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元
摘 要:數學知識來源于我們的真實生活中,同時小學生所掌握的數學知識,最終也要運用到真實的生活中。因此,教師要注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生活化要素,借助于生活情境來探究數學知識,讓學生感知到學習數學知識的必要性和實用性,從中掌握更多的數學學習技巧、方法,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奠定一個扎實的數學學習基礎,培養自身的綜合數學學科素養。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情境;學科素養;數學素材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8-001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8.009
隨著現代社會的迅速發展,數學知識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在數學教學活動中,需要把小學生作為數學課堂中的主體對象,融入學生熟悉、感興趣的生活化數學素材,讓學生在掌握數學理論知識的同時,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數學學科技能,促進小學生數學學習的全面發展。當前很多數學教師受到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認為自己是數學課堂中的權威者,忽視了激發學生數學學習中的創造性和主動性,只是憑借自己的主觀意識來設定數學教學計劃、方案,完全沒有意識到小學生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較差的問題,在數學教學活動中缺乏生活素材的融入,導致數學課堂缺乏生機活力,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非常低。基于此,教師一定要注重借助生活情境,用小學生能夠接受的方式開展數學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提升學習能力,構建理想化的數學課堂。
一、生活情境下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數學教學備課不夠充分
要想構建理想化的數學課堂,教師需要做好十足的準備,這樣才能夠讓生活化教學活動順利開展下去,但是在實際的數學課堂中存在備課不夠充分的問題。在生活化數學教學模式中,教師需要把小學數學知識和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但是教師根本沒有去調查學生的實際生活常識、生活經驗,只是應付式地引入一些生活化數學素材,根本無法展示出生活化教學的教學作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比較低。
(二)教學目標偏離生活化
教學目標是開展數學教學活動的重要起點,同時也是數學教學活動的歸屬,但是在實際的數學教學工作中存在教學目標偏離生活的問題。很多教師認為構建生活化教學情境的目的,只是為了讓學生掌握數學理論知識、數學技能,忽視了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重要性,學生依然處于被動接受數學知識的狀態,無法培養他們積極的學習態度、生活態度,不利于他們學習習慣的養成。同時,很多教師根本沒有把生活內容和數學教材知識融合在一起,只是憑借自己多年數學教學經驗來設定教學目標,忽視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主觀能動性,導致學生無法感知到學習數學知識的必要性和實用性。
(三)教學內容偏離生活化
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存在教學內容偏離生活化的問題。數學知識的邏輯性、思維性比較強,如果只是單一為學生展示數學概念、數學公式,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對學習的排斥心理,而借助于生活化內容能夠直觀地展示教學內容。但是在實際的生活化教學內容核定中,教師依然過度重視數學知識的邏輯性,教師設定的生活化數學素材學生根本無法理解,已經超出了學生的認知能力,無法實現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的融合。同時,教師所運用的教學方法也偏離了生活化,教師只是形式化地布置一些課后生活化作業,根本沒有在教學活動中體現數學學科的生活化,存在形式重于實質的問題。
二、生活情境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一)教師要不斷提升自我專業教學素養
基于生活情境下的數學教學活動,要想發揮出生活化教學的優勢,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我專業數學素養。教師是數學課堂中的引領者、操作者,只有自身具備較強的數學素養,才能夠成為學生數學學習中的榜樣,師生之間共同構建和諧的數學課堂。教師不僅要全面掌握數學學科理論知識、學科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去閱讀一些心理學、教育學、行為學等書籍知識,以此來提升自我綜合素質。在數學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對小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身心發展特征做一個全面的評估,之后再合理設定生活化教學情境,對現有數學教學模式進行反思,不斷完善生活化數學教學方案,構建更加理想化的數學課堂。同時,教師需要定期更新數學教學觀念,提高自我數學教學能力,改變以往數學課堂中自己是權威者、主導者的教學角色,而是要讓學生成為數學課堂中的主導者。任何生活化素材的融入,都要以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來設定,構建開放性、趣味性的數學課堂,幫助學生真正理解數學知識。除此之外,小學數學教師之間也要多互動、溝通,定期開展數學教研活動,從中來探究數學生活情境教學的優勢,在教師的共同學習之下,讓數學生活情境教學真正服務于學生,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二)在數學教材中融入生活元素
在構建小學數學生活情境的過程中,教師要在數學教材中融入生活元素,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來探究數學知識,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思維能力,取得理想的數學教學效果。教師要適當調整數學教材內容。經過調查可以發現,數學教材中的知識和小學生的真實生活存在一定的差距,導致學生無法深入了解所學內容。因此,教師要適當在數學教材中增加一些和小學生真實生活有關聯的知識點,把數學教材中的數學例題用生活化的形式展現出來,調動小學生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主觀能動性,學會借助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真實生活問題,感知到生活和數學知識是相互融合的關系,引導學生熱愛生活、熱愛數學知識。同時,在講解教材知識的過程中,教師要在恰當的時間引入生活案例,為數學教學活動增添更多新的活力,把陌生的數學知識用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素材展示出來,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去搜集數學素材,能夠通過聯想生活素材解決數學問題,做到由此及彼、學以致用。除此之外,對于一些重難點知識,教師不要直接把數學生活化素材展示給學生,而是要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聯想、思考,借助于生活現象來解釋數學規律、數學知識,讓學生能夠為數學教材提供更多的生活案例支持。這樣既能夠讓學生對所學數學知識有更為透徹、深刻的認識,還能夠提高他們的生活觀察能力、信息搜集能力,使他們共同參與到數學教學方案設計活動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