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王根
摘要:當前,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經被放置于教學改革的重要位置,體驗式主題班會是一種班會召開模式,能夠促進留守兒童核心素養的培養與發展,讓學生在自主參與的過程中獲得情感、價值觀方面的體驗。本文主要圍繞核心素養視角下的留守兒童體驗式主題班會展開了論述。
關鍵詞:核心素養;留守兒童;主題班會;農村小學
引言:
體驗式主題班會能夠借助于課堂資源,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引導學生通過參與多樣化的活動來獲得體驗和感悟,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這順應了培養留守兒童核心素養的要求。本文結合實際的教學經驗,從留守兒童核心素養的培育出發,進行了留守兒童體驗式主題班會的實踐。
一、體驗式主題班會概述
體驗式主題班會是從一定的教育目的出發,由教師和學生共同來設計相關的活動,通過參與集體活動的方式來召開班會,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主動參與、積極分享,并且獲得相關的體驗感受。不同于以往的說教式主題班會,體驗式主題班會更多地是依據學生的身心特點而設計的,努力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引導學生在不同的價值觀、人生觀碰撞和交織中去獲得問題分析和解決的方法。
二、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特點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而留守兒童由于父母外出務工,很少有相處陪伴和交流的機會,孩子在成長的歷程中缺乏父母的引導和幫助,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孩子出現焦慮、自閉等不良的癥狀,這也就出現了他們不愿意與人交往、缺乏自信、對人冷漠等方面人際交往的問題,經過長期的發展,孩子就會在心理健康、價值判斷方面出現問題。此外,留守兒童的父母為了改善生活條件,選擇外出打工,為了彌補對孩子的虧欠,他們往往選擇在物質方面來滿足孩子,這會導致孩子的價值觀出現偏激。
三、核心素養視角下的留守兒童體驗式主題班會
1.基于班級狀況,選定班會主題
班會主題的選擇與德育目標實現存在著緊密的聯系,主題是貫穿整個課堂的主線。體驗式主題班會的主題的選擇應當要依據班級的實際狀況來確定,針對于班級內部出現的一些問題,教師和學生共同來探索解決的方法。由于筆者所在班級內部出現了某名女生被孤立的狀況,這位學生是一名留守兒童,她的家境比較貧寒,性格比較內向,和同學之間相處不愉快,但是學習成績優異,因此本次選擇了“學會寬容、善待他人”為主題召開班會,希望班級內部的同學都能夠學會寬容待人,學會與他人交往。
2.運用游戲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導入環節是極為關鍵的,這是主題班會召開的起點,是激發學生參與興趣的關鍵。核心素養中強調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位,尊重學生的在學習中的主體性以及獨立性,要關注學生的情感和態度。因此,本次課堂導入選擇了心理小游戲,名字叫做白紙上的黑點,教師給學生呈現出一張白色的中間帶有一個黑點的卡片,引導學生進行觀察,通過這張卡片發現了什么?如果白紙上的黑點代表我們的缺點,而其余的位置代表優點,那我們可以獲得哪些啟示?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引出本次的話題,如果一味地盯住白紙上的黑點,卻忽略了優點,那么我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就會出現偏激,對他人產生偏見,我們應當要學會包容、寬容他人的缺點,善于發現和挖掘他人的優點。通過這樣的小游戲,學生的人文情懷被充分激發,同時也讓學生學會了全面看待問題,培養了他們的批判與質疑精神。
3.動態游戲體驗,提升學生感悟
體驗式主題班會強調學生能夠通過參與相關的活動,獲得主題感悟,同時達到自我教育、升華德育主體的目標。此次主題班會引入了“你吹我爆”的動態游戲,兩個人為一組,其中一位同學負責吹氣球,另外一位同學用牙簽不停地扎氣球,但是不能將氣球扎破。在游戲進行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氣球的哪一個部位最不容易被扎破?而什么部位最容易被扎破?如果把氣球最容易被扎破的位置比作我們每一個人內心最脆弱的地方,那我們應當如何善待他人的脆弱點?通過這個游戲,學生意識到了每個人的內心都會有脆弱的一面,應當要學會接受他人的不完美,而不應當刻意孤立他人,同時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探究實踐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和發展。
4.借助德育情境,提升學生理性
在體驗式主體班會中,常常會構建豐富的德育情境,將說理性、抽象枯燥的內容融合到鮮活的素材之中,這樣能夠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更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通過相關的主體情境,能夠拉進學生與生活的距離,喚醒他們的生活經驗,提升學生的感知能力,同時讓學生學會深入思考和探究,獲得思維、情感以及價值取向方面的正向發展。此次班會以班級內某名女同學的真實事例改編為學生構建了故事情境,說明了故事中主人公所遇到的問題,引導學生就這個事例展開廣泛的討論,如果自己是這個主人公,應當要怎么做。通過這樣的方式,發揮了投射的作用和效果,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平時孤立、嫉妒他人的不對之處,應當要以一顆寬容的心對待他人,全面提升學生的批判、理性精神和社會參與能力。
結語:
留守兒童是較為特殊的學生群體,體驗式主題班會不同于以往的班會,能夠引導學生在主動參與、交流互動的過程中獲得正確價值觀、理性思維、批判質疑精神、人際交往等方面核心素養的培養,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進行自我教育,促進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與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靳愛莉.小學高年級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的有效途徑[J].當代家庭教育,2020(24):2-3.
[2]邱麗敏.巧用主題班會課影響留守兒童的思想[J].當代家庭教育,2020(09):15-16.
[3]孫照.淺析班主任的留守兒童心理教育策略[J].新課程(綜合版),2019(08):215.
[4]葛金根.班級活動中如何給予農村留守小學生情感關懷[J].新智慧,2019(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