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雪

【摘? ? 要】語篇教學能夠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情境中體會單詞、語法和句子,鞏固所學的英語基礎知識,拓展英語視野,為更深層次的閱讀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結合實踐經驗,分析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相應的教學策略,以期能夠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語篇教學;閱讀能力;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3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27-0078-02
How to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Discourse Teaching
(Chengguan No.2 primary school, Wushan County, Tianshui City, Gansu Province, China) LENG Xue
【Abstract】Discourse teaching can allow students to experience words, grammar and sentences in specific language situations, consolidate the basic English knowledge they have learned, expand their English horizons,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deeper reading teaching. Based on practical experie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discourse teaching and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strategies,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English reading ability.
【Keywords】Primary school English; Discourse teaching; Reading ability; Strategy
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教師經常脫離具體的語言情境來講解單詞和語法,課堂較為枯燥,教學效果也不明顯。與之相對的語篇教學則主張從整體上把握語篇,將單詞教學容納其中,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好的課堂體驗。開展語篇教學,讓學生借助語篇情境來記憶英語知識,能夠促使學生構建起緊密的英語知識體系,打好英語基礎。因而,教師應當注重開展語篇教學,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一、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一)過分重視生詞,忽視語篇
部分教師認為,單詞連成句子,句子組成文章,因而單詞教學是最重要的。的確,單詞在英語中的地位正如漢字在漢語中的地位,是學習英語的基礎。然而,很多教師將單詞與語篇割裂開來,過分重視生詞教學,只是將單詞的意思講得明明白白,卻脫離了具體的語篇情境,這實際上是打著語篇教學的旗號,本質上還是單詞教學。這樣,學生的思維便會進入一個誤區,認為學英語只需背單詞即可,英語思維沒有因為所謂的語篇教學而得到明顯的提高。
(二)注重結構,未能整體把握語篇
語篇教學與詞句教學雖然相似,實則并非一個概念,然而很多教師卻將兩者混淆了。雖然都是借助句子來幫助學生理解英語,但語篇教學有更深刻的內涵,對于學生的提升作用更大。開展語篇教學的一個重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促進學生深入理解文本,有些教師卻過于重視分析語篇中的句子成分,卻沒有從整體上把握語篇,這則會導致學生對于語篇的理解較為含糊,不明確語篇的中心思想。
(三)語篇教學缺乏拓展性
語篇教學的終極目標是讓學生能夠熟練使用英語,發展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在實踐教學中,卻存在這樣一個問題,教師所開展的語篇教學停留在一個較為淺顯的層次。具體來說,就是很多教師在進行語篇教學時,僅僅為學生分析了語篇的表層意思,而沒有引導學生深入研究。此外,教師也沒有注重利用語篇教學拓展學生的英語能力,學生無法內化所學知識,不能正確理解和表述英語,這不利于學生在英語方面的長期發展。
二、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納詞入句,感悟語篇
小學生受其身心條件的制約,英語自學能力較低,掌握的詞匯量不大,在自主閱讀這一塊面臨著較大的困難。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想要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必須先要幫助學生打好英語基礎。教師可以將單詞教學納入語篇教學,用不同的句子來引導學生感悟單詞和語篇。基于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教師可以先根據特定的單詞來設計不同的句子,讓學生從句中理解單詞的意思,這樣學生不需要進行枯燥的背誦,只需觀察句子便能掌握單詞。當學生適應這種教學模式之后,教師再引導學生以具體的單詞為出發點來替換課文中的短文或對話,使學生在交流對話中形成微型語篇,語言輸出能夠增加學生的英語經驗,為形成書面化的語篇奠定基礎。最后,教師再讓學生討論交流,將口語語篇書面化,加深學生的理解。通過這樣循序漸進的方式,學生能夠鞏固英語基礎知識,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而后不斷提高閱讀能力。
例如,在進行三年級上冊Colours這一單元的語篇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單詞教學融于語篇,潛移默化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本單元的生詞都與顏色相關,教師可以先用Show me white./This is Miss white./I see green.這樣的句子來幫助學生體會單詞的意思,然后令學生觀察教室里的顏色,模仿教材內容來展開英語對話。最后,教師再讓學生交流討論,將對話內容寫在練習本上。
(二)創設情境,整合語篇
學習英語需要有相應的語言環境,語篇教學也應當借助一定的教學情境。小學生自制力不強,容易分散注意力,為了適應學生的學習特點,小學英語教材中的語篇篇幅較短。但是,有的語篇雖然內容有些差別,卻有著相同的語言情境。小學生尚未形成較強的英語思維邏輯,他們很難意識到某些對話之間的競合,也不會將其聯系起來進行學習。因而,如果將這些內容分開教學,不僅會拖慢課堂節奏,還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使得學生身心俱疲。教師應當系統把握教材,將具有一定關聯性的對話或短文整合在一起,并創設一個統一的情境,使其形成內容更加豐富的語篇,讓學生能夠在真實的對話情境中,系統學習語篇內容,構建一個緊密的英語知識體系。這樣,學生便能靈活變通,將所學知識運用于理解和創造新的語篇中。此外,教師還可以令學生明白整合的語篇內容分別出自教材的哪個地方,這些內容之間有何聯系,鍛煉學生的英語思維,這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將四年級下冊。What time is it?這一單元的幾篇對話系統整合在一起,加強學生對語篇的感知。本單元每個對話都有一個確切的時間點,如Let's talk里面,兩個主人公五點打籃球,六點回家吃晚餐。教師可以將教材中出現的內容按照時間順序排列整合,促使學生系統感知單元語篇。而后,教師再讓學生根據所學內容進行真實對話,如學生提問:What time is it?同桌則回答:It is 8 o'clock.It is time for English class.在這樣的語篇情境中,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夠大大提高。
(三)立體閱讀,深入語篇
隨著語篇教學的逐漸深入,學生對于文本的感知能力進一步增強,學生所要閱讀的語篇篇幅會增長,內容也會變得更加復雜。有些學生看到越來越長的語篇和其中的生詞,便會產生畏難心理,對語篇的學習興趣逐漸下降,甚至趨近于無。教師應當正確認識學生的客觀情況,以立體化閱讀的形式來幫助學生渡過難關。所謂立體閱讀,便是采用不同方法進行多層次的閱讀。一般情況下,長難語篇都有側重點,教師應當教會學生分辨語篇中的重點和非重點,而后選擇性略讀和精讀。對于小學生而言,這是一件非常有難度的事情,因而教師可以用問題給學生提供閱讀指導,在問題的引領下,學生能夠搜集,分析和處理語篇中的重點信息,確定文本內容的主次,而后進行立體閱讀。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加強對英語文本信息的處理能力,還能促使學生養成邊讀邊思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五年級下冊Work quietly這單元中的Read and write板塊中的語篇進行立體閱讀,促使學生深入理解語篇。首先,教師要讓學生明確圖片也是需要閱讀的內容之一。比如左列中間的圖片中有兩個穿和服的小人,那么對話內容很有可能與日本有關。而后,教師再提出這樣的問題:What is Canadian robot doing?Who is cooking?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語篇,可以使學生深入理解和分析語篇。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教師可結合立體閱讀,深入語篇、創設情境,整合語篇、納詞入句,感悟語篇等策略,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出發,幫助學生更好地提高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黃國勇.如何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J].國際教育論壇,2020,(01).
[2]張文霞.如何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9(03).
[3]孫佳佳.如何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J].新課程(上),2019(09).
[4]盧亮亮.淺論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師),2019(05).
(責編? 吳?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