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賢
【摘要】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發展,對于技術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許多中等學校開展了機電一體化的教學課程對于學生的專業訓練起到了積極作用,能夠讓學生學習到關于更多機電的知識,讓學生掌握專業的技能,去解決問題。因此,對于中職的學生來說,機電也是一項很不錯的技能。
【關鍵詞】中職學校;機電;一體化專業;創新實施
引言:在中職學校的教學中,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是一項重要的突破。因此,中職學校需要讓學生在課堂中占據主要地位,在課堂中能夠自由進行言論的發表,讓實踐在課堂中進行,才能夠更加有效的讓學生學到相關的技術。在中職學校的課堂中,教師要本著服務社會服務企業的宗旨進行教學,讓學生能夠不斷適應自身的發展,需要進行知識的學習以及技能的學習,通過技能服務社會,服務企業。
一、機電一體化教學概述
1.1實訓課的意義
在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將實踐課程與理論課程進行結合,才能夠保證學生對于技術的學習能力,才能夠通過實踐技能迅速提高技術水平。因此,在課堂上相關專業教師需要讓學生不斷的進行實訓課程的操作,才能夠保證學生更好的掌握機電一體化專業技能。對于中職學校的教師來說,開設實訓課程有利于學生對于技能的學習,對未來的專業性探索有重要意義。
1.2實訓課程的作用
實訓課程對于中職學校的教學來說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因此,相關專業教師要抓住實訓課程這個機會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也能夠讓學生學到更多的專業技術。相關專業教師要改變傳統只知道教授知識的方式進行教學,采用實踐課程讓學生增強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同時能夠熟練進行設備的操作,對于安全意識方面也有一定的了解,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機電一體化課程的創新實施
2.1優化教學模式
在中等學校進行機電一體化的教學任務,相關專業教師要從理論知識開始講解并且和實踐進行教學。讓理論知識貫穿整個時間知識的學習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讓學生能夠自主的去探索知識以及技能。讓傳統的課堂變成學生的主導課堂結合理論實踐進行探索。相關專業教師要提出問題,引導學生不斷的進行技術的操作,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在教室的引導下以及環境的塑造下增強專業素養。同時,相關專業教師也可以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帶領學生進行學習,避免相關技術操作不當的危險。通過情景探究以及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將復雜的理論知識變得簡單起來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能夠學習相關的技術。另外相關專業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注意教學方法的創新,改變以往學生對于機電一體化知識的不理解。要鼓勵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實踐過程中,從實踐中學到理論知識,將傳統的方式進行創新改變,學生只能從課本上了解知識的局限性。相關專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究。
例如,相關專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競賽給予小組表揚或者批評,讓學生都能夠積極的參與到實踐操作中。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被濃厚的學習氛圍影響,學生與學生之間共同探索,共同進步才是最好的學習方法。因此相關專業教師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一些實踐操作的視頻,避免學生因為不了解操作的防止而造成危險,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根據動態的演示去進行操作,能夠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2.2加強校企合作
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訓平臺,讓學生能夠在真實的環境中磨練自身的技術,能夠更快的成長。但是在此之前,教師要為學生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在理論基礎的加持下,不斷提高實踐能力。教師可以采用相關的教學軟件以及教學設備進行授課,讓學生能夠了解一些企業對于技術的要求,同時將學生放到這些企業中進行學習,不斷提高技術能力。這種方式能夠為學校培養更多的技術人才,也能為企業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相關專業教師要與企業共同商定,共同開展對于學生的理論教育,促進學生各方面的發展。
2.3建立評價制度
在中職機電一體化的課程教學中學校要建立評價制度,讓學生對于教師的課堂進行評價。這種方式能夠讓相關專業教師了解到自己在課堂教學方面的不足。同時也能夠讓學校了解到相關教師的專業知識程度,定期展開針對這些教師的培訓,讓教師不斷提高專業技能,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學習。學校要建立機電一體化教學需要不斷的培訓教師的專業技能,也需要對于學生的技術能力進行指導和評價,讓學生也能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不斷糾正錯誤,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結束語:在今天這個社會,我們不能以貌取人,要了解他人的實踐能力和經驗。因此,在中職的教學中,相關專業教師要對學生機電一體化進行指導,不斷提高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也要提高學生的技術能力,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雁.中職學生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初探[J].辦公自動化,2019,2404:58-60+37.
[2]金艷.中職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模式的創新實施[J].職業,2019,25:80-82.
[3]邱傳琦,李小龍,謝易成.機床電氣故障分析與處理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教育的探討[J].化纖與紡織技術,2021,04:158-159+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