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生
摘 要:“學本教育”是隨著新課改與素質教育的發展而形成的創新理念。在這一理念下展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活動,不僅能夠構建新型師生觀,還能使學生在靈活的、開放的頭腦中不斷提出新觀點,以此提高創新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但目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存在著諸多問題,因此,本文筆者便以問題作為出發點,對物理實驗展開的意義以及學本教育下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策略展開分析。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興趣;創新思維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9-004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9.022
初中是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啟蒙時期,也是他們初步建立物理觀念的起始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行為以及認知傾向逐步建立,因此,做好這一階段的物理教學對于每個初中物理教師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可見,實驗已經成為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初中物理教師,我們應抓住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實驗內容的特征,并以此為學生構建實驗的環境,這樣既有利于學生建立科學的思維觀念,還能夠豐富他們的認知體驗。此外,開展實驗教學也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翁。
一、目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目前,初中物理教學質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但在實驗環節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師和學生對實驗沒有足夠的重視。在傳統教育理念的背景下,部分教師仍然以“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為主,使得學生機械、重復記憶教師所講內容,導致他們在學習中產生了依賴心理,沒有真正掌握物理知識的本質。此外,還有部分教師存在以實驗試題代替實驗探究的觀念,這樣便使得學生本能地對物理學習產生抵觸心理,還增加了他們的學習負擔。基于以上分析能夠看出,目前在實際物理教學中仍然存在著很多實驗方面的問題。因此,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教師要以問題為出發點來優化教學設計,進而使實驗教學活動呈現出有效性。
二、初中物理實驗開展的實際意義
(一)以實驗為基石,喚醒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是學生建立學習興趣的關鍵期。通過分析教材,我們能夠發現大部分的內容都具有實驗操作的可能性,并且大部分課堂教學也能夠由實驗引入。雖然初中物理知識較為基礎,并且大部分知識是建立在學生生活認知的基礎上呈現出來的,但物理學科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這就使得學生難以產生學習的興趣,進而學習行為也難以被激活,這直接影響了學生今后物理知識的學習。而實驗是充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工具,并在課堂中無處不在。其中,課堂教學不僅能夠以豐富多彩的實驗拉開物理教學的序幕,還能夠以神秘并有趣的小實驗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此外,一些簡單易操作、效果較為明顯的實驗還能夠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從而使他們本能地產生內部學習興趣。
(二)以實驗為抓手,培養學生物理素養
實驗是初中物理學科的根本,并且通過對初中物理教材分析能夠看出,絕大多數的物理原理以及結論都是以實驗為途徑歸納、分析出來的。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做好各種實驗能夠發展學生的物理思維,進而培養他們的物理素養。在開展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把實驗分為教師的演示實驗、學生的動手操作實驗,以及合作探究實驗等等。同時,從實驗的場景進行分類,我們能將其分成課內實驗與課外實驗兩種。雖然實驗的種類繁多,但實驗所側重的任務及目標卻存在著一定的差別。教師的演示實驗主要側重訓練學生觀察、分析實驗現象的能力,而學生動手實驗主要是讓學生親自通過對實驗儀器的操作以及對現象的觀察來提高實際操作能力。課后實驗則更能啟發學生的智慧,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雖然每個實驗類型的側重點不同,但最終都能夠使學生的物理素養得到培養。
(三)以實驗為依托,啟發學生創新思維
在傳統的實驗模式下,教師往往將實驗內容、步驟照本宣科地告訴學生,而學生也只是按照實驗報告單完成實驗活動。雖然學生能夠正確地完成實驗,但實驗涉及的步驟、實驗所探究的問題、實驗有哪些部分需要改進,這些對于學生而言卻一無所知,并最終導致實驗過程呈現出形式化的特點。因此,在實驗的過程中,教師應給學生一定的空間,讓他們自己制定實驗方案,并鼓勵他們提出假設與猜想,進而設計相應的實驗步驟等等。此外,在實驗結束后,教師還需要給學生一定的空間,并引導他們進行必要的實驗結果分析。這樣的實驗教學,不僅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還訓練了學生的發散思維、創新思維,并提高了他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以實驗為中心,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實驗的展開往往伴隨著學生自主能動作用的發揮,以此實現學生自主預習、自主學習、探究學習以及課后鞏固練習等不同方面的有機統一。針對不同類型的實驗,教師需要落實以學生為主的教育觀,并引導學生運用開放、探究的思維提出問題。這樣能夠在培養學生處理信息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創新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初中物理實驗課堂中,教師應重視課堂形式的轉變,并在此基礎上將主動權交給學生,進而訓練學生創造性思維,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基于學本教育下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策略
(一)設置情境,以實驗為主激發學習興趣
在學本教育的理念下,情境的設置蔓延到教學的各個環節。其中,在課前,學本課堂能夠將課堂向課前延伸,使教學呈現出“先學后教”的形式。這樣一來,教師就有時間講解和突破重難點知識,同時拓展課堂教學容量,提高課堂效率,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尤其在初中物理實驗環節,教師便能夠使學生從實驗中完成課前預習,讓學生從實踐中體驗,進而對物理知識產生初步的感性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