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珍
摘 要:在化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借助化學實驗來提升初中生的化學學習興趣,但是在教學活動中并沒有很重視實驗教學,導致學生不能體會到化學實驗的樂趣和化學的魅力。
關鍵詞:初中化學;化學實驗;教學有效性
化學這門學科是以實驗為主的課程,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老師的指導實驗來掌握化學知識,所以,化學實驗在教學活動中有著重要作用。但是在現階段的教學中,一些教師在教學中是以應試來作為教學的目的,對實驗教學不是很重視,只注重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這樣就導致教學效率不高并且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不高。
一、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分析
1.提高學生實驗能力
做化學實驗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提升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化學實驗能力包括對化學儀器的操作、實驗的具體操作以及對實驗結果的總結分析等。提高實驗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有合理的教學指導,進而提升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對于儀器的操作來說,教師可以進行規范使用的演示,或者是將規范使用的方法編成一個順口溜,這樣有助于學生快速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對于實驗的操作,教師可以將實驗操作的要點告訴學生,讓學生自行探究實驗。在正確的實驗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觀察的內容就會很仔細,對實驗就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從而可以做出全面詳細的總結。
2.開發學生創造能力
興趣是學生創造力開發的引導者,有效的化學實驗可以很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的過程中采用實驗教學的方式,通過學生的好奇心來探究實驗結果,沒有興趣的教學活動只會打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師可以利用化學實驗中很多有趣的現象來吸引學生的興趣,引發學生對實驗現象的探究動力,開發學生的創造力,打開實驗教學活動的有趣開端。
二、提高實驗教學有效性的途徑
1.改變化學教學觀念
提高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可以更加快速地達到新課程的教學目標,這樣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學習能力。首先,教師要改變傳統的化學教學理念,建立新的教學觀念。教師在教學中要改變教學方式,結合實驗教學,將教學內容和生活中常見的現象結合在一起。其次,要貫徹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理念。在化學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理解思考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給予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自由思考和實踐的時間,幫助學生明白學習化學知識的意義。最后,教師在化學實驗教學活動中,要轉變自身角色。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創造融洽、輕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實驗活動中敢問、敢說、敢講,打破學生對教師的畏懼心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眼界,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實踐能力,加強化學實驗課堂教學,發揮出實驗教學的作用。
2.提出問題,激發興趣
在現階段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講實驗的現象比較嚴重,在這種實驗教學中學生沒有自己的思維,忽視了對學生化學實驗素養的培養和創新實踐能力的提升。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設計相關的一系列探究問題,可以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從具體的問題分析來深入地了解知識,整個學習過程中,讓學生有問題思考,能通過觀察現象,主動探索問題的答案,讓學生成為化學課堂的主體,成為實驗教學的主角,而不是被動地接受化學知識。
比如,在科粵版初中化學第一章“大家都來學化學”的第一課時“社會生活與化學”的教學中,教師首先提出問題:“生活中都有哪些化學現象?”學生積極地討論思考,回答出“生活中的靜電現象、食品中的化學添加劑”等,教師再次提問:“生活中的化學現象是怎樣產生的?”提出層層遞進的問題,讓學生進行分析,主動去探索生活中的化學實驗,通過對生活中化學現象的分析,來掌握化學物質的組成和性質,學會化學物質的變化規律,明白化學學習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
3.信息技術模擬實驗
化學是從微觀的角度來研究事物的組成性質以及變化規律。在進行一些原子或者是分子的實驗學習中,學生只能觀察到它們的量變,不能觀察到質變,只能通過描述和想象理解該知識點,這樣學生會感覺到知識點的空洞,所以,教師可以結合信息技術來進行實驗的模擬,打破空間限制,通過模擬的實驗演示,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知識內容,掌握實驗的原理,從而提升實驗教學的時效性和有效性。
比如,在科粵版的初中化學第五章第一課時“潔凈的燃料——氫氣”的教學中,教師主要是通過講解氫氣的物理性質以及可燃性,氫氣的驗純方法以及燃燒反應的熱值來讓學生掌握氫氣的知識內容。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來輔助教學,可以增強氫氣驗純實驗的直觀性,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驗純方法,從而掌握氫氣的物理性質等有關內容。
參考文獻:
袁俊萍.有關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有效性的實踐探究[J].散文選刊(中旬刊),2019(2):239.