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巧峰
摘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創新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及時反思以往教學弊端,總結先進教學經驗,敢于嘗試,大膽改革,聚焦學科核心素養,推進小學語文有效閱讀,這對于“教”與“學”雙方都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閱讀活動
從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為切入點,引領學生從夯實基礎著手,再由淺入深地鍛煉學習能力、發展語言素養、促進思維品質、提升文化品格,這對長遠學習及發展起到推動作用。語文本身是一門講究人文素養的綜合學科,彰顯深厚的語言文化,有效教學過程既要喚醒學生濃厚興趣,也要促進語文素養及綜合能力發展,始終秉承“生本教育”思想,一切教學設計從學生視角出發,激勵自主學習、開展合作交流、驅動創新實踐,日積月累提升學科素養。
1、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關注學科核心素養的必要性
1.1有利于調動邏輯思維
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這是學科核心素養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鑒于小學生年齡特征、心智水平與學習能力等綜合因素影響,他們更傾向于建立直觀、形象思維,而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能力略微薄弱。從建構主義學習觀念出發,將學生閱讀與學習的過程視為不斷認同、內化知識的過程。因此設計閱讀教學方案,必然要從“思維訓練”層面出發,幫助學生理清文本脈絡、明晰主題思想、深化閱讀領悟,這才是有效學習的根本落腳點,積累知識經驗與閱讀經驗,發展學科核心素養。
1.2有利于陶冶道德情操
“立德樹人”是新時代發展賦予語文教育的全新課題,以閱讀活動為載體,關注小學生核心素養發展,有利于傳播正確的價值觀念,陶冶道德情操,端正道德品質。由于小學生生活經驗與人生閱歷淺薄,他們在看待事物時常表現出片面性心理,而且思維受限。通過閱讀,則能幫助他們拓寬思維、開放視野,不僅由淺入深地夯實語文知識基礎,也能在閱讀中獲得啟發與感染,深受“正能量”熏陶,自覺形成良好道德觀念,提升德育素養。
1.3 有利于培養審美意識
小學生正處于形成良好思想情感與價值觀念的重要階段,他們各方面的發展尚不成熟,亟需得到教師正確引導。因此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指導閱讀活動,讓他們通過閱讀深受啟發,獲得審美熏陶,形成豐富的審美理念,這不僅體現了閱讀教學的價值意義,也能喚醒學生主體意識,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提升閱讀有效性,潛移默化落實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目標。
2、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關注學科核心素養的實施策略
2.1 樹立生本理念
追求小學語文有效閱讀,最基本的思想就是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調動自主閱讀積極性,以此培養思維能力與學習能力全面發展。因此依托閱讀教學為載體,教師應圍繞“核心素養”為著力點,開發學生閱讀潛能,培養創造力發展,達成最理想的“教”與“學”均衡狀態。以《“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設計為例,本節課的教學重點與難點就是理解文中“父親”和“母親”不同的思想觀點與表達方式,指導閱讀要從語言、動作等細節著手把握人物思想情感,讓學生對兩種不同的愛意表達產生深刻認知,引發情感共鳴,才有了更深層次閱讀與探索的欲望。完成自主閱讀環節之后,我們又在課堂展開自由、激烈的辯論,每個學生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談一談心目中的“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鍛煉思辨能力,深化閱讀理解。
2.2 豐富閱讀體驗
實現語文課程有效教學的關鍵在于指導學生多讀多悟,在此過程中積累語言知識、完善閱讀經驗、促進學習發展。以《秋天的雨》教學為例,這是一篇文辭優美的散文,作者以細膩的描寫手法呈現秋天別樣美好之景。文中多處巧妙運用修辭手法,將“秋雨”擬人化處理,學生在反復品讀鑒賞中獲得啟發與熏陶。為了讓他們在閱讀中產生情感共鳴,我們在課上還組織了有趣的配樂朗誦,大家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個性朗讀,使得學習過程更靈活、更開放,對文中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的運用產生深刻印象,從“閱讀”延伸到“寫作”,完成語言積累。
2.3 推進審美鑒賞
從學科核心素養角度出發,對學生審美、鑒賞及創造能力提出一定要求,把握語文閱讀活動過程,讓學生獲得美的熏陶,自覺發現美、感知美、鑒賞美、理解美,體驗語文學科魅力,保持長久學習動機。以《月光曲》教學為例,文中寫道:“她好像面對著大海,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遍了銀光……”學生用心朗讀,并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月光曲》音樂作品,仿佛身臨其境,感受波濤洶涌的大海之景,在閱讀中展開聯想與想象,感知月光曲的旋律以及節奏變化,調動內心深處積極情緒,當學生獲得有意義的審美體驗,也能強烈感知語言文字的魅力。
2.4 拓寬文化視野
語文教材中蘊含了豐富的傳統文化要素,亟需學生在閱讀中發現與領悟,拓寬知識文化視野,獲得優秀傳統文化熏陶,深化文化理解,這是核心素養的重要體現之一。以《兩小兒辯日》教學為例,本節課借助微課視頻導入文化知識背景,介紹孔子的生平、文學成就,并篩選一些《論語》中的經典名言,理解蘊含的深刻道理,從中獲得學習啟發,體會古人追求真理、大膽質疑的精神品質,學習孔子實事求是、謙虛謹慎的科學態度。小學語文有效閱讀過程中滲透傳統文化要素,輔以科學、實用的教學指導方法,實現知識教育、文化教育與德育教育深度融合。
綜上所述,聚焦學科核心素養,推進小學語文有效閱讀,要求教師著眼于學生未來發展,積極落實教學改革方案,調整教學思路,創新教學方法,激活小學生自主閱讀興趣,深入淺出地掌握閱讀方法、應用閱讀技巧,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今后從課內閱讀延伸到課外閱讀,不斷開發潛能,有效提升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任紅仙.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課堂情景教學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2):43-44.
[2]黃映霞.融合前沿教學理論,推動小學語文核心素養轉化[J].課外語文(下),2021(5):107-108.
[3]聶謀清.關于核心素養導向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J].科教導刊-電子版(上旬),2021(4):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