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燕
摘 要:在新課標改革下,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就需要幫助學生在教學中開拓視野,增加知識。除了基礎的教學之外,在小學課堂中也應該開展音樂教學,去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增加學生的樂理知識,讓學生通過對音樂的學習去豐富自己的情感,陶冶自己的情操,激發學生熱愛音樂,想要學好音樂的興趣。教師也要注重在小學音樂課堂上進行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以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學習。
關鍵詞:小學音樂;創新教學;因材施教;教學措施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1-0089-02
【Abstract】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in order to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we need to help students broaden their horizons and increase knowledge in teaching. In addition to basic teaching,music teaching should also be carried out in primary school classroom to improve students' music literacy,increase students' knowledge of music theory,let students enrich their emotions,cultivate their sentiment,stimulate students' love of music and interest in learning music well. Teachers should also pay attention to teaching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in primary school music class,and design different teaching programs for different students,so as to help students learn better.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usic;Innovative teaching;Teach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Teaching measures
在小學階段,教師和家長更注重的是培養學生的特長,而在小學音樂課堂上,教師要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方法,通過對學生實施不同的教學手段去幫助學生激發學習音樂的興趣。在這過程中,如果學生通過在小學音樂課堂上的學習,激發了對學習某種樂器的興趣,并能通過學習去掌握這門樂器,以便今后可以在舞臺上展示自己,獲得舞臺經驗和自信,或者是在生活中通過音樂的學習,陶冶自己的情操,完成自己的興趣,或者是利用自己的音樂技能開發其他的愛好,就是教師在音樂課堂上實施針對性教學的目的。
1.小學音樂課堂實施因材施教,要了解教育對象
在小學音樂課堂上,教師在進行備課的時候,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他們活潑好動的天性去精心備課。教師在備課前應該做好準備,對所在任課班級的學生進行了解,對班級中喜歡音樂的學生,還有不喜歡音樂的學生都要有一個詳細的了解:喜歡音樂的學生,有哪些特點?他們喜歡什么樣的音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去尋找相應的曲目,讓學生進行練習,或者是根據學生的嗓音特點去為學生準備相應的曲目進行練習。面對不喜歡音樂的學生,教師要注重引導,讓這些學生在合適的音樂環境中逐漸地接受音樂,喜歡上音樂。這樣,教師在了解學生的特點之后,就能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去準備音樂課的教學。
比如,教師在進行小學音樂教學《尋找生活中的聲音》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上為學生布置關于下節課的作業,讓學生注重尋找生活中的聲音,然后在下節課與同學進行分享。在下節課上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將自己生活中的聲音分享給同學們,起到一個帶頭作用,教師在分享的時候要注重貼近生活,要與生活實際相連,要注意用小學生能聽懂的方式進行簡單的表達。教師可以說,她作為一個媽媽,在生活中能聽到的聲音就是炒菜的聲音、做飯的乒乓聲,作為一個音樂老師,還能聽到在音樂課上樂器的聲音,這都是教師的日常生活。然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去對自己生活中的聲音進行表述,學生在尋找生活中的聲音是可能有的學生會說有鳥叫聲,有鬧鐘的聲音,或者是鄰居家寵物狗的叫聲,還有風吹過樹葉沙沙的聲音。教師在講述這節課的時候,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去了解小學生,然后運用生活中他們常聽到的聲音去為他們進行講解,幫助學生學會注意觀察生活。
2.小學音樂課堂實施因材施教,要分層次教學
由于實際的教學情況不同,教師的數量有限,因此,小學的音樂教師就承擔著較大的教學任務,音樂老師面臨的學生也是處于不同層次,不同階段的。如果一個老師承擔著不同年級的教學,那么這個老師就要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去準備相應的教學方法。而教師在同一個年級的不同班級進行音樂教學的時候,也要根據不同班級的風格特點去進行學生的音樂引導。面對同一個班級的學生,也存在著學生學習音樂態度的不同,學生的音樂水平存在較大差異的情況,這些都是教師可能面臨到的問題,那么教師在備課時就要想到這些問題,然后去根據不同學生、不同年級的特點和對音樂的態度進行分層次的教學,通過對學生的音樂熏陶,使學生在音樂課堂中學習到音樂知識。
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豐富多彩的動畫人物》的時候,面對低年級的學生,音樂教師就可以向他們講述“小豬佩奇”“哪吒傳奇”“機器貓”之類的動畫片,教師可以通過在課上向學生播放這些動畫片之中的插曲,然后讓學生去進行搶答。當有學生聽出教師所放的音樂插曲是哪個動畫片的時候,就可以馬上舉手回答,這樣就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音樂課上有激情,有熱情的去學習。在進行高年級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向學生講述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及中國傳統文化中所具有的獨特的音樂文化,教師在教授高年級學生音樂課的時候,可以通過為學生講述京劇,然后引入新課《生旦凈丑薈精粹》,教師可以在音樂課上為學生拓展京劇的有關知識,讓學生去辨別不同行當的角色都有什么樣的特征?然后去為學生播放京劇中的經典片段,讓學生通過音樂去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從而培養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中熱愛上中國的傳統文化,從而聚焦傳統文化,將傳統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這樣,教師通過不同年級的因材施教,就能使學生了解不同的知識,保持學生在音樂課上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