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翔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完善,小學教育更加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尤其是小學體育課程,更加受到學校與家長的重視。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師生們對強身健體概念的認識越來越深刻,因此小學生的體育教育受到學校和家長的共同重視。體育教學中的跳繩教學,是適合小學生體育教學的重要學習項目,對小學生形成健康的體魄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這一教學過程中采用激勵教學法,可以為小學生創造更加高效的體育課堂環境。
關鍵詞:小學體育;跳繩教學;激勵教學法;運用探究
引言:
新課改的背景下,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更加注重的是學生能夠從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全面發展,改變以往的只注重成績的思想,在學校和家庭生活中,體育教育也成為教育的重點。在學校教育中,體育教育同其他各門學科同等重要。現如今,針對小學生的體育教育更為關鍵,尤其是跳繩教學,成為體育教育的重點。
一、激勵教學法簡的重點內容
在教育心理學上,激勵教學法分為正面激勵和負面激勵。表面上看起來激勵教學法并不難,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是需要教師掌握一定技巧和付出一定精力的。同樣,此方法一旦應用到體育教學中的跳繩教學,更需要體育老師多方位考慮到學生的特點,對其進行激勵教學。作為體育老師,就應該充分了解激勵教學法的重點內容,從而合理的運用,讓其在教育教學中發揮最大的作用,進而提高教育教學的效率。
(一)言語激勵法
首先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一方面可以用生動形象具有吸引力的語言,將跳繩這項體育運動很清楚地描述給學生,讓學生對其產生興趣。另一方面,教師要激勵學生運用好這項體育運動,闡述這項體育運動對學生的重要性,和對強身健體的重要意義,可以讓學生從內心就接受這樣一種運動,從而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1]。
(二)目標激勵法
目標激勵法要求教師要根據學生具體的身體素質,以及課程標準,為學生樹立一個目標。例如,根據課程要求,每位學生需要跳繩多少下,那么達到目標的同學,老師可以獎勵一次成績計入期末考試考核標準,或者可以為學生提供多10分鐘的休息時間等等,給學生一個明確的目標,這樣有利于激勵學生完成教學。
(三)掌握小學生的游戲心理
把體育課程中跳繩教學安排成比賽的方式,這樣更加能夠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并開心地完成這項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不但激勵了學生較好地完成教學,還激發了學生突破自我的決心。
二、激勵教學法運用及探究
(一)重視新課改背景下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體育跳繩教學中,老師要隨機應變,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傳授學生跳繩方法之后,不能放任其隨意進行,要緊跟學生的學習步伐,不斷參與到教學中來,對學生的不同狀態,實施不同的激勵方法,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激勵,這樣才能讓激勵教學法發揮得淋漓盡致。此外,教師還要注重學生的心理變化,有一些學生可能因為自己的接受能力較慢,四肢不是很協調,喪失了對跳繩的興趣,那么作為教師,就要對其有耐心,積極參與到其中,親自指導、示范,這樣才會讓此次教學的實施有意義,才讓激勵教學法得到真正地發揮。
(二)合理規劃,保證教學目標的合理性及科學性
小學體育跳繩教育,是一項需要合理規劃、科學實施的教學科目。教學目標要體現學生的特點,針對小學生的身體素質,科學合理的規劃教學目標。最好的辦法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采集信息的方式綜合分析,最終確定一個有依據的教學目標。例如,教師可以記錄不同班級、男生女生、不同年級的學生特點以及他們能夠達到的教學目標,最終合理的安排教學任務,如此可以更好的發揮激勵教學法在教學中的作用[2]。
(三)針對學生的不同素質實施因材施教
新課改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能夠全面發展,斬斷以前“一刀切”似的教學,突破以往的一貫式、老套路。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給予學生個性的教學方法,從而促進學生提升個人素質、個人能力。體育教學中的跳繩教學也同樣如此,采取不同的激勵方法針對不同的學生。教師要考慮到小學生的特點,小學生是好動的群體,也是非常具有創造性和想象力的群體,在這樣的群體中教學,不能固守一種思維。作為體育老師,要有一定的靈活性,采用多種激勵方法,確保學生完成教學目標。針對一些淘氣的學生,要樹立形象激勵法,樹立榜樣促進他們學習;針對一些主觀能動性差的學生,要運用啟發激勵法,通多不斷啟發,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針對過于熱情、好動、健談的學生,要運用發問激勵法,時刻與他們保持交流,這樣能夠更好的提升學生的興趣。
三、結束語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中激勵教學法的運用是需要不斷探究的,更是需要不斷積累經驗的,在體育教學中,注重激勵教學法的運用,可以提高教學效率,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鄧湘琪.小學跳繩教學中激勵性學習評價的有效性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6,(81):135.
[2]張澤松.激勵教學在小學體育跳繩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8,(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