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李婷婷
【摘要】在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對英語知識的傳授,還要注重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同時也要融入思政元素,提高教學價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因此,文章將對高職英語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實踐研究展開討論。
【關鍵詞】高職英語;思政元素;教育的價值
【作者簡介】李丹(1983-),女,漢族,遼寧遼陽人,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李婷婷,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重點課題“高職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系統動態化設計與創新實踐研究”(項目編號:ZJB1421169)的研究成果。
一、引言
隨著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人們日常可以接觸到各種錯綜復雜的教育理念,這會形成不利于大學生發展的思想觀念,因而,在教學中應該把思政元素融入每門課程中。而高職英語是學生的必修課,更應該融入思政元素,創建一種“課程+思政”的新型教學模式。目前,高職英語老師的工作重點應該放在如何把思政更好地融入英語教學中,如何讓學生能更好地學習英語課程中的思政觀念。本文將針對高職英語在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實驗探究做出分析。
二、思政課程概要
在我國2016年舉辦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著重強調了要充分利用好在課堂授課的有效時間,通過合理的改進,來增強思想教育的建設以及提升思想教育的親和力,不僅能夠迎合大學生成長發展的需求和希望,更使得其余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有效結合。
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了“課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同時,在如今新時期高校思想建設教育的基礎上提出一種全新的有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授課方式。從綜合學術角度來看,“課程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其原本的授課基礎上,將這些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穿插在其中,思政教育與其余課程相結合,將其合理化,從而使得在教學過程中便能夠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另外,在課堂中掌握思想政治的同時,要更加深層次地去探究思想政治在每個學科中的作用。在教學中也要考慮清楚思想政治在課堂中的實際作用,為學生教授清楚思想政治在英語學科中的用途,增強學生對思想文化的認同感,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意識到思想文化的重要性,提高自己在思想政治方面的覺悟。習近平總書記在一次思想政治會議上指明,要想把思想政治完全融入課堂,就必須先從加強學生和教師的思想政治認同感開始。作為教師要完全利用好在課堂上這個資源。在課堂教學中應加入思政元素,加強對思想政治文化的教學,教學中不僅僅要停留在傳授思想文化這一個層次,更為重要的是要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提升自己、加強自己在教學方面的水平。教師要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領著高職學生學習思想政治文化課,滿足學生對思想文化課的需要。
三、高職英語教學融入思政元素的意義
1.從課程性質來看。英語作為全球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不僅僅是我國人們進行國際社會交流的重要保障。大學生更是可以通過學習英語了解和學習外國優秀文化,還可以把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到國外,從而進一步增強國與國的文化交流,同時還能增強我國的文化軟實力。
根據英語大學專業課的特點,在高職英語的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譯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而且要培養學生多元化和跨文化的互動交際能力。更重要的是,將豐富的歷史和人文內涵充分融入學校的課程里面,不但可以在一定基礎上增強學生愛國主義素養,同時還能夠塑造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在教學目標方面。中國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目標是提高學生在生活和工作中應用英語的能力,增強跨境文化交流意識,挖掘學生的人際交往潛力,有意識地學習和發展他們的能力,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使他們能夠在學習、生活、社會經驗和未來工作中有效地運用英語,以滿足我國、社會、學校和一些企業、公司的發展要求。從我校英語的教學目標來看,教學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個人的成長發展,而且是為了培養一批符合國家和社會進步需求的人才。高職院校融入英語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僅是實現教學目標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時期我國教育事業發展和改革的根本方向。
四、高職英語課堂融入思想元素的途徑
1.高職英語課堂的研究。隨著教育的改革,大綱要求在所有的課程中都要體現出來思想文化政治教育知識。在中和西,兩種不同文化的對比和沖突中,青年學生如果沒有一雙明眼人的眼睛來分辨精華和糟粕,很容易迷失自我,過度強調西方文化,忽視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出現了“文化自信”的傾斜。故此,英語出現在各大高校的課堂上,一定要找準自身定位,要知道教師對學生思想的引導也是極為重要的,這不僅僅是立德樹人的基本要求,更是認清自身的一個自我反省。在這種時候,教師完全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學習西方本土文化,再與中國傳統文化相對比,站在客觀的角度看待事物,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僅僅能很好地促進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還能夠在這一基礎上為我國的偉大復興做出卓越的貢獻。
在英語課堂上融入思想文化政治不僅可以使原本的英語課堂變得更加有效,而且可以使思想文化政治在英語課堂上得到充分的體現。
2.挖掘出高職英語每一個單元的思政元素。思想文化元素在高職英語的課堂上完全融入,首先要從思政文化中的基本元素開始說起。對于高職的學生來說英語課堂,思想政治教育在課堂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高職的英語課堂上學習思政教育知識不僅是對專業知識的一種提升,而且是對世界文化的一種更深的了解。在課堂上可以先分析思想文化在英語中的作用和地位,再根據他的作用地位去分析在課堂中的實際作用。在高職的課堂上對于學生來說學習基礎的知識是一門必修課,但是除此之外學習思想文化素質與當代生活習慣息息相關是我們能夠更好地與社會自然相接觸的一種能力。
就用英語大學課本的前兩個單元作為例子。第一單元《學英語的人》,描述了英語的學習策略,還分別從學習英語的六個方面來分析闡述學習的方法:兩種語言知識(詞匯、語法)和四種語言技能(聽、說、讀、寫)。作為英語課本詞外的延伸性話題,授課老師不僅僅可以從一個小的方面延伸到較為寬廣的英語學習中進行學習。通過研究表明中,借助古今現代上一些較有名氣的人物可以大幅度的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僅能夠進一步增強大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認識,更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建立比較端正的學習觀。就比如說大學英語課本中第二單元“環球航行”這一篇文章中就講述了一位65歲的老人環球航行的故事。要知道環球航行本身就是一件風險很大的事,而故事中的主角在65歲都敢勇于邁出這一步,這對他本身來說就是一次巨大的挑戰和突破。這樣的行為也是不顧千辛萬苦突破阻礙的英勇表現。不僅僅可以拓展到當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現實,其“創新”這個詞更是習總書記幾次在演講中出現的“高頻詞”,習總書記提出的“只有改革者前進,創新者強大,改革創新必勝”鼓勵青年人勇于面對困難和障礙,銳意進取,在突破自我的同時,把個人創新和發展都將其收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使命中。然后再結合當代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的各項熱點模式,引用在教學當中,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引導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為自己和學校爭光,為未來我國的蓬勃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教師在課堂上講授有關這些方面的知識也可以一方面提升學生對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認識,加強了學生對思想文化政治的理解。所以說思想文化政治課在英語課堂上的融入越來越重要。其實完全可以借此機會來提升和高職學生對思想文化政治的認同感加強他們對國家的關懷和熱愛。
五、探究思想文化多渠道實施教育
1.實現思想文化的教育最大化。想要思想文化政治知識在英語課堂上完全融入,可以從設計英語教科書著手。把英語書的每一個單元逐層次地融入文化政治教育知識,把思想文化政治的這些元素都逐層次地融入英語書的目錄里面。特別是在英語的每一個單元的目錄里面都要融入思想政治文化知識,把每一單元的知識點逐一地融入思想文化中去。逐步地在科目中把高職學生的英語水平、政治水平提升上去。直接將英語課本的知識素材與思想政治教育素材二者相互結合相互使用,切實實現英語習得最大化把思想政治文化都能實現,讓學生了解到更多的語言掌握更多的技能在日常生活中能夠使用。使思想政治文化在社會地位中越來越明顯,給學生也有一個非常大的作用,使最大限度地實現教學資源的最大利用。相反的是如果把當天沒有達到的目標都記錄下來對相應的學生進行處罰使學生能夠增強思想政治文化方面的意識。這個方法也使教師在教學水平方面得到提升。
2.充分利用資源多渠道實施思政教育。課堂是用來反應學生學習水平和教師教學成果的最直接的手段和方法。但是課堂時間是有限的不能僅僅依靠課堂的有限時間,來完成由普通課堂到課堂學習思想文化的轉換。可以利用網課假期在家上網課來給學生講述思想文化在社會中的地位也可以讓學生看短視頻看短片在視頻中體現出來思想文化政治知識在社會中的地位。還有各種各樣的學習方式都能夠足以夠借鑒教師作為教學方法來告訴學生不同文化在社會中的地位。
現在手機軟件也比較發達各種軟件的實施都有知識的講解,可以讓學生在各個平臺了解到相充分關知識,利用資源多渠道實施思政教育,由于手機比較方便快捷它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隨時都可以學習各種知識。用手機軟件的方式來為孩子提供隨時手段是一種更好的方法。教師也可以自己備課做PPT等軟件,發到學生的手機里讓學生一起觀看?,F在學生都比較接受電子產品電子產品,相對來說比較受當代大學生和高中生的青睞。
六、結語
對于這種英語非本國母語的語言,就必須與實際社會情況結合起來,把思想政治知識完全融入英語的課堂中,進而使英語的課堂氣氛變得活躍,讓學生加強對思想文化知識的認同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夠讓學生的英語水平提升。作為教師應該全面發展,設計好更好的英語書本,把普通知識和思想文化知識二者相互融合、相互貫通。結合課本來告訴高職的學生,思政知識融入高職英語課堂的作用。改進教學方式和設計書本是兩大最直接的方法用提升高職學生的認同感,特別是在英語課堂上應該加強對思政知識的講解和探究。
參考文獻:
[1]葉丹,楊光紅,高立群.高校青年教師提高教學水平初探[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6(11):140.
[2]朱小茹.淺談創新型教師的素質要求[J].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3):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