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藝
摘 要:概要寫作對思維能力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弄清概要寫作所需要的思維能力,并通過課堂及課后實踐活動來提高這些思維能力,培養完成概要寫作所需要的技能,乃至解決其他題型或生活中所遇到的部分問題的技能,將是“思維培養”視域下的概要寫作訓練的目標。在本文中,筆者將會探究概要寫作對思維品質培養所提出的要求及結合實踐談談哪些方法可以用來提高概要寫作所需要的思維品質。
關鍵詞:概要寫作;思維培養;實踐;主題概括
一、從一段短文的概要寫作講起
在某份高中測試卷中有這么一段文字:“Education in Sri Lanka is free, but getting a good knowledge of English is quite difficult since it isn’t the native language, especially for the young Buddhist monks. Young Buddhist monks in Sri Lanka depend on volunteers who are generous with their time and knowledge to teach them English. This additional education allows them to expand their studies and share their experiences with the outside world. Teaching in a monastery in Sri Lanka can be considered one of the best services a volunteer can offer since the young monks don’t have any other way of receiving English language training” 在對本段文字的分析過程中,筆者發現該片段講述了志愿者們幫助斯里蘭卡佛教僧侶解決在學習英語方面遇到的困難。該片段的內容可分為problem, solution, function和comment四個層次。最后,在對這幾個關鍵點的梳理后,筆者借用這四個層次的關鍵詞對以上文字進行了一句話的概要寫作:Volunteers provide helpful service by teaching monks in Sri Lanka English to help overcome the difficulty of learning good English here and to connect them with the world.
不難發現,以上的段落概要寫作是語篇概要寫作的一個縮影。概要寫作的完成過程需要經過一系列的思維過程,通過吸收和內化,將“可理解的輸入”轉化成“可理解的輸出”,進而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應用能力,是一道效度較高的測試寫作題型(Weir 1990)。那么,概要寫作的高效完成需要經過哪些思維品質培養的準備呢?
二、概要寫作對思維品質培養提出的要求
從心理研究來看,思維品質具有五個特征,即深刻性、靈活性、創造性、批判性和敏捷性。其中思維的深刻性集中表現為在智力活動中深入思考問題,善于概括歸類,邏輯抽象性強,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質和規律,開展系統的理解活動,善于預見事物的發展進程。那么,概要寫作對于具備這些思維品質提出了哪些具體的要求呢?
(一)主線提取
每一篇文章通常都包含許多信息,每個句子都對篇章主題意義的達成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貢獻。在概要寫作過程中,我們需要在諸多信息的推敲中,發現這些信息的鋪陳主要服務于作者著重想要表達的哪一個主題。以泉州市一次概要寫作題為例:
David Holmes studied at our school from 1990 to 1998. He has recently returned from his studies in China. David was one of the most helpful students that we ever had. In 1998, he went to Oxford University where he got interested in Chinese culture.
After graduating from university, he went to China to study Chinese at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Two years later, he was able to speak very good Chinese. Upon finishing his studies, he started travelling in China. Some of the cities in China which he likes most are Beijing, Shanghai, Harbin and Nanjing...
本篇文章屬記敘文,文本中信息多,看起來較零散,學生很難在不確定主題的情況下,對零散信息進行有效概括,形成符合該文本主題的概要寫作。但是,經過對文本題目和文本內容的推敲,我們發現,該文本主要體現了畢業生與中國的關聯。那么在后續的概要寫作中,學生就可以以這條主線把握該文本需要著重概括的信息了。主線提取體現在思維品質的深刻性上,反映出學生對文本主題的把握,是概要寫作所需要的重要思維品質。
(二)解構重組
篇章的敘述順序取決于作者的思路。作為讀者的我們,需要在確定文本主題的基礎之上,對文本進行解構,將同類或同一主題的內容重組在一起進行概括,在 2019高考英語全國I卷中,一篇關于智能鍵盤的文本中有以下這么一些話:
The keyboard could offer a strong layer of security by analyzing things like the force of a user’s typing and the time between key presses. These patterns are unique to each person. Thus, the keyboard can determine people’s identities...
It also doesn’t require a new type of technology that people aren’t already familiar with. Everybody uses a keyboard and everybody types differently.
雖然以上表述分別屬于兩個段落,但從兩段話的描述中,我們能讀出這種智能鍵盤的優勢,特別是第二段中it also doesn’t require...的表述也提醒我們除了“便利”這一優勢外,上文還提及了其他方面的優勢。這些部分是可以經由解構而重組在一起的。這一思維品質的鍛煉是學生做好概要寫作的有力支撐。
(三)判定取舍
文本中的表述各具功能,有概括總起或總結、舉例說明、證據證明、細節描述等。我們需要在閱讀過程中對這些有功能屬性的句子進行判定和取舍,決定它們是否成為我們進行概要寫作的核心內容,或它們在概要寫作輸出中的文字占比。《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要求學生能 “區分、分析和概括語篇中的主要觀點和事實。”以下文為例:Imagine a planet with an environment so extreme that humans wear climate-controlled suits to get around. Now imagine that planet is Earth. There’s little doubt our home world is taking a turn for extreme heat, making it harder and harder to live here. And there’s no doubt heat kills. Every year, according to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more than 600 people die in the U.S. alone from severe heat. 經過閱讀后,學生們應學會分析,并發現本段話的最后一句是一個含具體信息的例子,用來證明“It’s hotter and heat kills.”。
(四)邏輯辨析
邏輯通常以顯性或隱性的方式貫穿在文章當中。以議論文為例,我們常會見到以立論、論述或辯論、結論為主的邏輯推進方式;以科技文為例,我們也不難發現存在著以background, problem, solution, theory, expectation等為主線的寫作邏輯,當學生能觀察并總結出段落所闡明的主要內容及段與段之間甚至整個篇章的邏輯思路時,概要的速度就會更快,準確程度也會更高。
(五)概括提煉
思維的第一屬性是概括。什么叫概括,就是能夠在認識問題的過程中舍去所有的非本質的現象,抓住事物的本質加以綜合分析問題。有位學生數學沒學好,問老師,怎么能夠學好數學,老師回答說你注意合并同類項。在這里,合并同類項就是典型的概括。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林崇德在一次“思維型教學優質課展示”大會上的演講中談到:有人問當年的達爾文,你取得的成就來自哪里,他說,來自對整個生物的概括。從思維特點上講,概括是思維的首要特征。概括是思維品質的基礎,是依據科學的出發點。2019高考英語全國3卷閱讀理解題一篇關于“penny paper”的一文中,有這么一段話:
Before the 1830s, most newspapers were sold through annual subscriptions in America, usually $8 to $10 a year. Today $8 or $10 seems a small amount of money, but at that time these amounts were forbidding to most citizens. Accordingly, newspapers were read almost only by rich people in politics or the trades. In addition, most newspapers had little in them that would appeal to a mass audience...本段話看上去講了許多內容,但經過整理,借由一些關鍵字眼,如描述性的詞及關聯詞:forbid, rich, in addition, appeal to, dull, visually forbidding, revolution, change,我們不難發現,本段話主要談了改革前報紙的主要特點:貴且無趣。當學生學會把握概括提煉的方式后,他們離概要寫作成文的目標就只有一步之遙了。
三、培養概要寫作所需思維品質的方式
(一)重思維訓練
概要寫作的過程并非純粹的寫作過程。一篇簡明扼要的概要寫作文本的完成是建立在嚴密的文本閱讀思維過程的基礎之上的。在閱讀過程中,我們應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在閱讀過程常常對自己提出一些與本文主題意義、框架結構、寫作意圖有關的問題,如:這段話主要講些什么?文章的結構如何?這句話在本段話中起什么作用?作者為什么要這么說?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意義是什么等。在問答過程中,寫作者可以構建出一個清晰的文本框架和寫作思路,從而為寫出一篇準確的概要做好充足的信息準備。
(二)畫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即思維可視化的一種方式,在勾畫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我們也在厘清文本的基本結構及要點大意,通過簡單的描述首先嘗試做出一個概要導圖。這個過程就像是讀者在還原篇章寫作者的寫作框架和思路。思維導圖的訓練鍛煉了學生分析辨析和總結歸納的能力。這無疑對概要寫作所需要的思維品質的培養是很有幫助的。
(三)學轉述表達
美國猶太裔理論物理學家,量子電動力學創始人之一理查德·菲利普斯·費曼(Richard Philips Feynman),曾說過:凡是我們讀到的東西,我們都盡量把它轉化成某種現實,從這里我學到一個本領——凡我所讀的內容,我總設法通過某種轉換,弄明白它究竟什么意思,它到底在說什么。在百度百科上,對費曼有如下描述:費曼有一種特殊能力,就是能把復雜的觀點,用簡單的語言把它表述出來。一旦我們可以通過簡單的語言來轉述所看到文字,也就說明我們理解了我們所看到的,同時對于所看到的東西也會有更長久的記憶。在提升概要寫作思維品質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練習轉述的方式鍛煉理解與表達的能力。在這一實踐過程中,思維品質實現了內化與外化。轉述與表達是概要寫作思維鍛煉的一種很好的訓練方式。
結束語
綜上,概要寫作雖然目前是以考題的形式存在,但卻反映出了各類考試對各種思維能力培養所提出的要求。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以思維能力培養為目的來開展概要寫作的教學。學生在概要寫作的訓練過程中,既學會如何進行概要寫作,又提升了在各類題型如閱讀和寫作的解決過程中,甚至是生活中所需要的思維能力,這才是它在當前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和意義的真正體現。
參考文獻
[1]王飛濤.“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高階思維能力培養的缺位與構建”《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6年第7期
[2]白璐.“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論析”,《中學生英語》,2017年
[3]陳宇博、劉麗艷.“教育理論引領思想教學實踐指導行為”《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20年 第7期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立項課題“審辯式課堂文化的構建和實踐應用研究”(立項批準號:2019XB0604)階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