功半。
(2)小猴感冒了,需要趕快吃完藥休息,你認為他應怎樣安排以下事情?(請畫出流程圖并計算時間)
(3)樂樂的媽媽留張阿姨在家吃晚飯。假如你是樂樂,請你幫媽媽安排一下做飯的順序,讓大家盡快吃上晚飯。
這些習題能夠喚起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發現統籌法在生活中的實際運用。同時,學生也明白了要學會科學規劃,有一些事情可以同時做,但不利于身體健康或會導致效率低下。由此幫助學生樹立合理利用時間的意識,感受數學的無窮魅力。
總之,在新課標理念的倡導下,教師應讓學生動手做數學,而非用耳朵聽數學;應讓學生主動交流質疑,思考辨析,而非被動接受;應讓學生回歸實踐,而非紙上談兵。從而努力構建“善思考、愛表達、樂分享”的自主學習課堂,讓核心素養的培養真正在小學數學課堂落地
生根。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旦真卓瑪.淺談《沏茶問題》的教學[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6年課堂教學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6:2.
【作者簡介】
淳丹(1992~),女,四川廣元人,成都大學師范學院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