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晶 訾建坤
摘? 要:運動能力是大學生參與運動和訓練所必需具備的能力,包括基本運動能力和專業運動能力。當前大學生的運動能力普遍較差,各種運動指標持續下降,肥胖、近視等問題居高不下,抗壓能力差產生各種心理問題,這些都與大學生運動能力不足有關,提高大學生運動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將重點探討大學生運動能力的培養策略,以期讓更多的大學生愛上運動,掌握運動技能,培養運動鍛煉的好習慣。
關鍵詞:大學生;運動能力;培養策略
大學生運動能力下降的問題早已引起國家和社會的廣泛關注,早在2004年,教育部在復旦大學召開的全國高校首屆體育工作座談會上明確提出了大學體育工作的若干要求,大學體育教育要實現與終身體育的有效銜接,當代大學生每個人都最少要掌握兩項運動技能,并能夠將運動技能運用到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去。進行大學生運動能力的培養,需要從不同的角度入手,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提升大學生的運動能力。
一、要培養大學生對運動能力的正確認識
1.1正確認識運動能力的表現形式
運動能力是大學生的身體形態、素質、技能、心理能力等各個方面的綜合表現,是大學生進行運動活動的基礎,包括基本運動能力和專業運動能力兩個方面,從具體表現形式來看,主要包括體能、運動認知與技戰術運用、體育展示和比賽三種。所謂體能,從狹義的角度來說,就是我們常說的身體素質,包括大學生的速度、力量、耐力、韌性、協調性等各個方面,是大學生運動能力最直接的外在表現。運動認知與技戰術運用就是指大學生對體育運動相關理論知識的掌握和實際運用情況。而體育展示和比賽,則是指運動能力要能夠確保大學生在各項體育展示和比賽中發揮出較高的水平[1]。
1.2正確區分運動能力與運動技術、運動技能
運動技術、運動技能和運動能力三者是一個層層遞進的關系,正確認識三者之間的區別和聯系,能夠更有效的培養大學生運動能力。任何一項運動都是由多個技術動作組成的,能否掌握準確的運動技術要領,是是否學會運動技術的重要指標,而運動技術學會后下一步就是通過反復練習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也就能夠達到運動技能的層次,熟練的運動技能是建立在準確的運動技術基礎上的。而運動技能熟練程度發展到更高階段,能夠靈活的運用運動技能,也就最終達到了運動能力的階段。
二、要培養大學生的運動意識,激發大學生的運動興趣
2.1引導學生在自我鍛煉的過程中形成運動興趣
興趣是運動能力培養的原動力,是大學生參與運動過程中具有積極情緒的一種心理傾向。要培養大學生的運動興趣,就必須引導大學生形成自覺參與運動鍛煉的好習慣,培養他們形成終身鍛煉的意識。要讓學生懂得運動的意義,懂得體育運動的相關知識,從而能夠激發他們的運動動機。要培養學生在運動中的自我調節能力,學習運動的基本方法,讓學生自己能夠在體育運動中體驗到運動樂趣,逐漸形成體育運動意識。
2.2通過形式多樣的體育游戲教學,激發大學生的運動興趣
運動的自我鍛煉和體育教學應該是有機結合在一起的,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創編形式多樣的體育游戲,能夠很好的激發大學生的運動興趣。體育游戲的設定要有明確的目標,要以培養學生的運動能力為主,有針對性的制定游戲規則。同時,要合理安排體育游戲的運動負荷,避免運動量過大產生負面影響。通過合理的體育游戲教學,為運動增加活力,激發大學生的運動興趣[2]。
三、建立一體化的培養思路
3.1注重縱向一體化的銜接
在對大學生運動能力培養的過程中,要注重縱向一體化的銜接,所謂縱向一體化,就是考慮大學生不同學習階段的有效銜接,不能反復重復的學,要體現學習的連貫性,體現從易到難、從簡到繁的學習過程。
3.2確保完成橫向一體化的任務
所謂運動能力培養中的橫向一體化,就是指運動能力的培養必須與當前學習階段的要求一致,明確某一階段的運動能力標準,制定某一階段的具體任務,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但是要做到定級不定項,運動的項目要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愛好自主選擇。
四、通過“學、練、賽”結合的方式培養大學生的運動能力
4.1以學為起點,奠定大學生運動能力的基礎
大學生運動能力的形成,也要遵循學會運動技術、熟練運動技能,進而達到靈活運用的客觀規律。其中,學是運動能力形成的起點,大學生在進行體育學習的過程中,要學會觀察,模仿老師的示范性動作演示,掌握技術動作,為后續的強化練習奠定基礎。老師也要學會觀察,觀察學生的個體差異,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準確性。
4.2勤練多練,做到保質保量
練在“學、練、賽”方式體系中處于承上啟下的位置,也是必不可少的關鍵環節,在掌握技術動作后,必須勤練多練,才能做到熟能生巧,達到運動能力的階段。在練習的具體實施過程中,不僅要多練,更要保證練習的質量,只有保質保量的完成練習,才能加快運動技能的形成速度。
4.3通過比賽形式強化運動能力的培養
通過比賽的形式讓大學生的運動能力展示出來,對運動能力的形成有很好的強化作用。比賽的形式可以多樣,可以是正式比賽,也可以是體育訓練中的簡單較量,人數可多可少,場地可小可大,通過鼓勵更多的大學生走進比賽場,在比賽中展示運動能力的應用價值,體驗比賽的樂趣,不斷提高運動的能力。
結束語
大學生運動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程,需要培養大學生對運動能力的正確認識,建立一體化的培養思路,激發大學生的運動興趣,通過“學、練、賽”結合的方式培養大學生的運動能力,為終身體育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偉.論當代大學生體育運動能力的培養[J].當代體育科技,2016,6(06):62+64.
[2]周燕.大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提升研究[J].黑河學刊,2013(02):132-133.
課題信息: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項目“新時代學生運動能力培養體系機制研究”(編號:202005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