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摘 要:陶瓷藝術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改革開放之后也迎來了全新的發展和變革,成為弘揚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诖?,文章介紹了當代陶瓷藝術的概念及審美概況,分析了陶瓷藝術的審美特點,把握我國陶瓷藝術的現狀及創新發展,結合實際情況,探討促進當代陶瓷藝術創新與發展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陶瓷藝術;審美;創新發展;傳統文化
當代陶瓷藝術的審美與發展強調藝術的獨創性,關注的是不可重復的藝術創造。在當代藝術創造中,如果不顧及傳統制作模式的基礎,便會讓藝術失去價值和內涵;但是如果過分依賴傳統,則會失去應有的個性化特點。對于當代陶瓷藝術的發展與創新來說也是如此。只有立足于傳統創造模式,結合當代群眾的審美取向來進行陶藝制作的創新,才能更好地促進我國陶瓷藝術的良好傳承與發展。
一、陶瓷藝術的概念與審美概況
陶瓷藝術是中華文明的典型代表。我們的祖先在長期的實踐中發明了陶器,而后在制陶技術不斷發展和提高的基礎上又發明了瓷器。陶瓷藝術為陶器和瓷器藝術的總稱。當代的陶瓷藝術作品以其獨特的造型、千變萬化的材質和其豐富而精巧的裝飾形成了獨特的陶瓷文化,備受人們的青睞。
每一種類型的藝術都是在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與演變中誕生和留存的,當代陶瓷藝術也是如此,是在各種藝術流派的影響和熏陶下實現延伸與發展的。陶瓷藝術的審美與各種主流藝術的審美一樣,有的側重裝飾,有的側重造型,也有的二者同時兼具。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陶瓷藝術雖然得到了快速發展,但在國際主流藝術中依然沒有占據重要地位。即便如此,陶瓷藝術家們依然不斷創新,不斷探索,通過自己的努力和鉆研獲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如2019年景德鎮陶溪川組織的國際陶藝展覽上的作品,更是從真正意義上引發了人們對于陶瓷藝術創作的再思考。
對于一個民族的傳承與發展來說,創新是重要的動力和源泉。如今,隨著經濟、政治、文化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人們對于陶瓷藝術的審美標準也發生了變化,但這也沒能阻止我國當代陶瓷藝術的發展逐漸呈現疲軟態勢。我國雖然有著悠久的陶瓷發展歷史,但是近些年來受西方國家思想觀念的影響,我國陶瓷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大量吸收了西方陶瓷藝術的風格及特點,表現出一定的盲目崇拜,這已經嚴重影響了我國現代陶瓷藝術的創作與發展。對于眼下存在的陶瓷藝術創作嚴重同質化以及審美疲勞的問題,我們必須予以高度重視,這也是新時期我國陶瓷藝術創新與發展過程中的主要問題和困境,有必要展開深刻的反思。
二、陶瓷藝術的審美特點
(一)體現審美需求積淀
我國的陶瓷藝術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巨大的藝術價值,是他國藝術無法比擬的。在不同時期的文化背景下所創作出的陶瓷作品也是極具個性化的,有的質樸純凈,有的深沉穩重,有的雍容華貴,也有的溫文爾雅。每一種類型的陶瓷作品都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它彰顯的不僅是藝術價值,更體現著獨特的民族精神。各個年代的作品都會帶著不同的時代印記,因此一些作品難免會不符合當代群眾的審美需求。也正是基于這一現象,在當代的陶瓷藝術創作中,藝術家們不能只是盲目模仿,否則會讓陶瓷作品失去應有的意義和價值。
(二)逐漸擺脫傳統枷鎖
當代陶瓷藝術的審美擺脫了傳統藝術審美的枷鎖,并結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進行藝術創作。立足于現代文化多元化的特點,積極融入人們的現實生活,積極適應社會發展,并在這一過程中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從而滿足我國獨特的審美需求。這也是未來一段時間里我國陶瓷藝術的主要發展方向,目的是豐富人們的文化素養。此外,當代陶瓷藝術的表現形態千變萬化,要想在當前世界多元化文化發展的趨勢下,讓當代人更好地接受陶瓷文化,就必須發揮民族傳統特色。在陶瓷藝術中積極融入本土文化,創造良好的陶藝創作環境,盡可能地符合現代人的審美特點,也要適當流露傳統審美的趣味性和民族性,最終將中華傳統文化精髓融入每一件陶瓷作品中,這是未來我國陶瓷藝術創作與發展的主要方向。
三、我國陶瓷藝術的現狀與創新發展
(一)陶瓷藝術的現狀
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的陶瓷藝術主要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傳統陶瓷主要立足于傳統民族文化,有著深厚的根基,當前一些知名的、優秀的陶瓷藝術作品多數都屬于傳統陶瓷;也有一批藝術家追求創新,結合西方陶瓷藝術特點,創造出了一些較為時尚、前衛的陶瓷藝術作品。但近幾年來,我國陶瓷藝術發展出現了頹勢,主要是因為受西方國家影響嚴重。部分藝術家走向極端化:有的故步自封,捍衛傳統;有的追新求異,摒棄傳統。雙方都忽視了中西結合的創新方式,導致我國陶瓷藝術的發展相對緩慢。
(二)陶瓷藝術的創新發展
從當前情況來看,我國當代陶瓷藝術的創新發展受西方國家影響嚴重,針對這一現象,我們需要深入分析每個發展階段存在的問題,并展開相應的總結,提出應對的措施,采取多樣化的手段來促進我國當代陶瓷藝術的創新與發展。
1.端正創作目的
在進行陶瓷藝術創作的過程中,人們必須端正創作目的。眼下,我國社會發展迅速,在這種背景下,陶瓷藝術也逐漸轉向商業化發展。從某種角度來講,陶瓷屬于一種特殊的物品,是將藝術價值和市場價值相結合的一種文化產物。因此,創作者在陶瓷文化創作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到作品所帶來的經濟利益,以及是否可以彰顯自己的設計能力,更要關注陶瓷作品的文化影響和藝術價值。擺正自己的創作目的,突出陶瓷作品的意義及內涵,這樣才能有助于我國當代陶瓷藝術的良好發展。
2.體現中國特色
在當代陶瓷藝術創作中,創作者不僅要掌握當代人的審美特征,也要充分體現我國的傳統文化特色。在創作時,創作者需要有意識地促進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有機融合,既要彰顯中國式的傳統審美特征,靈活運用一些比較常見的傳統紋樣,營造復古典雅的意境,又要注重巧妙運用當代較流行的元素,體現當下的生活氣息,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出當代陶瓷藝術作品的特色。
3.促進中西結合
促進我國當代陶瓷藝術的創新發展,需要積極借鑒西方國家的藝術理論和創作經驗,但也不能一味模仿和盲目崇拜,而是要巧妙地將西方藝術理論和我國傳統的陶瓷文化相結合,立足于我國當代陶瓷藝術發展的實際情況來選擇針對性的創作手段和創作理念。積極促進與西方國家的文化交流,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將西方陶瓷文化藝術理論中適合我國陶瓷藝術發展的部分進行提取并運用,從而創造出更適合我國當代藝術發展的陶瓷藝術作品,在強化陶瓷創作者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同時,有效促進我國當代陶瓷藝術的創新與進步,讓中國傳統文化精神逐漸走向世界。
4.合理運用陶瓷儀器設備
我國陶瓷機械起步較晚,但目前國內的陶瓷機械設備的發展速度已經稱得上是陶瓷機械發展歷史中的高速。陶瓷作品從手制到輪制,再到結合各種新材料、新工具、新儀器設備進行制作,可見我國制陶技術得到了飛躍性的提升。當代陶瓷藝術創造注重設備和操作技術的創新,積極應用各種先進的儀器設備,如陶瓷激光雕刻機、陶瓷3D打印設備、陶瓷印花設備、真空練泥機、電動泥條機、陶瓷制模設備等,有效地提高了陶瓷藝術作品創作水平,順應時代發展需求,促進了陶瓷藝術的創新發展。
總而言之,陶瓷藝術的創新與發展,不僅可以促進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而且可以彰顯出華夏民族的精神品質。我國當代的陶瓷藝術創作者,必須全面了解當代人們的審美特點和當代陶藝的審美特征,積極根據當下的社會情況對現有的藝術觀念和創作思想進行創新,擺脫西方思潮對于我國陶瓷藝術創作帶來的不良影響,汲取其理論和經驗中的有利內容,將符合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文化理念充分體現出來。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出我國當代陶瓷藝術的內涵和價值,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促進我國藝術領域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美麗.大眾文化視野下陶瓷藝術的發展態勢分析[J].大眾文藝,2016(3):267.
[2]辛婷,辛夷.論中國當代陶瓷藝術引入“慢設計”的策略與意義[J].中國陶瓷,2013(10):69-71.
[3]婁宇,趙倩倩.從第四屆湖北省現代陶藝展看“馬口窯”文化因素的今用[J].中國陶藝家,2012(4):75-80.
[4]何笠農.傳承與創新的當代陶瓷藝術[J].中國陶瓷,2012(2):62-65.
作者單位:
武漢華夏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