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金貴
【摘? 要】學科核心素養在成為教學改革的關鍵詞之后,各學科一線教師都在思考,如何將這樣的教學理念滲透到每一堂課中。作為小學數學教育改革的參與者,“讀思達”教學理念對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具有重要作用,教師需要對此教學理念的可用性進行探討,繼而在小學數學教學改革探索中邁出自己的步伐,尋找出更多多元化的核心素養培育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閱讀活動
中圖分類號:G623.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7-0076-02
Effective Discussion on the Teaching Method of "Reading, Thinking, and Expressing"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
(Chengnan Central Primary School, Jiaocheng District, Ningde City, Fujian Province,China) WU Jingui
【Abstract】After the core literacy of the subject has become the key word of the teaching reform, the frontline teachers of all subjects are thinking about how to infiltrate such teaching concepts into every class. As a participant in the reform of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education, the teaching concept of "reading, thinking, and express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core literacy of the subject. Teachers need to explore the usability of this teaching concept, and then take a step forward i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reform of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At my own pace, I look for more diversified core literacy cultivation method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ore literacy; Reading activities
在當前核心素養時代下的中小學課堂改革中,福建師范大學教育學院余文森教授的“讀思達”教學理念走進我們的視野,其倡導妥善處理好學習主體閱讀、學習主體思考、學習主體表達三者之間的關系,由此建立一種全面培養學生學科素養的環境。在以往傳統的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教師會依照事先準備好的教學內容,向學生傳授對應的數學教材中的文本資料,繼而引入數學概念,強化學生的認知和表達,使學生進入各種數學題設情境中來鞏固和理解知識,這就可能讓數學教學進入高能耗、低產出的狀態。為了改變這樣的局面,教師需要圍繞著學生自主性的問題來進行教學策略的選擇,“讀思達”教學模式可以很好地改變這種局面。由此,對此教學模式的可行性進行探討,成為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關注的焦點性問題。
一、重視學生數學閱讀活動的開展
無論是數學史料還是數學趣味故事,抑或是數學前沿資訊,很多數學教師都會將其略過。處于這樣的數學學習格局中,學生勢必會漸漸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顯然,這樣的數學教學格局是核心素養培育參與者不愿意看到的。為此,就需要教師高度重視小學數學閱讀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在接觸更多數學閱讀材料的過程中,更深刻地了解數學文化,理解數學的嚴謹形象,探討數學與生活之間的關系。“讀思達”教學理念中,讀處于首位,這就代表了余文森教授對于閱讀的重要性,數學學科同樣需要拓展閱讀版塊。
例如,以四年級上冊《直線、線段、射線和角》中“角的概念認知”為例,教師選擇引入對應的閱讀繪本《兩條射線手牽手》(課件展示部分內容即可),這種閱讀繪本圖文并茂,短小精悍,有著很強的趣味性。學生在閱讀這樣的繪本過程中,對于射線與角之間的關系,對于角的內涵認知會更加深刻。在這樣的自主閱讀過程中,學生知道了角是有頂點的,是有兩條邊的,并且在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與角相關的應用素材(教材中部分文字介紹)。在文本閱讀的過程中,學生會去主動聯想現實生活中的數學知識,由此對于角的特征理解進入更加理想的狀態,甚至在實際閱讀的活動中自主地探索角度大小的變化規律問題,這能使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得到很好的培養。從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小學數學閱讀活動的開展對于小學數學概念學習的巨大效能。相比較教師教材中關于概念的解析,學生自主地閱讀,自主地去思考,自主地去理解,可以起到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當然,在實現小學數學閱讀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在閱讀素材上可以盡可能地進行拓展,可以是數學發明,可以是數學文化史料,可以是數學小故事;在閱讀方式上可以是自主閱讀,可以是小組合作閱讀,這樣可以使實際的小學數學閱讀朝著更高質量的方向進展。
二、關注學生自主思考能力的發展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其對學習與思考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很好的詮釋。在“讀思達”教學理念中,大家也認為要高度重視學生思考能力的培育,當學生自主思維能夠在學習中處于活躍狀態的時候,學生知識的內化傾向會更加明顯,繼而實現自身知識結構的塑造,這對于達成理想的學習效果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而言,在實現核心素養培育目標的過程中,也需要學生進入自主思考問題、自主分析問題、自主解決問題的狀態。因此,數學教師就需要處理好教師講述與學生自學之間的關系,以啟發者、組織者、引導者的身份參與進去,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例如,在學習完五年級上冊“分數的意義”知識之后,為了鞏固學習效果,教師還特意開展了一堂復習課。在復習課上,教師設定了一個開放情景應用題目:“飼養場買來了一批兔子,其中白兔有36只,黑兔有9只,? ? ? ? ? ? ? ?”旨在鼓勵學生在看到這樣的題設之后,可以自主地提出各種問題。很明顯,學生剛剛學完分數,就會將這樣的分數有關概念融入進去,于是學生們提出了:黑兔是整批兔子的幾分之幾?白兔是整批兔子的幾分之幾?黑兔是白兔的幾分之幾?白兔是黑兔的幾分之幾?白兔比黑兔多幾分之幾……這就是學生自主思考的結果,學生主動提出對應的問題,這意味著他們的腦袋在圍繞著對應的題設轉動。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以“你提問我回答”的方式來交互,使學生迅速成為學習的主體,進入更為重要的自主學習過程中,開始習慣于自我表達,并逐漸形成學習自覺性。因此,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活動優化設計的時候,教師一定要想辦法讓學生去提問,讓學生去質疑,讓學生去回答,這樣自主思考就會成為數學學習的一泉活水,使實際的數學學習步入更理想的境地。
三、塑造學生良好的數學表達習慣
數學表達是數學信息輸出的過程,就是學生在數學知識掌握之后,可以運用數學的語言來表述自己的想法。這不僅包括數學嚴謹的合規、學生的數學知識儲備,還囊括了數學知識的應用素養。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在教學中實現小學生良好數學表達習慣的形成。“讀思達”教學理念不僅有利于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育,還可以塑造學生數學創新的格局,繼而使核心素養的培育目標與數學教學的距離不斷拉近。
當小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表達習慣之后,就可以認識到數學嚴謹性的特點,就知道在數學問題解決的時候要秉持合規,要樹立符號意識,要強調在文字與符號轉化的過程中做到精準無誤,這樣才能夠找到各種隱含的條件,進行更準確的數學表達和數學歸結。在數學知識概念理解的時候,學生也會學會以嚴謹的態度去分析每一個詞匯,拆解每一個條件,這樣的精細化意識會使概念的理解步入更深度的狀態,而這些都將作用于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讀思達”教學理念的滲透,可以使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自主意識得到激發。教師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思考、自主表達,使數學學習的格局得以改善,很明顯這對于實現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培育而言,是很有效的教學策略。
注:本文為教育部福建師范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2020年開放課題“基于‘美麗課堂跨學科‘讀思達教學探索研究”(課題編號:KCX202007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林素云.“讀思達”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導學,2020(11).
[2]付天貴,宋乃慶.走向小學數學文化自覺的思考[J].數學教育學報,2019(06).
[3]崔鈺笛.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師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探索[J].西部素質教育,2019(04).
(責任編輯?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