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冰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職英語的教學現狀、混合式教學模式,在中職英語教學啟示的基礎上,利用“超星學習通”平臺的功能,嘗試改變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探索適合中職英語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超星學習通”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線上線下教學的有效整合,不僅能豐富教學資源,使教學活動多樣化,而且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滿足新時代下的教學需求。
【關鍵詞】超星學習通;混合式教學;中職英語
信息時代的快速發展,給社會生活的各方面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教育領域也不例外。隨著“互聯網+”在教育領域的不斷深入,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教學需求。混合式教學模式應運而生,為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何克抗教授認為:“混合式教學就是把傳統學習方式的優勢和E-Learning的優勢結合起來,既要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在國家頒布的關于教育現代化的實施方案中明確了用互聯網技術推進教育教學的發展,構建“互聯網+教育”支撐的服務平臺。因此,“藍墨云班課”“超星學習通”等一系列教學平臺順勢發展起來。
如何高效地利用網絡教學平臺輔助傳統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是當代教師需要探討的問題。本文通過分析中職英語教學現狀、混合式教學模式對中職英語教學的啟示,來探析“超星學習通”教學平臺在中職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中的應用。
一、中職英語的教學現狀
(一)學生英語基礎薄弱,學習積極性不高
一些中職生英語基礎比較薄弱,他們認為讀職校主要是為了學專業知識,而忽視了英語的學習,缺乏學習主動性。有些學生對英語有恐懼感,對英語學習沒有興趣,甚至有了放棄學習英語的念頭。
(二)教材選用不當,課時不夠
目前使用的中職英語教材大都側重詞匯、語法和基本交際用語,沒有體現專業特色和適合不同專業需求的專業術語。而現有的中職專業英語教材,難度高,對沒有良好的英語水平的中職生來說無異于“天書”,加上中職生在校英語學習時間少,很難達到教學要求,與未來職業崗位上所需的綜合型人才應具備的能力要求相差甚遠。
(三)教學模式缺乏多樣化
如今一些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學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僅限于用課件教學、教師講授、學生被動地接受。四十分鐘的課堂教學,加上課后作業,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難以得到發揮,英語所需的多方面能力很難在有限的教學活動和時間里得到全面的提升。
二、混合式教學模式對中職英語教學的啟示
(一)教學資源的混合
信息化時代為教學提供了基于互聯網的、豐富的多媒體教學資源。教師將課本等傳統教學資源與多媒體教學資源結合起來,運用網絡資源輔助課堂教學,為學生提供多元化學習資料,這將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以學生為主體和教師為主導的混合
英語學科的學習需要學生主動參與,在互動和交流中提升英語運用能力。中職生更需要提高英語學習興趣,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運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教學、網絡教學中適度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避免學生分散精力。而學生可對學習過程中的問題進行自主探究,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查缺補漏。
(三)學生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的混合
“混合教學中的自主學習包括學生在課堂和網絡學習上獨立地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造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協作學習是在一個學習小組里,小組成員有共同的學習目標,大家在一起學習的過程中通過資源共享,來實現共同目標。兩種學習方式的混合,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三、基于“超星學習通”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
(一)課前準備:教師發布課程資源,學生自主預習
教師可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和教學計劃,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將教學資源上傳到“超星學習通”平臺。在每節課前,教師利用平臺發布課前預習內容和測試,學生需自行進行線上預習和測試。教師將平臺收集的數據分析,進行二次備課,這樣可大大提高課堂效率。筆者在講授高教版中職英語基礎模塊二Unit 4 I've tried all the means of transportation的第一節課前,整理了常見的近20種交通工具的單詞,制作成微課并通過平臺發布給學生預習。學生觀看視頻自學,對不熟悉的單詞可反復跟讀,并將其反饋到問卷上,筆者根據問卷統計結果,在課堂上對該部分單詞進行重點講解。筆者還開設了主題討論,鼓勵學生上網收集跟交通有關的新聞資料,進行資源共享并討論,培養學生的在線自主學習能力。
(二)課堂教學:豐富教學活動,提高課堂效率
教師可利用“超星學習通”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通過設置二維碼簽到,可快速了解學生的出勤情況。在講授Transportation時,為測試學生的預習效果,教師可通過平臺“搖一搖隨機選人”功能,快速邀請學生朗讀單詞,并結合平臺的統計結果,重點講解部分單詞。講完關于乘坐交通工具的介詞短語搭配之后,教師可讓學生在平臺完成隨堂測試。教師通過平臺可查看學生的完成情況,并對學生錯得較多的題目進行講解,再從題庫中導入同類型的題目發放給學生完成,讓學生對知識點進行鞏固。在讀寫課前,筆者讓學生自行分組討論,將交通的發展給社會帶來的利弊用思維導圖的形式表示出來,并發到“超星學習通”的討論欄里。課堂上將大家的作品展示出來并進行討論,為寫作課打好基礎,避免學生在寫作課時毫無頭緒。
(三)課后練習:情況匯總,反思改進
課后,教師可通過平臺發布作業,查看學生完成情況,并進行在線批改,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輔導。教師應及時提醒沒有按時提交作業的學生,也可把不合格的作業返回要求學生重做。學生可在課后通過平臺,查看自己的表現情況,如課堂互動、討論、作業等,了解自己的不足,激發其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在每單元學完后,教師通過四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簽到、課堂表現、作業完成、單元測試成績,這些數據都可從平臺獲取,此種評價手段比起以往的單元考試成績更全面和客觀。
四、結論
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實踐表明:該教學模式適合中職學校的教學特點。傳統的課堂教學和網絡教學的結合和補充,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方式,使教學活動更靈活,更具有針對性,同時激發起中職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的自主性,培養其綜合能力。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此種教學模式更符合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要求。然而,這也給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怎樣從關注“如何教”到關注“如何促進學”,怎樣確保將“超星學習通”平臺充分運用到混合式教學中,利用網絡資源和技術手段去促進教學的進步,這還需要廣大相關教師通過更多的教學實踐去探索。
參考文獻:
[1]何克抗.從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4(4):21-31.
[2]雷慧杰,王立輝,姚玉欽.基于自主—協作學習模式的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研究與實踐——以《電機與拖動》為例[J].安陽工學院學報,2015,14(2):119-122.
[3]徐良,易際磐,馮美玲.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以驗光技術課程為例[J].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8(4):30-33.
責任編輯? 羅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