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瑞玉
摘 要:英語寫作是高中生學習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比較困難的,學生難以把控的題型。所涉及的范圍比較廣泛,其中包含學生對英語語感的認識和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等,學生需要在長時期的練習中積累經驗從而形成良好的寫作技能。然而,為了給國家更好地輸送人才,在此情況下,對英語的要求有了提升,讀后續寫是高考英語近幾年來考察的新題型,用來替代短文改錯,這一類型的轉變不同于以往的題型。讀后續寫的新型寫作形式將閱讀和寫作相結合。對于這一改變,可以全面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運用題型可以深化解題技能,促進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讀后續寫;解題方法;高考英語;寫作教學
引言:高考英語對于高中生來說是極為重要的一部分,更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難點,所以要對重點內容進行針對性地教學。讀后續寫作為新題型的出現,打破了傳統的寫作命題形式,在原有的基礎上內進行了深化與改革,對學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新挑戰。在此題型上,要求學生在進行深入的解讀一段給定的材料后,結合給出的材料抓住材料主題和材料重點,并展開想象,預寫出下一步發生的故事內容。在此期間,學生需要根據材料給出的語言表達形式和風格,進而從閱讀材料中確定文章的語言和整體布局進行良好的組織與構建,讀后續寫從多方面鍛煉學生的能力。這題型更具難度,同時對教師就有了新的挑戰,需要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優化指導策略,為學生提供更好地教學方式[1]。
一、讀后續寫的內涵
在高考的命題試卷中,讀后續寫的題型是可以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考察,并且極為注重學生的理解運用能力以及對整體知識系統的構建能力。在認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更好地去理解語言,在做此題型上輸出的知識就會越多,能夠更好地將兩者相結合與應用,那么對語言的學習就會越成功。讀后續寫的考察把閱讀與寫作緊密關聯起來,在教育層面上,將重心放到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上,不僅能夠看出學生對于文章的閱讀及理解能力還能檢驗出寫作的運用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對英語的綜合語言應用。對于高考英語改革的最終目的是為國家挑選出高水平、高質量的綜合性人才,提高我們整體的國民素質[2]。這次的改革是挑戰更是一種機遇,教師需要協同學生共同努力共同進步。
二、讀后續寫的特點和意義
(一)讀后續寫的特點
讀后續寫就是對所給出的有限范圍進行閱讀然后進行續寫,在這個閱讀的過程中,學習必須明白文章所要講述故事的前因后果,抓住關鍵,了解材料所給的人物情感變化。然而讀后續寫題型提出了明確要求:需要在閱讀后對內容進行填寫,要求學生根據所給材料內容、所給的段落開頭語和關鍵詞進行續寫150詞左右,將續寫內容與材料有邏輯性的連接起來,將情節與結構相整合在一起的成型文章。在當前出現的題型中,大部分的文章都以記敘文的方式出現,以講述故事為主;極少出現夾敘夾議的文章,故事情節豐富多彩。讀后續寫題型對學生的知識儲備量要求較高,不僅要在閱讀的過程中抓住文章的重要信息、重點句型、文章時態等一系列的要求,還要求學生根據文章的思路發揮自己的想象大膽進行猜想。這個部分考查的是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除此之外,要求學生掌握豐富的詞匯和句式,著重對學生的內容那個構思和情節銜接的能力進行考察。切忌脫離文章主體思想,不能更換敘述情境、不能與原有文章的句式相同。讀后續寫在一定程度上屬于開放式創作,對于續寫的故事趨向沒有僵硬的規定,只要與原文的邏輯相同,走向不偏離題目都可以。對于這種理解式寫作題型才能夠讓學生有深刻的思考,對英語的寫作起到促進的作用。
讀后續寫的特點,第一,具有邏輯性,學生需要有較強的邏輯性進行作答,學生需要根據所給文章中提示的關鍵詞以及關鍵信息,發揮想象按照合理的方式和方向進行續寫,對續寫內容要求結構完整、邏輯嚴謹的過程。第二,具有一定的創新性,此類型題目屬于半開放性、半固定式的題目,要求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對文章進行創造,續寫出屬于自己的故事內容,將文章凸顯與眾不同,使故事續寫的內容更加新穎。第三,具有合理性,對于學生的續寫要求,需要合乎實際,切莫胡編亂造毫無條理。第四,具有準確性,要求學生對續寫內容時注重運用語言知識的準確性,其中包含一些常見問題:詞匯的錯誤、語句不通、語法矛盾、時態錯誤、短語搭配不當等,要注意表達的意思是否準確,是否合乎實際。第五,具有豐富性,學生在續寫的過程中對于細節的處理是否準確,在細節方面更要充實,要有活潑感,能夠走進大眾心理,能夠足以吸引讀者的興趣。
(二)讀后續寫的指導意義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使學生能夠發散思維,以此來保證續寫內容能夠與文本形成較好的銜接,保證句首以及關鍵詞語的連貫性。高中教師應當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將學生的思維和思路作為基礎對此進行相應的指導。避免一味地對閱讀內容分析從而對學生的續寫思維造成較大的限制,對之后的續寫的效果形成影響??偠灾?,教師對讀后續寫的內容更好地進行指導和引領,會使學生的認知理解得到深化,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投入課堂中。
三、讀后續寫的解題方法
對于即將面臨高考的學生來說,需要有一套完整的解題體系才能更快更有效率地解決難題。而對于讀后續寫,比較標準的方法將解題過程分為四個部分,逐次進行解答,從仔細閱讀、分析所給材料、撰寫草稿、反復檢查。
(一)仔細閱讀
想要通透地了解一篇文章,就要充分地了解文章所表達的內容。首先將文章大致順一遍,理解文章的方向,充分了解文章的起因、經過以及結果;接著繼續分析文章的發展,抓住材料中給出的關鍵詞,關鍵點、對時間、地點、所出現的人物進行標記;最后,根據所找出的重點進行續寫,并且按照時間、地點、人物續寫文章的走向。一篇讀后續寫的內容在仔細閱讀文章中就大致確定下來了,整體是否出現偏差,所寫內容是否偏離主題完全受到能否正確理解文章內容的影響,因此在第一步絕對要仔細閱讀所給的文章,確定好方向進行續寫。
(二)分析所給材料
在確定好續寫的方向后,需要開始斟酌語言。從分析文章的構架開始,以什么樣的思路進行創作,文章整體呈現什么樣的時態,文章中什么句式,什么樣的語氣出現較多。在進行續寫時,需要按照所給文章的寫作順序進行描繪。同時,需要著重區分重點和非重點,在續寫的過程中科學合理的分配文字,避免出現頭重腳輕的情況出現。根據實際所給的材料真題來看,絕大部分讀后續寫中第一句極為重要,它決定了之后的內容走向同時對文章整體進行總結,對于續寫的首句提示,兩段的開頭需要進行參考。首先,需要通過原文最后情節和續寫第一段的段首句從而推斷出第一段的主要內容;其次再通過續寫第二段段首句反推到第一段的結尾;接著通過第二段段首句可以推斷出第二段的主要內容和所想表達的情感基調,并在最后完成結尾部分的續寫。在此構思和續寫過程中要注意內容的合理性(新穎、豐富、合乎情理邏輯清晰的內容)、語言使用的準確性(表達流暢、出現的錯誤較少且不影響完全理解的情況下)和整篇語句的連貫性(結構清晰、語句銜接流暢、前后呼應以及意義連貫)。所以,對于所提供的段句首在讀后續寫的情節構思中是非常關鍵的。
在整體的構思后,注意千萬不可以直接在卷子上進行寫作,要擬寫草稿,需要在草稿上確認好寫作內容再將文章書寫在卷面上。寫作的內容要圍繞主題,根據所給的文章本身的線索和關鍵詞進行續寫,在此過程續寫的內容要與文章的邏輯順序相符,更要合乎情理,從而使內容順理成章的形成故事。在草稿完成時確認沒有錯誤、語句通順、時態沒有問題的情況下將草稿準確無誤的抄寫在試卷上。在寫作的過程中務必要注意運用多種不同句式、多種詞組和詞匯,確保語言通順,句子流暢,防止出現一個詞組和句式的重復出現。
四、對讀后續寫的寫作教學策略
對于讀后續寫這種類型,著重考察的是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針對這兩方面進行有效地進行提升,有攻破新題型的決心。除此之外,讀后續寫對學生也有著極大的考驗與挑戰。
(一)提升思維能力
擴散學生的思維,在讀后續寫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對所給材料進行創造和續寫,這一階段需要學生對故事進行大膽地思考和想象。這一部分如若出錯,經常會出現與原文意思相差甚遠、前言不搭后語等情況。所以,這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們學習對閱讀故事的構思和猜想,提升學生們的思維能力,讓學生自身多多思考,并且將自己帶入到所思考的空間中,直截了當觀察自己的構想是否可以合理的存在于文章中。
(二)提高閱讀能力
閱讀是最為重要的環節之一。閱讀文章將直接影響到接下來學生需要續寫的方向是否偏離主題。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要準確且快速抓取重要信息,抓住文章內容的線索和關鍵詞匯,這樣才能保證在續寫文章的時候牢牢圍繞中心,并順著故事情節續寫接下來的內容。所以,對學生進行有效地高效率的尋找文章的中心思想和重點進行鍛煉與培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對不同種類的文章進行閱讀和練習,從中做出閱讀分析,并且找出文章的重要因素,多做不同文章不同類型的閱讀練習,有利于學生在考試時不慌不忙,有序地進行答題[3]。
(三)提高寫作能力
讀后續寫不是隨心所欲想怎么寫就怎么寫的,是要根據引導語(開頭語)和提示詞的幫助下完成續寫的部分。需要幫助學生更好更通透的了解文章的主體都存在哪些重點知識,學會去判斷屬于哪種文體以及應該進行哪種文體的寫作方式。了解并掌握常用的句型句式、常用的寫作詞組,并學會適當地運用到續寫中。續寫短文大部分需要以個人故事、短篇小說、童話、劇本等為主,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故事線索的邏輯性較強,這樣學生才能根據提示詞隨著文章的思路繼續寫作,并適當的發散自己的思維。對于最基本也是最基礎的不同種類的詞匯量的增加和詞匯量的運用工作也要牢記,只有掌握大量的詞匯量,才能在面對讀后續寫文章達到冷靜處理,沉著穩定理解文章的意思。在進行增加詞匯量、背誦積累詞組的同時,熟練牢記住詞匯的用法,這樣一來才能更好地掌握并將知識運用到續寫文章中,才能夠寫出更高級的文章,使批卷老師眼前一亮,取得高分。然而讀后續寫要求讀寫并重,需要學生對文章有著精確地理解,避免內容偏離主題,在所給文章的未完成部分的思路和內容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對文章結尾進行不同的詮釋。
結束語
“讀后續寫”作為一種全新題型的出現為高考改革帶來了極大的促進作用,但對于教師和考生來講是面臨著一種極為嚴峻的挑戰和考驗。讀后續寫新題型促使學生不但注重文章結構的完整性和對邏輯性的相結合,還注重強調了使用語言的具體規范性,故事情節發展要合理。而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的針對性教學應該全方位的圍繞對學生的續寫思路引導、提高思維能力的練習和訓練以及語言組織能力等多方面展開培養,對學生吸收續寫知識的進度進行研究并對實踐進行探索。充分讓學生掌握并牢記續寫方面相關的知識和要素,深化解題思路和解題技巧。此次的高考新題型的改革對教師也具有一定的挑戰,要求教師在教師過程中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此題型的練習,同時還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來促進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嬌.高中英語讀后續寫微技能教學實踐探究[J].東西南北:教育,2019(12):0098-0098.
[2]賀佳欣.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策略探究[J].上海課程教學研究,2019,000(002):44-48.
[3]帥德勝.新高考英語讀后續寫題型探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005(005):P.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