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摘要:目的:闡述健康教育與心理疏導在無痛胃鏡檢查中對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提升效果。方法 選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進行檢查的患者100例進行平均分組各50例并對其應用不同的管理手段。結果 患者護理滿意度與PANAS評分差異顯著(P<0.05)。結論 健康教育與心理疏導在患者進行檢查過程中,既可以保證患者自身的心理狀況又可以提高患者對醫院的護理滿意度,進而降低院內護患之間的矛盾。
關鍵詞:健康教育;心理疏導;無痛胃鏡;護理滿意度
無痛胃鏡是指在基礎胃鏡檢查中基本選用短效麻醉藥,使患者能夠在休眠狀態下進行檢查,此時可合理緩解胃鏡基礎檢查的疼痛程度,進而提高檢查的舒適度。但由于檢查者對實際操作和麻醉的敏感程度不同,部分患者容易出現血壓升高等副作用,增加患者的心理負擔甚至危及患者的檢查結果。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研究表明有效的健康教育知識和心理護理可以合理降低無痛胃鏡檢查患者的檢查風險,提高檢查的實際效果。基于此,文章作者在選取部分患者的基礎上,分析了健康教育知識和心理引導對提高無痛胃鏡患者滿意度的實際效果,為今后的臨床檢查和護理工作提供幫助。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進行檢查的患者100例進行平均分組各50例,患者性別比例為4:1且平均年齡為(40.44±8.27)歲,其中胃癌患者6例,反流性食管炎29例,慢性胃炎47例,胃潰瘍18例,患者基本資料無差異性(P>0.05),此次實驗均獲得多方同意,并排除相關禁忌癥患者。
1.2研究方法
對照組選取基本護理措施,準確測量患者的心電監護和血氧飽和度,創建靜脈通道。
研究組以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相協調干預,在了解患者基本情況的基礎上,區分是否存在胃鏡檢查相關的禁忌癥。向患者仔細解釋檢查程序和常見問題。另外,讓患者在檢查時了解常用藥物可能引起的癥狀,幫助患者選擇合適的體位。向患者解釋無痛胃鏡檢查的安全因素,明確患者提出的問題,進一步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檢查結束后,告訴患者檢查后的常見問題,謹防檢查后癥狀的發生。在整個健康教育過程中,護理人員必須根據當時特殊的自然環境、患者的情緒和邏輯思維能力,選擇不同的語言表達技巧。在應用標準化語言表達的基礎上提高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注重應用通俗易懂的詞匯向患者表達,確保患者充分理解護理人員的表達。為每一位患者發放相關教育指南,根據指南內容開展零距離健康教育,并與患者及家屬認真討論,取得健康教育的實際效果。
1.3觀察指標
通過觀察患者護理滿意度與PANAS評分差異,闡述健康教育與心理疏導在無痛胃鏡檢查中對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提升效果。
1.4統計學分析
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行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觀察護理滿意度
患者護理滿意度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觀察患者PANAS評分
患者PANAS評分有很大不同(P<0.05)。見表2
3.討論
無痛胃鏡檢查時,根據靜脈血管應用一種或多種麻醉劑,可以充分約束檢查者的神經中樞,促進痛閾的提高保證檢查的順利完成。有關科研人員表示,在進行無痛胃鏡檢查的過程中,醫務人員要充分準備好常用的藥物和器械。在進行檢查的過程中,如果發生緊急情況可以立即進行急救處理并確保患者在檢查過程中的安全。與此同時,醫務人員應提前對儀器進行檢查,以確保其功能可以正常使用,還需要掌握相關儀器的操作方法。并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相應的判別,預測分析檢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早進行準備和分配。蒿玉敬[4]經過科學研究表明,健康教育知識和心理護理可以提高患者對無痛胃鏡檢查的掌握程度,掌握用藥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疾病,從而合理改善患者的消極情緒進而提高患在治療過程中的依從性水平。此外,檢查后詳細告知患者常見問題,加強飲食和心理輔導,可合理防止患者在檢查后出現腹脹等輕度不適,減少患者的副作用。以上研究均可對本次實驗進行佐證,從本次結果中可得知,患者護理滿意度與PANAS評分差異顯著(P<0.05)。
綜上所述,健康教育與心理疏導在患者進行檢查過程中,既可以保證患者自身的心理狀況又可以提高患者對醫院的護理滿意度,進而降低院內護患之間的矛盾。
參考文獻:
[1]齊瑋, 姜璐, 陳樹偉. 健康信念模式干預聯合情志護理對胃鏡檢查患者依從性,檢查效率及心理狀態的影響[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21, 40(06):1013-1016.
[2]曾海云. 優質護理在無痛胃腸鏡診療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醫藥指南, 2020(24).
[3]楊春俠. 個性化健康教育在急性胰腺炎患者護理干預中的效果觀察[J]. 醫藥界, 2020(17):0001-0002.
[4]蒿玉敬. 心理護理對常規胃鏡檢查患者的應用研究[J]. 健康必讀, 2020, 000(01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